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追與不追,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繞道其他地方,也都要翻越一座座山嶺,實在不可能運輸船隻這種大物件。

襄王其實也想南下。

他雖然傷心,但也很明白。

這是他的襄王一脈的大際遇。

其實仗打到這個地步,明白人都知道,緬甸已經完了。無非是怎麼樣一個結局,這個結局在明軍用兩個月的時間,將數萬士卒送到仰光的時候,已經註定了。

無非阿瓦王不肯承認現實,也無法承認現實。阿瓦王還做著擊退明軍,或者退一步,想辦法保住阿瓦城,再與明軍議和的想法。

但是襄王很清楚北京城那位的心思。

那位在領土上貪婪的如同漢武帝,凡是打下來的地方,都沒有想過吐出來的,除非而今北方有一場大戰事爆發,就好像當初麓川戰爭之後,爆發與瓦刺的戰爭,讓雲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守勢。

否則這個局勢都不可能改變。

這就是襄王窺到的機會。

一旦緬甸被滅了。

以大明而今的分封之策,要麼在阿瓦這裡再封一個藩王,要麼讓最近的藩王代管。

最近的藩王是誰?

是麓川襄王一脈。

襄王一脈三代人都在與緬甸抗衡,襄王對緬甸最熟悉不過了。從襄憲王開始,他們都垂涎緬甸的土地。

倒不是襄王一脈得了紅眼兵,實在是緬甸地形的問題。

整個緬甸地勢就是北高南低,緬甸最好的平原,最好的耕地都在南方。而西部,北部都是山地丘陵。

就拿麓川來說。

整個麓川發展最好的地方,就是麓川河谷盆地地區。但是些耕地,與緬甸所擁有的緬甸中部平原地區,根本沒有辦法比。

要想在下面瓜分緬甸的行動之中,佔據先手,最好的辦法,是深度參與進入對緬甸的最後一戰之中,這樣一來在瓜分緬甸的時候,才有更多的發言權。

只是襄王一想起麓川的慘狀,就心如刀絞。

襄王一脈的實力遭到極大的損失,想要恢復舊觀,少說也在一二十年之後了,實在沒有能力繼續進軍了。

不過襄王仍舊想在這一件事情上分一杯羹,只能走上層路線了,他輕輕咳嗽一聲,說道:“劉總兵心思是好的,卻不要忘記了南邊是誰?”

劉長聽了之後,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我怎麼忘記了,那是太子。”

劉長爭功之心,頓時熄滅了大半。

而今誰都能看出來,緬甸已經是甕中之鱉,就看怎麼下手了。

劉長能看出來,太子麾下的將領也能看出來。

劉長這麼積極,到底是嫉惡如仇,除惡務盡,還是別的心思?別人也會判斷。

即便而今劉長得了尺寸之功,如果惹怒了未來的皇帝陛下,也未必是什麼好事,甚至可以說得不償失。

雖然看著軍功,在眼前錯過,劉長覺得內心之中有無數小貓在跳躍,但還是硬生生的按捺下去了。

黔國公說道:“王爺所言極是。而今兩軍將要匯合,有些事情還是事先說清楚的好,以本公之間,是應該派精銳夜不收,去拜見太子殿下,說明我等的現狀,倒是時候該如何做,就請太子殿下示下了。”

黔國公目光掃過劉長,微微一笑,說道:“當然了,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先拔軍糧賑濟麓川百姓,修繕麓川城,並派人就地取材,修建船隻,並令人清理淤泥,開出一條道路來,總之,各種事情都要準備,等候殿下令旨便是了。”

“諸位以為如何?”

黔國公打仗的本事,有幾成不知道,但是一道活稀泥上,就顯露出十分本事,讓劉長也沒有什麼話說,只能行禮說道:“末將聽令。”

於是乎,十幾萬明軍在暫時在麓川河谷盆地之中安營紮寨,派出信使去見太子殿下。

緬甸與大明最後一戰,估計是緬甸主力與大明南路軍之間的戰鬥,北路軍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剩下的要看太子手段如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紀夢之詩

月颯伯爵

玻璃城

殊娓

正道屠龍

木易村長

最強和尚駕到

白冥

妖魔哪裡走

全金屬彈殼

鄉村桃醫

會說話的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