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必須向文官釋放善意。

當然了,釋放善意的方式有很多種,這並不是唯一一種。

朱祁鎮持續數年日夜不停批改奏摺,在被楊士奇勸諫之後,進行了深深的反思,作為皇帝一年二十四個小時批閱奏摺。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朱祁鎮並不覺得。

所以他要吸取經驗,很多小事情無須他過目。

但是這些事情,在朱祁鎮看來是小事,但是實際上每一個能奏上來的事情,都干係不少人命。是不可輕忽的。

所以朱祁鎮決定加大內閣的權能,讓內閣有更大的許可權去處理庶務。減輕他身上的負擔,讓他能將心思放在更重要的戰略思考之上。

今日之事,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不過內閣的權力加大了,作為牽制朱祁鎮也準備加大司禮監的權力。達到更好的制衡。

不得不是,但凡能流傳數百年的制度在,其中都是有合理之處的,朱祁鎮這一套司禮監製衡內閣的手法,其實後世明代皇帝故技。

朱祁鎮只是拿來用而已。

既然朱祁鎮首肯了,這才詳細的商議誰負責那一部。

楊士奇作為首輔,自然是沒有分部。天下事務都要他過目,而胡濙也正式卸任禮部尚書,專司大學士,同樣負責禮部的事務,這是他的基本盤的。

張輔職能就有些不好辦了。

朱祁鎮的意思是,張輔負責五軍都督府,兵部事務。

但是張輔與楊士奇都不願意。

張輔不願意的原因很簡單,五軍都督府不想屈居於內閣之下。

太祖皇帝登基稱帝之後,建立了樞密院與中書省,後來中書省因為胡惟庸李善長案被撤銷,權歸六部。

張輔看得很明白,朱祁鎮加強內閣的權力,不就是中書省的借屍還魂。

但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什麼?

是樞密院。

也就是說,大明的制度之中,五軍都督府一開始就比六部高半格。而今內閣權重,五軍都督府也應該與內閣並列才對。

即便文官勢力漸漸強盛,但是而今開國,靖難餘風未減,勳貴地位在文官之上,最少在禮儀上。

五軍都督府向內閣奏事,之前是內閣代皇帝處置政務,但是而今張輔代表內閣對五軍都督府管理。

張輔不想如此,因為這樣一來,就代表向文臣低頭。

至於楊士奇不願意,卻是不願意讓張輔負責兵部。

洪武年間的特殊生態,勳臣直接負責某部的事情,其實也有案例的。但是楊士奇一心將大明歸為正常軌道。

什麼是正常軌道,那就是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既然天下太平,就應該文官治理,武將要靠邊站。

這個觀念,不僅僅是楊榮的觀念,楊士奇的觀念,乃至於楊溥的觀念,而是絕大多數文臣的共識。

正因為有如此廣泛的共識,三楊才是三楊。

沒有這些共識,三楊自己都會為政治利益打出狗血來。

所以,楊士奇不接受勳臣管部的情況出現。

這一下子,讓朱祁鎮感到頭大。

說實話,張輔這邊只是一口氣而已,給一個臺階下,還是能勸說張輔的。畢竟張輔為人本身就不固執。

只是有些事情,他站在這裡作為天下勳臣之首,就必須有自己的作為。

但是楊士奇就不好說服了。

楊榮之死,朱祁鎮親近勳臣,王驥督師變成了押運糧草的,這種種行為,還在楊士奇的忍受範圍之內。

畢竟他知道,皇帝剛剛親政,親近勳貴,鞏固權威,這是自然之理。所以有些事情是可以稍稍讓一步。即便是為了國家大事。

即便楊士奇捫心自問,也覺得孟瑛比王驥強。

只是僅此而已,再退步,就不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熊貓每天擔心掉馬

SJ姣兒

這個導演不太穩

吃指甲醫百病

千億萌寶:總裁爹地快投降

魔笛童子

我!活了5000年!

愛慕的李老闆

超能連結

墨黑魚

小海豹模擬成始祖龍鯤,很合理吧

牛奶大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