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湖廣開發,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湖廣之後,湖廣巡撫程敏政就第一個來迎接。

其實程敏政乃是李賢的女婿,雖然李賢已經死去多年了,但是程敏政還是有些餘蔭的,特別是在李賢兩個兒子都爭氣的情況下。李家的門庭,還需要這個女婿來維護。

而朱祁鎮在襄陽問程敏政第一個問題,就是:“而今江漢之間,還有流民嗎?”

江漢流民,乃是朱祁鎮執政中遇見一個大問題。而且是難以根治的大問題。

為了這個問題,朱祁鎮換了好幾個大臣,用了好幾辦法,都是一時起效,最後再次復發。

朱祁鎮也明白,江漢流民問題,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深植在大明人口結構與經濟基礎之上的。總體來說,就是北方流民彙集南下求生,大多數適合,都是從襄陽而下。但是南方百姓當地安居,也不想讓這些流民南下。

於是流民就深入大山之中,硬生生在四川,陝西,湖廣,河南的交接之處,深山之中,彙集了百萬之眾。

朱祁鎮清剿過好幾次,令百姓回家復業,但是一遇饑荒,就會再次起來。

後來有劃分出鄖陽府,這個鄖陽府,幾乎就是無數饑民在深山老林之中,硬生生挖掘出來的府縣。

連項忠都主持過這樣安置江漢流民的事宜。

後來南洋分藩事起,朱祁鎮下令將大量流民跟著各藩王到南洋定居,也是為了消除隱患。

畢竟,流民一事不僅僅是大明現代的隱患,估計是大明一輩子的隱患。而這個隱患爆發之初,並不是別的,正是江漢之流民。所以朱祁鎮在襄陽不問別的,就問這一件事情。

程敏政顯然是做過功課的,立即說道:“請陛下放心,在正統四十年之後,湖廣流民不敢說一個也沒有。但是臣做了三件事情來安置的流民。”

“凡是流民都令有司押解回鄉,由本地知縣安置。如果有再次流竄者,申斥知縣,還要記上考評。”

“其次,就是如果有本地流民不得安置者,可以上報省府,臣專門名布政使負責此事。但凡有上報的流民,都要妥善安置,一是安置洞庭湖以南地區,二是送往南洋地區。”

朱祁鎮聽了。就知道這一件事情不好辦。

很多事情,都是制定政策好辦。但是該怎麼執行,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程政敏的政策,說起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地方,無非是將朱祁鎮規定的移民政策細化了一些而已。只是凡是一件事情要做細就很難了。

朱祁鎮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有幾個難點。問道:“各地知縣就這樣聽話,難道不會屈殺本地百姓,以消除流民?”

朱祁鎮從來不高估地方官員的上限。

是的,大明官員之中是有些道德高尚之人。比如於謙,他任官之處,處處都留下了政績,即便去世這麼多年了,還有不知道多少百姓懷念非常。但是于謙這樣的官員從來是少數的,堪稱國士循吏。更多的人,不過是混口飯吃,口中說的是仁義,心中算是生意。

這樣的人,甚至還是好一點的。

畢竟,這些普通人不過是庸人而已,做不出什麼大功勞,但也做不出什麼大惡。最多按部就班而已。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卻不是這樣的。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解決麻煩,就是好辦法。

流民出沒,不管是看管安置,還是送到省府之中,都是一件麻煩事情。甚至有些吃力不討好。不管怎麼說大明地方官考核之中戶口增長都是一個標準。但凡能在本鄉本土活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啊。

一個兩人知縣還能想辦法安置,但是人數太多了,知縣如何安置?

如果這些問題,這麼容易解決。就不會有大量的流民出現,甚至到了聚嘯百餘萬的地步。

將人送上去,不是向上面表示自己能力不足嗎?

所以,想辦法將人抹了脖子。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人死了,自然也就沒有流民了。

程政敏說道:“臣將每一個知縣安置了多少流民作為考核之一。每一個知縣想要得到一個上的考核,就必須將所有流民的情況,一一上報,臣派人核查之後,增添在黃冊之中。才能能算數,他們接受了多少流民,安置了多少流民都要記錄的。”

朱祁鎮問道:“你說,會不會有知縣,故意將本地百姓驅趕到外縣當流民,然後回來安置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綠後,獲得十倍返現系統

三更瘋子

一品天師

十章半

和死對頭穿書養包子

雪默

悠閒鄉村直播間

名窯

喪鐘,為活人而鳴

沙漠中的風滾草

把金手指上交給國家

桃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