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冊 第三十六章 所譽所試,女帝師,小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淡淡一笑:“南北一統,正是民心所向。有志氣的皇帝都不會偏安一隅,將元元黎庶丟給異族去糟蹋,去奴役。明白麼?”

紅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呆呆的不知在想什麼。茶涼了,我正要起身回屋,忽聽紅芯又道:“姑娘,奴婢還有一事請教。奴婢聽長公主說,當年是姑娘點名讓奴婢進宮的。姑娘為何選中了奴婢?”

紅芯在我身邊三年,從來未曾提過入宮的緣由。“好端端的,怎麼問這個?”

紅芯道:“姑娘若不肯答,便不答好了。”

我如實道:“當時紅葉新喪,我心中害怕,所以問長公主討一個熟識的丫頭進宮陪我。並不是我選中了你,而是長公主選中了你。”這話雖真,卻只是一半實話。實則是我察覺到長公主或別有用心,我需要一個府中的舊識在我身邊方便行事,更需要滿足長公主時刻監視我的需求。

紅芯一怔,自言自語道:“如果是姑娘選中了我,那該多好。”

第二天是四月望,照例要去向太后請安。

一陣大風吹散了濃霧,太陽半遮半掩在彤雲之後,陽光似一把生鏽的鈍劍從雲中祭出,卻劈不開天地間殘留的混沌。聽著椒房殿外的嗚咽風聲,我不覺發起呆來。忽聽桂旗的聲音唱道:“皇后娘娘到。”我這才醒過神來,忙帶領三位女官下拜行禮。

陸皇后形容消瘦,眼下幾許暗沉。一身湖藍色聯珠茶花深衣,更顯病容。禮畢,皇后微笑道:“今天風大,你們卻來得早。”說罷環視一週,“怎麼不見慎嬪?”

我忙道:“啟稟娘娘,昨夜月色甚好,慎嬪娘娘貪看良久,誰知半夜裡起了風,因此感染風寒,一早便臥床不起了。”

皇后道:“竟這樣不小心。穆仙,你將那隻藍田玉枕給歷星樓送去,囑咐慎嬪好好養病,這些日子不必來請安了。”

穆仙道:“娘娘一直睡不好,也需得玉枕方能安睡片刻,這……”

皇后笑道:“無妨。拿去吧。”

穆仙不敢再說什麼,只得應了。封若水關切道:“瞧娘娘氣色不大好,可是因為最近諸事繁雜,不能安睡的緣故麼?”

皇后笑道:“自御駕親征,著實有些力不從心了。你們也是,日日接送皇子公主上下學,還要陪伴唸書,也著實辛苦。若碰上這樣的天氣,就更得費心了。因此本宮想好了,以後來守坤宮請安,就和去濟慈宮一樣,定在朔望好了。你們清省些,本宮也自在。”

我忙領眾人下拜領命。皇后道:“時候不早了,去向太后請安吧。”

太后晨練已畢,還沒來得及沐浴更衣,只披了一件暗紅色繡白玫瑰對襟長衣,在西廂裡拿著一封奏疏看。眾人行禮已畢,皇后笑吟吟地親自奉茶:“昨日兒臣遣穆仙送來的戰報和家信,母后看了麼?四弟在關中又打勝仗了。”

太后臉上雖帶著笑,眉間卻隱有愁容:“昌平為皇帝穩住了關中,如此皇帝才能專心征戰河北。甚好。”

平陽公主伏在太后懷中,伸右手撫摸太后眉間的川字紋,嬌聲道:“祖母既然高興,怎麼還皺眉頭?”

太后順勢將平陽公主嬌嫩的小手握在手心,笑容慈和,沉默不語。皇后笑道:“皇兒該去上學了。”說罷瞥了我一眼。於是我忙起身帶領三位女巡拜別太后,送幾位皇子公主往大書房去了。

回永和宮用過早膳,芳馨從衣櫃中翻出熙平長公主新年所贈的一襲華衣。淡紫色的宮緞上用乳白絲線摻了銀線織就簇簇梨花,袖口用米珠攢成花心密密鑲了一圈。既淡雅又鮮亮,既質樸又華貴。芳馨道:“姑娘要去掖庭屬,換一身好衣裳才不會被人小瞧。就這身新衣,再墜上姑娘進宮時戴過的紫晶墜裾,甚是氣派。”

我低頭看看身上的牙白長衣:“前朝正在打仗,連皇后也穿得簡樸,我穿這身衣裳,被別有用心的人看見了,又不得安生。且能不能被人高看,原不在衣裳好不好。收起來吧。”

芳馨一怔:“是。”說罷慢吞吞地折起衣裳,開了櫃門,卻遲遲不放進去。

我笑道:“姑姑怎麼呆了?”

芳馨遲疑片刻,方道:“奴婢在想,姑娘得皇后的重用,自然是好。可奴婢以為,姑娘還要留心太后的心思才好。”

我在填漆牡丹妝奩中取出一隻素銀鐲子,慢慢套在左腕上,嘆息道:“剛才姑姑隨我在濟慈宮,是宜修姑姑說什麼了麼?”

芳馨垂眸道:“姑娘既然知道,想必也能猜出兩分。”

鏡中人娥眉微蹙,旋即寬了兩分,唇邊帶了一絲似有若無的笑容。自錦素的母親杜衡死後,宜修劫後餘生,仍在濟慈宮服侍太后,自此便和長寧宮走得近些,閒時和芳馨聊天,也肯說些太后之事。後來皇后賜各宮內監宮女官職品銜,宜修便領濟慈宮執事一職,為九品。我淡淡道:“想來是說,夜來風大,太后讀了戰報以後,又沒有睡好吧。”

芳馨道:“當真沒有姑娘不知道的事情。”

我在鏡中看她為我比上一枚玫瑰纏絲金環,微微一笑道:“就換這個吧。形勢大好,太后卻愁容滿面。這裡面的原因只有一樣,便是太后唯一的女兒昇平長公主在北燕做太子妃。兩國交戰,太后擔憂長公主的境況。”

芳馨道:“正是。昇平長公主是太后唯一的親生女兒。且聽宜修的話音,太后似是很不喜歡皇帝親征。又覺得皇后與周貴妃只一味奉承,先是由著陛下將長公主遠嫁,再慫恿陛下親征。因此這兩年,太后對皇后和貴妃頗疏遠了些,倒是讓慎嬪娘娘陪伴得多。因此奴婢以為,姑娘雖然獲寵於皇后,但也要留心太后的喜怒。”

我頷首道:“姑姑所言有理。只是太后向來以大局為重,深藏自身喜惡,否則也不能容長公主遠嫁、陛下親征了。只是身為孃親,到底也有沉不住氣的時候。”

芳馨道:“昇平長公主是金枝玉葉,難道真會有什麼……”

我雙眉一掀,微微冷笑:“長公主是我朝的金枝玉葉,可嫁到北朝,便什麼也不是。姑姑可知道鄭武公伐胡的故事?”

芳馨道:“請姑娘賜教。”

我接著道:“鄭武公欲伐胡,故意先將自己的愛女嫁給胡君來討好他。有一天,他問群臣:‘寡人要用兵,當先伐誰?’大夫關其思道:‘可伐胡。’鄭武公大怒,殺了關其思。又道:‘胡乃兄弟之國,你說要伐胡,究竟是何用意?’胡君聽了,遂不裝置。後鄭武公一舉敗胡。”[97]

芳馨嘆道:“陛下便是鄭武公,昇平長公主便是鄭國公主。陛下以胞妹和親,就是為了騙住北燕。”

我又道:“當年漢景帝的親生女兒嫁去匈奴,也未能阻止單于叩邊侵擾,究竟還是要漢武帝出兵漠北。女子和親,聊勝於無;遣子為質,羊入虎口。兩國是戰是和,根本不在夫妻的閨房之中、床笫之上。賂以金玉,懾以甲兵,或可安枕一時。若要世世無憂,必得將它徹底擊敗,永不翻身!”

芳馨倒吸一口涼氣:“原來金枝玉葉,不論在本朝還是在敵國,都不過是窗戶紙。虧得眾人將昭君出塞傳作美談。”

“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是漢武帝擊敗匈奴以後的事情了。那時大漢國力如日中天,匈奴卻數度分裂,呼韓邪單于是靠了大漢才不被郅支單于消滅。昭君雖然出塞遠嫁,卻遠非漢初和親的屈辱與無奈可比。”

芳馨道:“那昇平長公主……”

我嘆息道:“若能接回朝來,就是好的。若不然,就怕太后會深責皇上和皇后,後宮就永無寧日了……”

芳馨和我在鏡中對視良久,說道:“倘若真是如此,聖上為了滅燕,忤逆太后。又舍了嫡親的小妹,這究竟值得麼?”

我拿了眉筆對鏡精心描摹,並不隱藏斜逸的眉梢帶出的凝練與鋒銳:“漢光武帝劉秀起兵時,在小長安聚戰敗,逃跑的路上遇見姐姐劉元,劉元不願拖累弟弟,不肯上馬,最終死在亂軍之中。大哥劉縯又被更始帝處死,劉秀雖然每天哭溼枕頭,卻不敢為哥哥弔孝。可見為人君的,就要舍所不能捨,忍所不能忍。否則,怎能成就大業?利劍雖好,也有雙刃,沒有什麼值不值得,視乎你要用哪一邊罷了。”

芳馨眉心一跳:“從未見到姑娘這樣疾言厲色過。”

我一笑:“今日的眉毛畫得不夠柔和罷了。華服不能穿,便在這上面下些功夫也好。”說罷扶了芳馨的手站起身來,“走吧,該去會會那位喬大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金陵夜+番外

蕭兒美蛋/蘭澤

刻意沾染

霧下菘

網遊之進化戰場

何家小兵兵

出口成章

老舍

傲嬌女神的貼身狂兵

豌豆射手

狼婿下山

瘋狂的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