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韓雍罷相,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王的反擊來的很快。

太祖一脈的藩王,在各地潛勢力之深,也是非同小可的,更不要說韓雍本身也不是沒有汙點的。

於是乎,無數彈劾向韓雍而來。

韓雍根本看都沒有看。直接向朱祁鎮上書乞骸骨。

畢竟對此,他早就有所準備了。

朱祁鎮拿到韓雍的奏疏之後,心中盤算了一下,覺得是時候了。

韓雍的最後的餘熱也發揮了,用來壓制藩王們的反撲。

再讓韓雍在首輔位置上,對大明上下也不是太好的。

不管朱祁鎮心中怎麼想,大明親王總就不是阿貓阿狗,朱祁鎮的南遷封地的政策,其實對他們進行了極大的剝削。

豈能讓他們出一口氣都不行?

所以,韓雍這個首輔也該去位了。

不過,該走的流程也是要走的。

畢竟君臣想得這麼多年,總要是好去好散。

君臣兩人相對而坐,好久無語。

朱祁鎮良久說道:“南京乃是大明故都,又鎮守南方錢糧重地,曹公去後,無重臣留守,朕甚為擔心。先生可為朕鎮守南京?”

韓雍對這樣的下場,已經早有準備,說道:“臣遵旨。”

朱祁鎮說道:“卿去南京,朕自然放心,只是而今內閣該交給誰?”

韓雍說道:“陛下,欲為大事,必用能臣,而項忠從府縣而起,當過親民官,也經歷兵戈之事,嫻於政事,可託大事。”

其實,朱祁鎮不問韓雍也知道,接替韓雍的人也沒有幾個選項。

大明內閣之中,也就那幾個人而已。

韓雍是首輔,其次就是威國公王越。再有就是李秉,項忠,丘浚,商輅,餘子俊。

李秉乃是正統元年進士,資歷有些太老了。已經將近七十歲了。

這位老臣,能力不錯,清正廉潔,鐵面無私,但是奈何年紀太大,他比朱祁鎮大上近二十歲,比韓雍還大上十歲。

朱祁鎮實在不覺得李秉能承擔起大明政務的重任。

雖然朱祁鎮沒有讓李秉主動致仕的想法,老臣想要發揮餘熱,朱祁鎮也不好太過絕情。只是朱祁鎮也不會讓他再進一步了。

同樣不在朱祁鎮考慮範圍之內的,也有連中三元的商輅。

商輅的年紀比李秉小,但也比韓雍大。

其實商輅本來就要與韓雍爭奪首輔,只是商輅身上詞臣的身份太顯著了。

雖然商輅也下去歷練過,但是朱祁鎮一想起商輅,首先想起的不是商輅的為政手段,或者什麼政績。

而商輅連中三元的科舉成績,還有就是商輅在文筆上的出色,在主持明報之中的成績,即便而今商輅在內閣之中對接的也大多是禮部的工作。

這樣一個詞臣,朱祁鎮實在是覺得不能託付大任。

從這方面來說,商輅是成也三元,敗也三元。

正因為三元及第,朱祁鎮培養的時候,就有意將詞臣方面培養。這有利於商輅當初的晉升,但是到了爭奪首輔之位的時候。

卻成為了巨大的阻礙。

餘子俊是剛剛代替徐有貞進入內閣之中,而今負責工部的事情,資歷太過淺薄了。自然是不可能成為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之選,只能在丘浚與項忠之間決出勝負。

韓雍推薦項忠,朱祁鎮也是知道原因,因為項忠與韓雍是一樣的,從地方上歷任知縣,知府,巡撫,總督。彼此之間相同的經歷,在政治觀念之上,也是有些相同的。

兩人都是現實主義者,對於新舊儒學衝突,什麼公羊學,什麼心學,理學等等,他們都是點頭稱是,但是心中大不以為意。

他們在乎的不是這種理念上的高大上,而是現實之中的可執行性。

他們及時反對朱祁鎮的一些變法,也不是因為理念上的問題,而是現實之中有沒有可執行性。

項忠雖然不能說是韓雍的翻版,但是彼此之間政治理念也算是一脈相承的。

朱祁鎮心中也陷入沉思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起同過窗之崛起

加冰的檸樂

大文豪與哲學家

王小周

我,專利流氓,逼水果公司交錢

沉迷於此

我怎麼會喜歡她+番外

圖樣先森

天命相師

一曲驚鴻

青梅她又甜又軟

水千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