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刻陳文心中已經有成見,但依然要一套邏輯來證明他的論點。

就在陳文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時候,一直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吳與弼此刻也被驚動了。

之前朱祁鎮是下過一道詔書,就是要召集天下大儒,吳與弼就在被徵召之列。

只是吳與弼拒絕了。

吳與弼乃是三楊之中,楊溥的弟子。

不過吳與弼二十歲的時候,看了朱熹的《伊洛淵源錄》。大受啟迪。而焚燒了所有科舉的書,回鄉躬耕講學。

幾十年來,一心一意踐行聖人之學,成為天下靜養的大儒。

即便在北京很多人都聽過吳與弼的名聲。

甚至每過幾年,就有一些人上奏,請召吳與弼入京。

但是朱祁鎮一直將理學視為敵人,怎麼可能讓這個當代理學教主入京。所以朱祁鎮都拒絕了,不過為了顯示大明重視教育,朱祁鎮賞賜了吳與弼不少金銀。

而吳與弼雖然拜了楊溥為師,但是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學的。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己的特色。他這一派被後世稱為崇仁學派,很多人都受到了影響。

比如王陽明。

而吳與弼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之中的死板的道學先生,甚至恰恰相反,真正死板的道學先生,根本就是沒有將書讀透,真正能稱作大儒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那種放在現代也值得被尊敬的。而不是紅樓夢之中賈政的象形。

吳與弼教學的時候,也不是讓弟子死讀書。而今強調學問是要踐行的,吳與弼即便在鄉教書,也是帶著弟子們身體力行,躬耕田野。

後世很多理念,都是從吳與弼這裡發展出來的,比如葉聖陶老先生要求的勞動教育,也是從吳與弼這裡借鑑的。

所以在明報出來之後,吳與弼也是很重視的,咬著牙,訂了一份,雖然每一次看到最新版都在十幾日之後了。

正統三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明報,送到了吳與弼這裡,已經是正月十五之後了。

吳與弼看了之後,立即召集諸位弟子,讓弟子們傳閱。

等所有人都看完之後,吳與弼就以朱祁鎮的問題,問諸位學子,問他們如何能達到大同世界?

這些學生彼此之間七嘴八舌的。但是總體上來還是受到了理學與吳與弼的影響。

“夫子,我等之見,欲使世界大同,必先令人人為聖賢,欲人人為聖賢,必先大張教化,令士農工商皆知大義所在,人人相親而不相害,如此世界就大同了。”一個學生總結道。

吳與弼卻好像每天聽到一般。

這與吳與弼的答案並沒有相差太遠。

吳與弼本身就不僅僅是一個理學家,也是一個教育家,他一生教育了不知道多少學生,並不排斥販夫走卒來學習。

甚至說後世心學之中很多理念都能在吳與弼這裡找到根源。

只是吳與弼比自己弟子想的更多。

這一番話,雖然是對的。但是卻不是皇帝所要的。

無他,因為這一番話,皇帝身邊的翰林,其實也能說出來的。如果皇帝認為這個道理是對的。

又怎麼能能發在明報之上,策問天下。

吳與弼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前番陛下下詔,詔我入京,我準備去北京一趟,你們各自準備一下,有想去的跟我走,不想去的,就暫且回家吧。”

“不過學問之道,不可一日或缺,不能因為我在與不在放鬆。”

諸位弟子有些吃驚,有些不吃驚,起身行禮說道:“夫子,我等明白。”

吳與弼說完這些之後,就退回自己的房間,卻見身後有一個弟子跟了過來,說道:“夫子,弟子有一處不解,還請夫子解惑。”

吳與弼而今明顯是有心事,只是他依舊請這位學子坐下來,說道:“公甫,你有什麼不解之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真妖孽混都市

目二

天芳

雲芨

村野之亂

石頭熬湯

攤牌了我就是收租大佬

不偷

龍劍魔法與少年

銀河少主

從鬥破開始的萬界冒險

南城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