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幾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外室美人 第38節,外室美人,鹽幾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玉欲哭無淚,這人今夜真的很反常。

她的眼睛往蕭鄴身上一撇,看到了一個香囊,插科打諢道:“我在看你的香囊,誰做的?手藝看起來很不錯。”

蕭鄴往腰帶上一看,這香囊是李嬤嬤做的,花樣很簡單,上頭繡著青雲,還有兩個小字“儉之”。

他將香囊取下來,放到扶玉手中。

“這個香囊很舊了,我正好想要換一個,你參考這個花樣,做一個新的給我。半個月,半個月應該能做出來罷。”

這香囊輕如羽毛,在扶玉的手中卻如泰山重,她將香囊推回蕭鄴手中,聲如蚊蠅道:“我不會刺繡。”

“這好辦,明日讓李嬤嬤來教你就成。”

扶玉不知她從前是否碰過刺繡,但只要想一想自己要學這東西,她便頭大不已,真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深知自己拒絕不了蕭鄴,扶玉此刻很難不想對幾刻鐘前的自己道,閉嘴,別提香囊,你會哭的。

在扶玉心中百轉千回之際,蕭鄴的手向她的小衣探去。

等到扶玉發現之時,一股涼意灑向後背,她的身子被蕭鄴翻轉一圈。

心口一沉,蕭鄴正在撫摸她的肩胛骨,那裡是荊棘花所在之地。

第41章 “大夫說還有救。”……

感受著琵琶骨處不輕不重的撫摸力道,扶玉手中捏著錦囊,心中忐忑,嗓子眼愣是生生梗住了,連半點驚呼聲都發不出來。

蕭鄴的眸光深不可測,又長又細的手指在女人白皙稚嫩的後背摩挲了一會,那片硃紅色很是惹人注目。

一兩個時辰之前,蕭鄴在平陽侯處見過荊棘花的花樣。

他幽幽地看著面前的這朵妖冶的花,花瓣層層疊疊,看上去十分精細,仿若真花似的。

他也曾聽說過荊棘花的傳聞。

這花既然能出現在扶玉的身上,不用多說,那意味著什麼,蕭鄴心裡頭比誰都清楚。

禹國趙氏女。

蕭鄴心中反覆呢喃。

之前困住他的那些疑惑就此慢慢解開,他頓時明白何太醫提醒自己的那句話,不論扶玉和禹國公主是否真的有關係,單憑她這張臉,那個有收集癖的皇帝只怕會掀起一片天。

想到父親告知的一席話,聖上和禹國公主的坊間傳言,義父講述的那段故事,蕭鄴眸光一暗,變得深不可測。

扶玉的視線朝下,只能看到細軟錦被,她不清楚蕭鄴的臉上是何表情,但一想到蕭鄴看到了那朵荊棘花,她的身體便有些無所適從,半點也無法鬆懈下來。

蕭鄴彎下腰,手掌依舊貼在扶玉的琵琶骨處,他按了按荊棘花的所在之處。

沉默了好一會,蕭鄴臉湊到扶玉的耳畔,聲音聽不出半點感情,“後背上什麼時候紋了一朵朱丹色的花?”

他知道這是荊棘花,但仍舊自欺欺人矇騙自己,這只是一處普普通通的紋身。

蕭鄴從前便對這聞名已久的荊棘花有所瞭解,這花為禹國趙氏女眷獨有,經過兩次點化後,除非削骨褪皮,否則很難消除。

溫存之時,他總喜歡將扶玉摟在懷中,也愛親吻她身體的每一處,但前幾日歡好時,扶玉的身上根本就沒有這朵如紋身一般朱丹色的花。

這明顯是短短几日之內才突然有的。

如此一想,蕭鄴心中斷定,扶玉定然是在這陣子接觸了什麼人。

問辭閣中人都是他精挑細選的可靠之人,且觀扶玉近日出入之地,唯一有問題的地方只能是侯府中的醫局了,但扶玉平時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問辭閣之外的人,又怎麼能提前和醫局之人串通,然後點化荊棘花?

這個猜測很難證實。

若是扶玉知道這是何物,明知要和自己朝夕相對,她若是不蠢,不會傻傻地點化荊棘花。

扶玉在心裡頭想了十多個應對的回答,但每一個聽起來都很不靠譜,眼見著蕭鄴將她的身子又重新翻轉了過來,兩人視線相對。

扶玉心底有些虛,她避開了蕭鄴的目光,嬌嗔道:“你把我的腿碰到了,好痛的。”

掃了扶玉一眼,見扶玉臉上果真流露出痛意,蕭鄴的眸子微微一動,但依舊沉聲道:“除了祖母佛堂那次,加上今日的醫館之行,你應該是沒有機會出問辭閣的。”

他點了點琵琶骨,說:“問辭閣中人沒經過我的同意,是沒膽子給你弄上去這東西的。說吧,這是誰做的?是紋身,還是別的什麼東西?”

對上蕭鄴那似乎能看穿人心的目光,扶玉心中一震,半晌才扯出一句話來,“世子,我不是很明白你話中的意思。”

蕭鄴輕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扶玉的臉上擠出了一點笑容,她不知道這半點笑意也無的笑容有多僵硬,但蕭鄴都看在眼底。

抓著錦囊,扶玉片刻後恍然大悟道:“你說的是我後背上的那朵花嗎?”

蕭鄴心道,這演技比之失憶之前,略有退步啊。

蕭鄴笑吟吟點頭,還笑眯眯地看著扶玉,他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但扶玉知道,這人完全是一隻嗜血的狼。

輕輕“喔”了一聲,扶玉的臉上露出茫然的神情,彷彿自己也抓不住頭腦似的,她的眼睛微眯,好像在回憶些什麼似的,而後睜開那雙柔情似水的眼眸。

扶玉彷彿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後背上突然就有了一朵花。前幾日沐浴後,琵琶骨處突然有些癢意,我覺得奇怪,便對鏡端詳,想看看是不是起了疹子。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後背白白淨淨,什麼都沒有,我只當自己小題大作,暫且不管此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宋:南北朝第一敗家子

油炸江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