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父子,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的洪災雖然大,但也不是最大的。

正統四年,北京城都差點被淹了。

朱祁鎮記憶裡,幾乎每一年都會有災情,而每一次災情,未必比今日的災情輕鬆多少。

只有知道大明底層到底是什麼樣子,才不會被一群歌功頌德的話語所矇蔽。

朱祁鎮心中忽然想起,他翻查楊士奇對太皇太后的對話。心中暗道:“的確,身為皇帝那麼沒有什麼能力,單單有這種憐憫之心,這種仁心,做一個守成之君,已經足夠了。”

朱見濬說了好久好久,只說道嘴巴有些乾燥,才停了下來,懷恩見狀立即奉上茶。

朱見濬飲了一口說道:“父皇,為什麼天下會是這樣的?”

這也是朱見濬一直以來的疑惑。

滿朝文武都在吹噓盛世,似乎本朝洪宣之治之後,又會緊接著一個正統盛世了。

朱見濬聽多了,也有幾分相信。

如果說,西北,西南,還是大明的邊角之地,之前不被重視,很早朱見濬都知道,這裡都是窮地方。

但是他賑災的長江沿線,卻是大明的精華地帶。

卻依舊是這個樣子。

朱祁鎮微微一笑說道:“宋文彥博說過,朝廷與士大夫共天下,這就是根本,凡是你能聽見的聲音,不管是寫在奏摺之中,寫在明報之中,寫在各種典籍之中的,都是士大夫所為做,他們想讓你知道。”

“是他們的聲音,但是有很多人是發不出聲音的。”

朱見濬想起了很多很多人,一時間有些黯然,說道:“父皇,難道就沒有辦法嗎?”

朱祁鎮說道:“不,這就是皇帝的責任。”

“本朝開國以來,君權之盛,無過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做下那麼大事,屢興大案,士林之中多有詬病,但是他們依舊拿太祖皇帝無可奈何?你覺得是為什麼?”

朱見濬說道:“乃是我太祖高皇帝,淮右布衣,振衣而起,十數年而有天下,天心人意盡歸之,爾曹如何敢有異言。”

朱祁鎮聽了,微微一笑。祖先崇拜,似乎每一箇中國人都有,即便是平頭百姓夜晚乘涼,芭蕉扇一擺,也說,我祖上如何如何。

朱祁鎮說道:“對也不對,太祖皇帝何以得天下?”

朱見濬自然聽出了朱祁鎮的言外之意,說道:“父皇的意思是?”

其實太祖皇帝何以得天下的議論有很多,朱見濬就看過不少,而今他看得出來朱祁鎮的意思,自然不與別家有所同。

朱祁鎮說道:“你一路過來,可拜祭過祖陵,有沒有見過祖陵的碑文。”

朱見濬說道:“已經見過了。”

朱見濬雖然沒有以太子的身份去拜見,但是路過的時候,也是去看了看,自然是見過祖陵上的碑文。

這碑文乃是太祖皇帝親筆所寫。

朱祁鎮說道:“太祖皇帝起兵之前,所受到的苦難,與你所見的百姓,有何異同,不僅僅沒有異同,甚至猶有過之。”

太祖皇帝身世之慘,真是慘不忍睹。而太祖皇帝的碑文,也是他所謂文章之中,最好的一篇,真情實意,可以動人。

“正是因為太祖皇帝深知百姓疾苦,去其所惡,善其所善,使百姓安堵,太祖所部,乃是元末義軍之中,軍紀最好的一部。”

“所過之處,百姓安堵。”

“這些不能發言之人,太祖皇帝代其言之,代其鳴之,這才有天下歸心,我朱家而今的江山社稷。”

“得民心者得天下,非得士紳之心,而是得百姓之心,否則以秦之強,一夫做難,而七廟墮。為人所笑。”

“這也是朕讓你深入民間的原因,你記住將來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記住這一件事情,大明皇帝要為那些不能發聲之人發聲,不能言語之人代言。”

“唯有如此,才能江山永保。”

“這也是我太祖高皇帝祖制的本意。”

朱見濬聽朱祁鎮如此說,心中如洪鐘大呂,之前不清楚的事情,也一瞬間清楚了不少,他立即起身,跪倒在地面上,說道:“兒臣謹記此事,此生此世決計不敢忘懷。”

朱祁鎮微微一笑,說道:“你起來吧,能記住就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福運

我叫排雲掌

[綜崩鐵]開拓者在橫濱的開拓之旅

明新

大佬養了三年的紙片人跑了

山柚子

重生的我選擇與天后領證

與門

當天長遇上地久

閒閒令

重生之最強控運師

如此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