金鵝屏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衣服,重生之山野農家,金鵝屏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黑蛋就不會想這麼多了,捧著碗,一會兒便吃下去一般,等吃完甜粥,又捧著碗去盛鹹粥。

“外公那裡的臘八粥送了嗎?”遊蕊正在和宿巖說完,看見,趕緊起身過去幫小傢伙盛。

小黑蛋踮著腳,看到晶瑩的臘肉丁,喊道“姑姑,我要多放肉的。”

“行”,雖然答應了,但是怕他撐著,遊蕊並沒有盛多少肉。

宿巖說道“外公每年都是自己煮,他還要在碼頭邊上煮一些新增防風寒藥材的臘八粥,贈給那些早起的過路人。”

“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你怎麼一早不告訴我”,遊蕊又對兩個孩子道,“快吃飯,咱們也去幫忙。”

宿巖見她不清楚這些,便道“每年臘八,京城的大戶人家,或是有能力煮起一鍋粥的,都會在城外贈粥。有一年,粥棚直接綿連一里,引得附近的鄉民慕風而來,熱鬧一天都不曾落下。”

“之後為了避免擁堵,京兆衙門出了臘八贈粥的告示,讓一些人直接把粥棚搭在距離鄉下近的官道上,才沒再出現那年的情況。”

遊蕊聽得津津有味,在現代,她過臘八,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吃臘八粥,要是正好有產婦生產,便忙完了從街上買一杯,吸管插進去,稀里呼嚕喝完就算。

她還從來沒見過臘八也能過成一個大節的。

吃過早飯,四人便鎖上門,趕著馬車到了城外。

至於婦幼院那邊,昨晚上游蕊已經跟那個五個姑娘說了,今天放假一天。

城外果真十分熱鬧,出城門後,每隔二百米左右,便有一家粥棚,遊蕊看到,在那粥棚外還掛著某侯府某大人府上的旗幡。

看了半天,遊蕊問宿巖“怎麼沒有攝政王府的?”

宿巖看她一眼,說道“我覺得這些沒意思,攝政王府便從來不參與。”

“怎麼沒意思了”,遊蕊說道,“能傳名聲呀。接下來還有什麼全民節日嗎?咱們也搞一下。”

打好名聲要從小事做起,有了群眾基礎,“攝政王”這三個字下面的基石才會更穩。

遊蕊沒專修過史書,卻也是學了六年中外歷史的,宿巖那天傍晚的話,他完全架空皇室的想法,她還是聽得出來的。

如果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遊蕊覺得只他這遠時代的想法,就足以讓他成為青史留名的改革家。

看到她眼中的灼灼光芒,宿巖被燙得心底一顫,想了想,道“除夕闔家團團,應該沒人出來吃粥,最近的,就是上元節。”

“不行,上元節有做生意的,我們如果贈湯圓,那些賣湯圓的就要哭了”,遊蕊搖頭。

兩個人都不太關注這些,數來數去,好像只有臘八粥最適合贈粥,寒冬臘日一碗熱粥,最能暖人心腸。

而且,這個時節的乞丐們也是最難過的,或許一碗粥就能救他們的命。

現在時間還早,他們又商量了商量,在前面便下來馬車,讓車伕去王府傳話,準備米豆,去官道上搭粥棚。

而宿巖和遊蕊,乃至兩個才三四歲的小傢伙,都在找到外公的粥棚後,和老爺子一起忙到大中午。

靠近鳳花村的那條官道上,往京城方向走個七八里,就能看見京中大戶設的粥棚,只見那粥棚外面排隊的都老老實實在後面等著,棚下,一個布巾扎頭也見姝麗的女子正在給鄉民打粥。

南下這段官道,經常有客商經過。

“那是誰人家的粥棚,竟然直接設到了村裡?”馬車裡,老遠就看著粥棚的一個大腹便便的客商說道。

前面趕車的車伕瞅了瞅,回道“老爺,是方家的。”

“方家?”客商疑惑,“是大儒方家的嗎?”

“應是”,車伕說道,“老爺要不要停下來喝一碗,他們這種粥和災時布的粥不一樣,都很捨得放材料。”

車伕是本地的,客商帶著個健僕,這幾天一直在鄉下聯絡農戶,約定明年要他們種的東西以及來收貨的時間。

客商半夜就出,這時候只覺腹中都是寒氣,聞言道“也好,素來聽聞方大儒為人忠耿,是儒林代表。咱們去看看。”

但等馬車到地方的時候,卻見不遠處又搭好一個粥棚,旗幡往外一展,乃是攝政王府,他們的粥是直接煮好後帶來的,深長鋁鍋上的蓋子掀開,香甜的味道就在寒冷的空氣中散開。

客商的眼睛一直往那邊看,這邊已經排出的長隊中有人對他說“你是外地來的吧,外地來的可以直接去前面領粥。”

客商正往剛布好的粥棚走,聞言指著道“我去那家便是。”

說話的人踮腳往那邊看看,撇嘴道“不知是誰家派一群下人裝的,看著一個主子都沒有,咱們這兒,是方家的大少奶奶親自給盛粥呢。”

客商一時無言,想了想,還是說道“那是攝政王府的粥棚。”

攝、攝政王府?

住在京畿地區,這點政治敏感度還是有的,剛才還振振有詞的人立刻不說了。

王府是什麼門第,主子們肯定是不能像方家這樣自由啊。

漸漸的,這邊的隊伍往那邊的粥棚移過去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穿成嬌軟女配[七零]

青析

都市:人在歡樂,狂刷獎勵

四月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