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此刻去雲南領兵,即便他不能插手軍中事務,但是在地位上,也會是第一人。進攻麓川之功,他定然能分上一筆。

同時也能在南征大軍之中,挑選精兵強將。將來挑選出他的三護衛。

有軍功之王爺,與沒有軍功的王爺,是兩樣的。

說曹操,曹操到。

太皇太后剛剛說朱祁鎮,朱祁鎮這就到了。

朱祁鎮一進來,先給太皇太后行禮,襄王也向朱祁鎮行禮,隨即朱祁鎮再向襄王行禮。

襄王向朱祁鎮行禮,乃是君臣之禮,而朱祁鎮向襄王行禮,卻是叔侄之禮。

這也是太祖皇帝留下的禮法,親王見皇帝,先敘國禮,任何再行家人禮。

太皇太后說道:“皇帝來的正好,你王叔願意鎮守麓川。只是麓川之地,孤懸南方,我擔心他不適應,想讓他提前去軍中,以親王之尊總領雲南兵馬,你放心,不過是擔個虛名而已。”

朱祁鎮聽了,心中微微猶豫。

這與襄王鎮守麓川不一樣。

鎮守麓川,朱祁鎮最多給襄王留下幾萬兵馬,然後讓各地土司隸屬於襄王,背後有云南的支撐,襄王守有餘而攻不足,攻緬甸大抵還能得到土司的支援。

但是反攻雲南,真當沐家都是傻子。

只是如果讓襄王擔任南征大軍卻不一樣了。

雲南本來就有不少軍隊,再加上援軍有十五萬之多。算算雲南的總兵力,在二十萬以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雖然說襄王在雲南不過掛名的。

但是掛名也是名,襄王未必不能將這種名聲,變成實質。畢竟北京對雲南,實在是鞭長莫及。

這樣做,是要承擔風險的。

太皇太后見朱祁鎮猶豫了,說道:“既然你不肯,那麼就不要襄王去麓川了。以你的想法,襄王此早要獨立領兵的。你今日容不得他在雲南領兵,將來就能容他在麓川建立基業?”

朱祁鎮聽了,明知道太皇太后有以進為退的想法。但是朱祁鎮卻也知道,太皇太后所說的對。

襄王在麓川立基,有大明在背後支援,如果襄王一脈數代都是明君的話,很可能在百年之後,襄國的國都,就不在麓川了,而是在仰光。

朱祁鎮如果容不下將來的襄國,與其將來再大大出手,而今就不要讓襄王去麓川。

但是朱祁鎮心中暗道:“大明兵力,都是九邊,京營。這數十萬大軍根本沒有動,而在雲南領兵的,孟瑛,沐昂等人,也都是功勳世家,只要朕平心待之,決計不會倒向襄王。如果朕有這麼大的優勢,還被襄王打敗,那就乾脆讓路吧。”

“而且雲南畢竟不是河北,沐家在雲南歷代鎮守,與藩王有什麼區別嗎?不,區別在於沐家在雲南的權力,比尋常藩王的權力更大,但是沐家到了最後都沒有反叛大明。”

“固然有沐家對北京忠心耿耿,但是也有云南實在支撐不起大軍。需要中央支援,只需派一員良將鎮守貴州,雲南即便有三十萬大軍,也不戰自潰。因為無糧。”

朱祁鎮說道:“娘娘說的是,這一件事情朕準了,只是這件事情,朕即便準了,恐怕朝廷上卻不容易過去。”

太皇太后聽了,終於明白朱祁鎮的心思。

這也是張忠當初的計策。

張忠很明白,以皇帝的權威,還不足以在朝廷之上強行推行這個政策。甚至可以說大明國策的轉向。

除非朱祁鎮將朝廷六部內閣全部換一遍。

但是有一個人能做到,那就是太皇太后的。

太皇太后沉吟片刻,說道:“這是張忠那孩子的辦法吧,是一個聰明孩子,實在可惜了,本宮準了。”

朱祁鎮微微一笑,說道:“娘娘多留王叔幾日吧,過幾日,王叔就要快馬加鞭去雲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種田練武平天下

白雨涵

科技一秒一漲,皇嫂把頭髮紮起來

無敵大嗎嘍

渣攻撩遍全世界[快穿]

少年汴京

異能力是共享系統

西歲

不堪

池總渣

海洋牧場:我直播狂炫帝王蟹

三歲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