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銀荒導致銀價上漲,市面之上貨幣緊缺,直接影響到了少府是收益。少府對此再敏感不過了。

少府報上來之後,朱祁鎮也是匯合各方情報之後,這才確定這一件事情。銀價上漲這一件事情,從正統前期到而今是一直存在的,而在今年的銀價漲幅超出預料之外。

銀價一高,所有人都留住銀兩不花,世面的白銀頓時緊缺起來。

而北京作為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在這方面的變化最為敏感。

而今這個問題,還是一個苗頭。但是不做遏制的話,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朱祁鎮給內閣這麼多權力,可以說內閣諸位大學士在權力上並不比唐宋丞相上差上多少。給了這樣的權力,是讓他們承擔責任的。

不管怎麼說,劉定之都是內閣之首,總理天下庶務。在這一件事情之上都有失察之罪。

劉定之自己也明白,立即說道:“陛下,臣以為而今有三策,可以遏制銀價。”

朱祁鎮點點頭,示意劉定之說。

劉定之說道:“第一,戶部追加一筆款子,從京師購買足夠的物資用與修建馳道之用。”

朱祁鎮立即明白,這其實就是宋代所謂的提稱之法,用於平衡紙鈔的物價。而今不過是用在銀兩之上。

大明國庫富裕,大倉庫與內庫常年有一千萬到兩千萬兩的白銀作為壓倉底的銀子,不到危機關頭,都不能動的。

極端的時候,兩庫存銀超過三千萬兩也是有的。

也就是說市面上白銀不足,很大一部分也是大明財政之中佔據了太多的銀兩,一下子砸出這麼多銀子。自然能緩解銀兩不足。

不過如此一來,就加大了馳道修建了。

朱祁鎮問道:“多少?”

劉定之咬咬牙,說道:“五百萬兩。”

朱祁鎮說道:“如此就繼續修兩京馳道吧。”

這樣一來,就是徐州到西安,北京到南京兩道馳道同時修建了。

對劉定之來說,這是一個艱難決策。

大明大臣一旦當上戶部尚書,一般都會變成守財奴。將太倉銀庫之中的銀子看成性命一般。

這也是因為這些大臣的財政思想,都會停留在小農階段。已經想將所有的倉庫填滿。

五百萬兩,對劉定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足夠打上一仗了。不僅僅能修建好兩京馳道,甚至可以提前開始修建從西安到伊犁的馳道了。

不過,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劉定之說道:“第二,禁銅器,禁銀器,加大銀元與銅錢的鑄造數量。具體數目,臣一時間也給不出,需要與下面商議之後,再稟報陛下。”

加大鑄錢量,也是一個辦法。

畢竟鑄錢本身就是一次貨幣發行,畢竟銀幣之中,並不是全部是銀的,銅錢之中,也不是全部是銀的。

這對增加貨幣發行量是有用的。

朱祁鎮沒有說什麼。

劉定之繼續說道:“第三,就是發行金錢。”

說這劉定之看了朱祁鎮一眼。

朱祁鎮瞬間明白。

大明黃金最多的地方是什麼地方?乃是內庫之中,少府掌握了大量金礦,特別是東北的開發,更是有不少的金礦源源不斷進入內庫之中。

發行金錢,朱祁鎮也做了,只是這個時候金價太貴了。皇宮之中的金錢都是用來賞賜的,很多時候不是當做貨幣來用的。

如果想要發行,最好是交給戶部。

朱祁鎮沉吟了一陣子,說道:“這三件事情,我都允你,只是治標不治本。”

種種行政手段,不過是能壓制住錢荒的苗頭,而且這個一次的銀荒更像是一次預演。而且朱祁鎮能干預的不過是北京而已。

對於大明經濟最發達的南方,朱祁鎮卻是鞭長莫及了。

劉定之立即行禮說道:“臣不能解君父之憂,罪該萬死。”

朱祁鎮擺擺手,說道:“起來吧,如此一來,日本就太重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福運

我叫排雲掌

[綜崩鐵]開拓者在橫濱的開拓之旅

明新

大佬養了三年的紙片人跑了

山柚子

重生的我選擇與天后領證

與門

當天長遇上地久

閒閒令

重生之最強控運師

如此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