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唯有白藤江,只有白藤江。

在諒山決戰。

黎思誠從來不看好。

雖然安南軍隊與明軍打得屍山血海,寸步不讓,屍枕累積,欲滿窮奇之河。逼近高陵之山。只是這一處戰場,根本來說,是雙方國力的碰撞。

打到而今這個局面,依舊是明攻越守,想要打出一個決定性的勝利,談何容易。

唯有讓明軍冒進,才有可乘之幾。

乘船而上,直入升龍,如此能震動安南上下,軍心民氣挫動之餘,安南之敗,指日可待。

只是王英能想到的,黎思誠能想不到嗎?

黎思誠就是要以升龍為誘餌,引誘明軍深入,好一舉成殲。用這一場大勝,還震懾明軍,鼓舞士氣。

而今,明軍來了。

黎思誠心中的情緒,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來說,凡是能打起來的大戰,要麼是必攻必守之出,要麼就是雙方都有這個意願。而今這一場即將爆發大戰就是如此。

黎思誠此刻站在御桌之前,手捏毛筆,在宣紙之上,一筆一劃的寫著:“自有宇宙,固有江山。信天塹之設險,賴人傑以奠安。盟津之會,鷹楊若呂。濰水之戰,國士如韓。惟此江之大捷,由大王之賊閒。英風可想,口碑不刊。懷古人兮隕涕,臨江流兮厚顏。

行且歌曰:大江兮滾滾,洪濤巨浪兮朝宗,無盡。仁人兮聞名。匪人兮俱泯。客從而賡歌曰:二聖兮並明,就此江兮洗甲兵。胡塵不感動兮,天古昇平。信知:不在關河之險兮,惟在懿德之莫京。”

這乃是安南陳朝名賦《白藤江賦》的最後一段。其中有仿寫蘇東坡《赤壁賦》的痕跡,甚至有後世又有人寫了《後白藤江賦》與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交相輝映。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安南歷史上的名篇,是安南小學生要背的那一種。

而黎思誠此刻,就是以其中文字自勉。

特別是在寫“自有宇宙,固有江山,信天塹之設險,賴人傑以奠安。”一句,黎思誠只覺得熱血衝頭,鬚髮皆張,心中暗道:“捨我其誰。”

這一篇《白藤江賦》,先以楷書開筆,隨即心隨意走,黎思誠心中血氣翻騰,自然流入筆尖,由楷而行,由行而草,最後更是龍飛鳳舞,狀如飛騰。

如果讓朱祁鎮來看,定然自慚形愧。

朱祁鎮一筆字。受後世荼毒太深,連蠻夷之君都比不上。

寫楷書還行,屬於能看。至於其他的,更是一踏糊塗。不堪入目。

黎思誠寫完全部,擲筆如刀,振甲而起,按劍而出。推門而望。卻見大殿之外,甲士林立,看黎思誠出來。

無數甲士下跪,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數千人山呼萬歲,驚天動地。

黎思誠緩緩拔劍,以劍尖指天,說道:“自有宇宙,固有江山,大越天下,豈容北寇染指。朕奉列祖列宗之英靈,與北寇決一死戰,爾等可願跟隨。”

“願隨陛下赴死。”

“越隨陛下赴死。”

“越隨陛下赴死。”

聲音三合,不住在升龍城之中迴盪。黎思誠翻身上馬,率眾而出,幾乎傾城而出。升龍城之中,除卻一些衙役僕役之外,再也沒有一兵一卒。

黎思誠的皇后阮氏遠遠的看著,黎思誠出城的背影,吩咐下去,皇宮之中各部備好引火之物。

特別是她自己的宮殿之中。

如果這一仗打勝了,自然什麼也不用說了。

如果這一仗打敗了,阮氏就要奉黎思誠之命,即便不能將升龍城付之一炬,也要將宮殿付之一炬。

雖然安南歷史上有數次白藤江大捷,但是每一次都是安南到了兵危戰急,威脅到江山社稷的時候。

原因無他,升龍城距離白藤江不過二三百里而已。

只有二三百里而已。

黎思誠在這一戰之上,已經壓上了自己的全部。明朝與安南的國力差距在此刻顯露無遺。

大明對安南,不過動了一個手而已,安南已經筋疲力盡,甚至開始賭起了國運。勝負雖然未定,但是結局並不會有第二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選擇:開局選擇高考滿分

北冥有鯤鵬

你看起來一點都不好吃

穆自清

諸天無限之卡牌系統

葉鹹魚

逢君時花終開

木子一魚

我的手機連三界

狼煙

美男來我家

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