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會師麓川,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因無他。

阿瓦王臨走之前,將包圍麓川城的堤壩給扒開了,積蓄了幾個月的洪水,沿著麓川河傾瀉而下,幾乎人造了一次洪水。

這一次洪水,將整個麓川兩岸都弄的泥濘不堪,人走上去,整個小腿都沒入淤泥之中。

幾乎將麓川河谷之中所有的水利工程都覆蓋在淤泥之中。

襄王三代人付出的努力,一朝回到解放前。

這種清淤工作,非數個月不能完成了。

甚至清淤之後,對麓川河谷之中的耕地更有好處。古人從來知道,河道淤泥之中富含很多肥料,甚至淤田有畝產十石的記錄。

今後數年之內,麓川也會高產,直到將淤泥之中的肥力耗盡為止。

只是這個好處,而今看不到,阻止明軍追擊的戰略目的卻很容易達到。

而且就南北兩路的主將,北路軍的主帥,也是名義上大軍主將,黔國公,還有名義上南路軍的主帥,交趾總兵官劉長,以及襄王。

他們的更多的心思都不在繼續追擊之上,而是直入麓川城之中。

而麓川城中的慘狀,更是讓所有人觸目驚心。

整個麓川城除卻城中襄王府之外,都變成了一片被水泡過的廢墟。殘垣斷壁,屍橫遍野,清點麓川城中的百姓,成年壯丁不超過兩萬。其餘的都是老弱婦孺,不,連老人都不多了。

都死在最後殘酷的戰爭之中。

要知道在圍城之前,城中光正規軍就超過了兩萬。

這些人有一部分是死在最後階段,與緬甸軍近乎一換一的廝殺之中,但是更多的是死在疾病與瘟疫,還有種種後勤不足所導致的各種狀況之中。

襄王看到這個模樣,幾乎一瞬間昏倒在地。

襄王也算是天下所有藩王之中比較好的了,不管是軍事能力還是政治能力,都在水準之上。

本不應該如此失態。

只是麓川城是襄王與父親襄憲王,一手一腳的修建起來,為子孫後代所計,不知道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也是麓川城是襄王的封地,襄王對麓川的統治深入基層,否則以麓川的財力物力,即便再加上週圍部落與附庸,也不過擋大明一府之地。

為了這一座麓川城,不知道熬盡了多少心血。

當然了,如果單單是麓川城也就罷了。

畢竟,君子愛人,麓川城不過是死物而已。麓川城中能堅持到這個時候,麓川城防工事是起了作用的。

更讓襄王悲痛欲絕的是,城中人員傷亡。

被襄王世子遷入麓川城中的,都是襄王統治麓川等地的根基,是跟隨他們從內地遷過來的班底。

而今只剩下這麼一點人,襄王三代人的積累,可以說一朝喪盡。

襄王世子倒是鎮定多了。雙眼通紅,更多是熬夜的血絲。整個人冷冰冰的,似乎一點感情都沒有。身上瀰漫著如有實質的殺氣,看誰的眼神,都是那種直勾勾的特別是攻擊性,似乎在轉身之間,就要拔劍刺擊一般。

襄王世子的心還留在戰場之上,他想脫離這一場戰爭的影響,卻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比起,襄王世子與襄王之間的悲痛。黔國公與劉長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黔國公是大大出了一口氣。

他可不想擔負失陷親藩的罪名。

對他來說,不管麓川打成什麼樣子,只要襄王世子沒有死,就是一件大好事。至於麓川城的損失雖然慘重。他也會上摺子給朝廷,請朝廷給與賑濟。

但是要讓他內心之中有更多的感情代入就不能了。

劉長也是如此,讓雖然同情麓川百姓,但是在他看來,麓川如何已經成為定局,更重要的不是麓川,而是追擊緬甸軍。

在劉長看來,好容易撈到一次仗打,不將戰功刷夠,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特別是劉長知道太子在緬甸之南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兵王女婿

單人格

我的老婆是狐狸精

南征

真少爺不想繼承家業

山海泡泡

所有人都想勾引我老婆[天災囤貨]

海大人

前世我為你痴狂,今生我讓你絕望

臭臭在此

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

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