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西寧,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統二十年秋。

于謙一行過萬士卒,從蘭州逶迤而行,向西寧而來。

從蘭州到西寧,並不是太遠的。

只是于謙在來之前,卻準備了很多很多。

丘浚很得皇帝的重視,甚至官場傳言,今日之丘浚就是明日之劉定之。再加上丘浚又擔任的御史,雖然品階低,但是不管是四川與陝西都沒有敢小看他。

更不要說,他還平了松潘之亂。

誠然,丘浚在平定松潘之亂的功勞,是有一些水分的。但是至少說明丘浚還是相當有能力的。

故此,于謙也起了栽培之心。

于謙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是有預料的,估計一輩子也難以如內閣了。如此一來,于謙心中的功名之心倒是淡了許多。

功名之心淡薄了,反而生起了好為人師之心。

這幾日,于謙將大部分關於西寧的資料文件給丘浚看。

這一次在晃晃悠悠的馬車之上,于謙半是閒談,半是考教地問道:“你覺得西寧怎麼樣?”

丘浚不敢不重視眼前這位重臣,他是天下人公認的,雖然不在內閣,卻是權力聖寵不在首輔之下的大臣。

是政壇上的大佬。

丘浚自然持弟子禮,可謂畢恭畢敬之極,聽於謙這樣問。沉吟一會兒,說道:“西寧乃邊陲重地,鎮湟中,扼番羌,古來征戰之地,漢唐宋用兵之所,本朝軍興,太祖設西寧衛以鎖西番,和睦諸番,以寧青海。”

“西寧一衛,軍五千餘,百姓一萬餘口,下轄十三族,並有西海,西海之地,水草豐盛,誠天賜朝廷之養馬地,今年朝廷用武於北,尤缺馬匹,如果能得青海之地牧馬,則能解君父之憂,家國之困。”

于謙點點頭,說道:“還有嗎?”

這一點不錯。

青海驄乃是天下有名的馬,青海之地,也是一等一的養馬地。只是于謙深刻的瞭解西北馬政之後,不得不承認,大明是缺養馬之地嗎?

不是。

西北,寧夏,甘肅,陝西,或許養馬成本沒有草原那麼低,但是如果說西北不能養馬,那就是天大的笑話。

這裡面的原因很是複雜。

在青海建立馬場,未必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當務之急。

丘浚沉吟一會兒,說道:“湟中之地,本就利於耕種,漢唐之際,就多有屯耕,及至本朝,太祖太宗以屯田為要務。西寧之地,在太祖末年,就已經能自給自足了。並且能轉運糧食以濟西北。”

“只是到了正統年間,衛所敗壞,西寧衛產糧才日益稀少。如果能整頓西寧衛,令起盡復舊觀,定能讓西北百姓得一分休息。”

于謙心中嘆息一聲,暗道:“勇氣可嘉。”

只是西寧產糧可以自給自足,並能供應外部,但是衛所制度全盛的時候,那一個屯田的地方,不能夠自給自足?

大部分衛所都能夠的。

湟中能夠產糧食,難道西北其他地方就不產糧食了。

于謙到了西北才知道,誠然西北殘破乾旱,因為水源,天時等原因,很多地方一畝地才收一石多。

與北方平均畝產二石多,與南方平均畝產三石多,已經江南有些土地畝產,三五石,乃是七八石之多,根本不能相比。

這是自然環境限制。

但于謙深入民間調查,才發現另外一個事實。

糧食產量本來就是少是一回事,西北衛所特別多,西北的糧食生產很大一部分都在衛所體系之中,而今衛所制度早就不如當初了。

並非當初的土地不產糧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踏天爭仙

三生萬物

美女退後,讓我來!

花紙桃

佛跳牆

念一

她又老又頑固

杯雪

女心理師之第二個我

餘火

中國橘子之謎

埃勒裡·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