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來陳瑄的一生,也是相當之精彩。

他本是武官之子,跟隨藍玉征戰,卻沒有被藍玉案牽連,後被建文帝重用,總領水師抵禦北軍,卻不想他投降了。於是太宗皇帝才能長驅直入,直奔南京城。

他如果僅僅如此,也不過是兩面三刀之輩,不值得一讚。

但是他在永樂年間,前後主持海漕與河漕,現在的運河體系就是陳瑄一手打造的。這一點讓人不得不欽佩。

永樂年間第一治水之臣,就是陳瑄。

只是可惜陳瑄已經在宣德八年去世了,否則而今局面,朱祁鎮決計不可能不去詢問陳瑄。

朱祁鎮對兌糧法,還是有些瞭解的。兌糧法也不是完全的官運,漕糧的運輸,其實在唐代就有一個完整體系了。

之後不過是在上面增增減減而已。

其核心也就是集中運輸,降低成本。

陳瑄覺得讓百姓運輸糧食到北京,太過不便,就令百姓運輸到江陰,然後有漕運接管,然運輸到京師來。

說不上是完全的官運。

但是隻要有先例就行了。足夠讓朱祁鎮拿來當藉口。

朱祁鎮說道:“既然有先例,先生就可以看得辦,只是有些事情無須著急,因為急也是急不來的。”

“一切都以渡過這個災年為要,等這一年過去了再說其他。”

于謙說道:“臣明白。”

人是互相影響的。

于謙從正統元年到而今與朱祁鎮接觸最多,特別是朱祁鎮很多次微服出巡,都是帶著于謙。朱祁鎮心中所想與這個時代碰撞,所產生的強烈改革思想,也影響了于謙。

于謙的思想與行動也變得大膽起來。

但是于謙本心卻沒有變。他心中一切都是為百姓。

因為如果真能做到官運,朝廷定然會增加負擔,甚至也要承擔這一路上來的耗損。這一增一減,國家賦稅大大減少。

但是于謙與朱祁鎮都沒有說,于謙自然是想為百姓減少負擔,至於朱祁鎮心中卻是令有心思。

對這一大筆財政缺口,心中已經有了預估。

當然了,于謙的改革,真正在全國推行開來,非要數年不可。

說這個也有一些太早了一些。

朱祁鎮話題一轉,問道:“於先生現在是直隸巡撫,卻不知道直隸省的架子搭建的怎麼樣了?”

于謙聽了,說道:“陛下,臣讓陛下失望了,臣雖然設行轅於天津府之中,但是萬事紛亂,一時間都沒有理順,僅僅是徒以虛名而已。”

朱祁鎮說道:“這哪裡怪先生,是朕太急了一些。只是有些什麼朕還想與先生叮囑一番。”

于謙說道:“臣聆聽聖喻。”

朱祁鎮說道:“先生不必如此,先前先生也說了不少,朕現在問一句,天下黃冊準嗎?”

于謙一時間沉默了,雖然他不想說,但是依舊老老實實地說道:“不準,朝廷只有在永樂四年的黃冊還算是比較準的,其餘的黃冊,都是填上以前的數字。略作加減而已,不過定額的總數卻是不變的。而直隸各地的黃冊尤其是有問題,因為水患猖獗,百姓田土每每被水淹沒,數年之內,變化多次,早已不是黃冊上的情形了。”

“不知其田,不知其人,不知其產。”朱祁鎮說道:“朕何以治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女配兇猛

泠落夏

位面遊輪

橫空日月

逃荒有空間,大佬全家種田吃肉香

斛嵐

烈火行舟

蘅楹

失業後,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

我愛沖茶

異常存活:化身詭異少女

術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