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冊 第三十一章 君臣父子,女帝師,小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笑道:“日常並沒有見殿下在詩詞上用心,卻說得很在理。”

高曜道:“義陽皇姐的封女巡不是名動京城的才女麼,因此義陽皇姐時常談論詩詞,孤便聽了兩句。不過詩詞文學究竟是小道,因此孤不喜歡。”

我頓時失笑:“是誰告訴殿下詩詞文學是小道的?”

高曜道:“太子哥哥告訴孤的。天下的學問便如一棵大樹,有根本,有枝葉,根本滋長枝葉,枝葉蔭覆根本。做學問當從根本開始。那詩詞文學便是枝葉。”

我將寫了詩詞的梨花箋揉作一團扔到竹簍中,一面問道:“殿下知道何謂學問的根本麼?”

高曜道:“蕭太傅說,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依靠什麼而活著,為什麼而活著,才是根本。”

我命人將筆墨紙硯都撤了下去,端上三碗五福安神湯,緩緩抽出高曜肘下的書,笑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臣女有句話要勸殿下。愛學問固然是好的,可是也不要太過刻苦。做完了功課,愛什麼便學什麼,橫豎也不用去應試。這兩天殿下看書看得太晚,慎嬪娘娘已有些擔心。”

高曜七歲時已識字數千,夜間常自己看書,甚少再需要我說故事。如此一年下來,頗讀了些書,人也更加沉穩。“當年玉機姐姐說孟嘗君田文的故事給孤聽,教導孤當致力於學業,他日好在父皇面前言必有中,怎麼如今倒說這樣的話?”

我笑道:“殿下可還記得周亞夫是怎樣死的?”

高曜想了想道:“他的兒子為他買了工官尚方刀戟盾甲五百具做陪葬之用,又不願付清買價,因此被人告發,罪名是私買官器。此事連累了周亞夫,景帝派人責問他,他只是一言不發。景帝大怒,召廷尉治罪。廷尉問周亞夫為何要私購兵器造反,周亞夫說那些只是葬器,他並無反意。廷尉便說,即使生不欲反,也會在地下謀逆。最後周亞夫在獄中絕食而死。”

我笑道:“周亞夫在平吳楚之亂時乃是首功。常言道,功高蓋天而不賞。周亞夫雖算不得功高蓋天,說一句功高震主卻也不為過。恃功而驕,挑起景帝的殺心而不自知,死得不冤。”

高曜道:“姐姐是說周亞夫並非死於其子的囂張無知,而是自有其取死之道?”

我點頭道:“身為臣子既要知道如何建功立業,更要懂得斂心藏志,歸功於主上。切莫像周亞夫一般,叫兒子去買陪葬之物卻還不知死期已近。過去殿下和皇太子是平起平坐的兄弟,自然要努力爭得陛下的讚賞和信任。如今是君臣,名分已定,殿下就當藏拙才是。”

高曜笑道:“姐姐是說,孤應當裝傻,免得自己像周亞夫一樣被君王疑忌。”

我笑道:“君臣就要有君臣的樣子。”

高曜道:“好!以後父皇再考問太子哥哥和孤,孤只說,太子哥哥說得對,兒臣無異議。可是若父皇以為孤太過愚鈍,不堪造就那該如何是好?”

我笑道:“言語上憨直些無妨,只要能夠好好完成聖上交代的差事,那便足夠了。子曰,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殿下要做個能幹的人,口舌之能,不爭也罷。如此方能君臣和睦、兄友弟恭。”

高曜又問道:“那太子哥哥又當做些什麼?”

我淡淡道:“漢初黥布在南方謀反,高祖劉邦正在病中,想讓皇太子劉盈將兵平反,商山四皓便商議道,太子將兵,有功而不益位,無功則從此受禍。且太子所領,都是當年輔助高祖定天下的梟將,太子絕難駕馭。於是四人請呂后求了高祖,使太子在關中監國。”

高曜想了想道:“姐姐是說,做太子只要不功不過便好,是麼?”

我微微一笑,並不答話。高曜悵然道:“孤以前聽母親說過,君臣之分遠在父子兄弟之上,原來姐姐也是這樣說的。”

我肅容道:“殿下生在帝王家,此乃天經地義。殿下也實在不必惆悵,全力躬行聖人的教導,將來為君父分憂,方是皇子的本分。”

高曜頷首道:“孤明白了。”說罷將安神湯一飲而盡,拿過那本未讀完的書夾在腋下,跳下榻道,“孤回去了。”芸兒見狀,連忙放下手中的筆,一言不發地跟在高曜身後。我連忙下榻相送。只聽外面李氏笑道:“今天出來倒早,殿下怎不多坐一會兒?”

高曜笑道:“聽姐姐說了一番道理,因此要早些睡。”

李氏笑道:“聽了道理要早些睡,這又是什麼道理……”

高曜已走遠,後面的話卻聽不見了。我隨手翻著芸兒臨摹的大字,笑道:“芸兒這些年沒有白跟我讀書,這字已寫得頗有兩分錦素的風骨了。”

芳馨道:“當年姑娘剛剛搬入長寧宮,李嬤嬤便將芸兒交託給姑娘。這幾年芸兒日夜陪伴殿下,越發聰明瞭。李嬤嬤常和奴婢說,不知怎樣才能報答姑娘的恩德。”

綠萼收走了字,一面合上硯臺,一面笑道:“芸兒將來必是要跟隨出王府的了,怎麼也能封個佳人了。將來必得好好謝謝姑娘才行。”

我淡淡一笑:“求人不如求己。若芸兒將來封了佳人,入了宗譜,應該先謝謝她的姑母李嬤嬤為她費心籌謀。”

芳馨自小西手中接過白玉盤,裡面盛滿了紅彤彤圓滾滾的櫻桃:“若將來二殿下能安安穩穩地做一輩子郡王和親王,這第一個要謝謝的,自然是姑娘。”

我一笑:“謝我做什麼?都是各人的造化罷了。”說罷拈了一枚櫻桃送入口中,蹙眉道,“酸。今年櫻桃倒上來得早。適才殿下在這裡的時候怎麼不拿上來?”

芳馨笑道:“還沒來得及端進來,殿下便回啟祥殿了。啟祥殿也有,想必這會兒殿下已經用過了,姑娘放心。”

我指著白玉盤道:“銀盤盛朱丹,倒也可愛。錦素愛食酸,叫個人連盤子一起給永和宮送去。”

芳馨忙命小丫頭撤了下去,綠萼奉茶來漱口。我隨手從榻上抄起一本書,嘆道:“可憐殿下身為廢后之子,雖然封了王,也還是不能懈怠。”

綠萼道:“奴婢聽見姑娘和殿下說那個什麼亞夫的事情,當真有些心驚。難道皇太子真的會像景帝一樣麼?”

我微微冷笑:“這有什麼?我還沒有說景帝時臨江王劉榮之死呢。”

綠萼笑道:“那劉榮又是怎樣死的?”

我懶懶道:“劉榮是漢景帝與慄姬之子,也是景帝的長子。景帝四年被立為太子,後被廢為臨江王。因為侵佔了高祖廟的外牆之地,下廷尉治罪。他在獄中想給父皇寫信,卻受到廷尉郅都的逼迫,不予紙筆。最後憤而自盡。竇太后大怒,命景帝殺掉郅都,景帝捨不得,只是將他外調為雁門太守。後竇太后得知郅都沒死,終於逼景帝殺掉了他。小小酷吏,若無景帝默許,量他也不敢這樣逼迫皇子,終究不過是為皇帝擔了惡名罷了。雖然深刻,倒也忠直,可惜了。”

綠萼奇道:“這景帝也好生奇怪,為何要這樣害自己的兒子?”

“竇嬰是劉榮的太子太傅,朝中聲望頗高,師生感情深厚。後因景帝無端廢太子一事,憤而辭官。劉榮冤死,百姓憐憫,諡號為臨江閔王。當時的新皇太子、膠東王劉徹年紀尚小,上面卻有這樣一位百官擁戴,萬民敬仰的長兄……”

綠萼恍然道:“奴婢明白了。可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景帝怎能如此狠心。”

芳馨嘆道:“莫非姑娘以為當今聖上是景帝?”

我笑道:“聖上乃明君,自古明君,自不會以私害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空間坑著去快穿

南宮肥肥

逍遙侯內

大司空

劍修師兄又在裝窮

大黑愛吃魚

我居然對古人動了心

棲五

暴君的寵妃

歲歲千

我的姐姐是天尊

道無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