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宴蘇州,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惲本初愣了一會兒才想通是什麼事情?他忽然想起似乎太子殿下還給他家題了字,卻不知道那一副字還在不在?

“應該在吧?”惲本初心中暗道。

惲本初考進進士,對惲家來說是改天換地的大事,祠堂自然要重修了,裡面掛著的字畫什麼的,都請了當地的名流,科舉前輩題寫,早就換了。

不過,惲家,不,不僅僅是惲家,乃至整個江南都有敬惜紙張習慣,從來不會胡亂丟棄紙張,即便是廢紙也好整理好,實在不能用了,還要規規矩矩的焚化。

想來當年的字,即便不掛了,一定也會收好的。

太子並不知道,他被故人認出來的,但是太子卻沒有這麼好的記憶力,他在武進惲家的事情,對他來說,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情,遙遠的不能再遙遠了。

太子的到來說明時間差不多了。

果然不過片刻之後,就聽見太監扯著公鴨嗓喊道:“陛下駕到,跪。”

嘩啦啦一聲。所有人都跪下來了。

然後跟著太監的聲音,喊道:“禮,興,禮,興。”行禮。

其實面見皇帝的禮節,絕不是簡簡單單的跪就行的,是一套很繁瑣的禮節,此處就不多說了。

朱祁鎮等行禮過後,才說道:“平身。”

這才讓所有人起身坐下。

一時間鴉雀無聲。

無數對眼睛都看著朱祁鎮。

朱祁鎮都習慣了,他目光掃過,又想起剛剛汪嶽告訴他的話,他心中不由輕輕一嘆,暗道:“江南人才之盛,的確,只有江西可以比擬了。”

幾百人看似不少,但是對於江南地區來說,甚至有些不夠分的。

很多家族都是科舉大家,家中科舉中第,從來沒有斷絕過。而這樣的家族在蘇州尤其多。畢竟蘇州的土產是?

狀元。

幾乎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進士,即便退而其次,也是一個舉人,畢竟中了進士之後,大半要在外地為官的,不可能都在家鄉。

但是即便這裡僅僅是一個舉人,但是他背後的家族之中,也是有進士的。

這裡最老的一位進士,乃是八十多歲的老者,武進唐家唐世良,乃是宣德八年進士,這個資歷如果在朝廷的話,資歷足以入閣了。

最年輕的也是最近才考中進士的,不過二十出頭。而且只要數的話,幾乎每一科都有蘇州人中第。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道破天荒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就是唐代荊州這個地方,從來沒有考中過進士,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被成為破天荒。

大明數百府,千餘縣。而科舉卻只有三年一次,三百多名額,怎麼算都是不夠分的。

更不要說,不可能平均分,很多地方多少年不中一個進士,而蘇州這個地方,每次都中,而且多了時候,還有好幾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特殊的人才。比如在坐的蘇州袁家,袁家財富不多,科名比起其他家族也不是太高的。但是袁家刻書特別多。

在出版上,袁家有所專長,被很多人尊重。

當然了袁家在上面有沒有賺錢,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除此之外,還有常熟桑家,他家中多精通刑名,出來做官也多走刑部路線,對大明律特別熟悉,即便而今還有幾個家族成員在外做通判,負責判案。

還有書畫傳家的,惲家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而今還沒有開始。惲家書畫傳家之始,就是惲本初為開始,現在也只是惲本初自己喜歡畫畫,他可以能不知道自己畫畫居然成為惲家家風了。

還有一些醫儒傳家的,就是那種進則為相,退則為醫,有何家,儲家,竇家等等。

這還是與科舉沾邊的人才。

如果不論科舉,蘇樣風流天下,這背後有不知道多少能工巧匠支撐起來的。其中有不少,因為技藝高超,以至於青史留名的人,如陸子岡。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這可以說江南最大的底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金陵夜+番外

蕭兒美蛋/蘭澤

刻意沾染

霧下菘

網遊之進化戰場

何家小兵兵

出口成章

老舍

傲嬌女神的貼身狂兵

豌豆射手

狼婿下山

瘋狂的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