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南洋貿易危機,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在修建凌州城的時候才發現,滿刺加城居然糧食不能自給。

雖然滿刺加是貿易中心,可以賣各地的糧食,但是總不能依賴外來的糧食吧,一旦有變怎麼辦?

但是這種情況下,滿刺加成為南洋強國,可想而知,滿刺加根本就是貿易,而且這不是滿刺加一個國家的特例,而是大部分南洋國家的情況,貿易收入佔據了他們國王收入的大半,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能容忍大明對南洋的進一步的插手的原因。

所以,對南洋的治理,是不能忽略南洋貿易的。

提到貿易。冼景臉色有一些鄭重,堆滿了肥肉的臉上滑稽之色,迅速的退卻。反而有了一絲莊重的神色。

冼景說道:“殿下,臣這一次來,也是因為這一件事情。如果殿下不干預的話,南洋貿易將會出大問題。”

太子聽了,有些詫異,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冼景說道:“殿下,從馬六甲往西貿易,都是由阿拉伯商人壟斷的,而今已經沒有回回商人願意走了。現在我們只能到亞齊中轉。但是這種情況下,其實很不穩定的。而且來往亞齊的回回商人也是越來越少的。”

冼景這樣話,有一點混淆視聽。

這種情況有沒有?

自然是有的。但是遠遠到不了中斷的程度,誠然了因為大明出兵南洋,南洋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呈現了波動。但是這幾年過來,已經一點點恢復過來,但是還沒有盡復舊觀。或許永遠不能盡復舊觀了。

畢竟戰爭對商業與貿易的傷害,想要恢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並不是說,從此南洋與印度洋的貿易就要斷絕的。

這是不可能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接為利往。想想就明白,且不說尚且有亞齊這個中轉站,即便是沒有亞齊這中轉站,只有利益在,絕對會有人冒險來做買賣的。只是大規模貿易卻是未必了。

不過,對冼景為首的中國商人來說,這卻是不能接受的。

因為之前,大明商人已經佔據了南海航線,從馬六甲海峽往北的航線,大部分被中國船隻佔據。

而今打過這一戰之後,不過是將交易城市,從滿刺加,變成了亞齊。

這有什麼用處?

甚至對大明商人來說,有幾分得不償失。

首先戰爭摧毀了數個國家,將整個南洋的消費能力下降。就大明這個大市場來說,整個南洋板塊不過二三千萬人上下。大部分人都是奴隸。消費能力相當差。

南洋這水池,本身並不大,再這一番摧殘之下,更是消費能力下降,比不上大明一個省。

其次,大明對南洋的用兵引起了鏈鎖反應。

如暹羅,寮國,緬甸,等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對大明生出了警惕之心。

這些國家雖然都是被大明冊封的國家,名義上對大明畢恭畢敬。但是他們對大明真實態度,也不過是敬而遠之。

而大明忽然出現在身邊,連續滅了好幾個國家。豈不讓他們心驚膽戰,更不要說大明封了這麼多王爺在南洋,一副不走了的樣子。豈不更讓他們心驚。

所以,他們在明面之上,不敢怎麼對大明。但是私下裡對大明商人開始有很多限制。

畢竟各國再弱小,在自己的地盤之上,也是有辦法限制中國商人,也不讓他們說出話來。

雖然大明的商品在很多地方,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有很多東西,也是可替代的。

大明在南洋銷售的大宗商品,比如棉布,瓷器,糖,鐵等等。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替代的,比如暹羅很早就產瓷器,一直在南洋佔據近百分二十的市場份額。比如爪哇產紙,比如印度的棉布,等等。

這種情況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看每年的報表,就會發現,對中南半島幾個國家。大明商品輸入在南洋之戰之後,非但沒有得到提高,反而下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尊在下

熬夜註定禿頭

山村養殖

我喝大麥茶

讓你參加生存挑戰,你騙吃騙喝?

觀海雲遠

吞噬之海:我不是妖

待月eleven

劍王傳說

失落葉

仙尊奶爸

十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