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前夫給我下藥了 第82節,前夫給我下藥了,泊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站在朱啟潤身後的嚴伯欲開口,蘇雲清對他點了點頭,示意知道這個少年的身份,不至於失了分寸,嚴伯這才放心。

開全默默地站在旁邊,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朱啟潤自以為瞞過了蘇雲清,頗有幾分得意洋洋。他生出幾分捉弄的心思,故意說道:“我是吏部尚書家的公子,跟著太傅來府上玩的,你又是誰?”

“原來是小公子。”蘇雲清行禮,“妾身是梅閣老的妻子,敝姓蘇。”

“我看你在這弄了半天,明明有幾棵樹長得還不錯,看起來也有許多年的歷史了,你怎麼叫人拔了?”朱啟潤問道。

“這些樹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實則已經遭受了蟲害,樹幹中空,再難長得茂盛。如果在它們旁邊種新的樹,只會連累那些新的也遭殃。樹齡的確有些年頭,也不得不忍痛拔了。”

朱啟潤忽然想到朝中的那些老臣,雖然都是兩朝元老了,可他們囉裡八嗦的,觀念陳舊,實在很討厭。如果能像這些樹一樣,拔掉就好了。可他每每表現出這樣的想法,就會被母后和梅令臣阻止。

說什麼朝堂需要互相制衡的力量,那些老傢伙都是朝堂的基石。

蘇雲清見朱啟潤若有所思,也沒打擾他。朱啟潤又說:“我有話想問你。”

他示意嚴伯退下。

嚴伯看了蘇雲清一眼,得到她認可之後,才躬身退了下去。

“我問你,你跟太傅的感情是不是不太好?”

蘇雲清忍不住笑道:“此話從何說起?妾身跟夫君自小相識,青梅竹馬,感情甚篤。”

朱啟潤輕“嗤”了一聲,“我看他三天兩頭往宮裡跑,見母……見太后的時間倒是比你還多。你這個做妻子的,是不是太失職了?好歹得看住他吧。”

蘇雲清耐著性子說:“夫君是國之首輔,位高權重,日理萬機。他見太后,自然是要與太后商議政務,我為何要看住他?”

“你就這麼相信他?”朱啟潤疑惑道。

蘇雲清感覺到他話中有話,便說道:“當然相信。如果夫妻間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恐怕不會長久。而且太后是何等尊貴睿智之人,我怎麼會懷疑他們兩個之間有什麼。”

朱啟潤見她坦坦蕩蕩的,自己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公子是不是聽到什麼流言了?”蘇雲清接著說道,“我聽聞,先帝在時,太后一直被冷落在偏僻的宮中,含辛茹苦地把當今皇上撫養成人。她之所以成為太后,就是為了保護皇上。試問,天底下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一個女流之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江山社稷,還不是為了皇上著想?她與夫君親近,只是君需要臣,皇上應該不會誤解她吧?”

朱啟潤抿了抿嘴唇。

他們原來住的宮叫蓬萊宮,名字雖好聽,但跟冷宮沒什麼區別。漫長的時光裡,他吃的菜都是冷的,母親的衣著也很樸素。他記不清父皇的樣子,讀書識字都是母親教的。有一夜,蓬萊宮旁邊的閣樓忽然遭了天火,蔓延到他們這裡,是母親抱著熟睡的他跑了出來。他毫髮無損,母親的身上卻被燒傷好幾處。

父皇知道以後,更加嫌惡她,只是派醫官來草草看了下,母親發高熱,差點丟了性命。

可以說,在他當皇帝前的十幾年人生裡,只有母親。

大概因為母親於他而言太重要了,所以他害怕失去,更害怕心目中聖潔偉大的母親有任何的汙點。

“公子?”蘇雲清叫了一聲。

朱啟潤冷哼,“我又不是皇帝,你跟我說這些幹什麼?我只希望你能提醒太傅,注意自己的言行,別讓外面的人逮著機會,亂傳謠言。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為何?”蘇雲清明知故問。

“因為!”朱啟潤一時語塞,下意識地看向身邊的開全。一直沉默的開全這才說:“因為有些話,外人說了會惹閣老不悅。以夫人的聰慧,能更恰當地提醒閣老。”

蘇雲清看著這個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小內監,心想太后給皇上挑的人果然是用了心思的。

“好了,我不跟你說了。”朱啟潤轉身離開了花園。

蘇雲清看著他的背影,心口卻像堵住了一樣。她忽然替梅令臣不值,做了那麼多事,想要做個忠君之臣,卻遭到了皇上的猜疑。皇上如今年歲尚小,也許三言兩語就可以讓他動搖。可將來呢?一旦皇上大權在握,無法掌控,也許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梅令臣。

她不會像皇上一樣,誤會他跟太后之間的關係,可也要適時地提醒他。人心隔著肚皮,更何況對方還是個皇帝。

梅令臣回知念堂換衣裳,沒有看到蘇雲清,正想找個人問問,朱啟潤已經找來了。

“太傅,我們能走了嗎?”他期待地問。

梅令臣只得點頭,“皇上是要坐轎子,還是與臣同乘?臣可以給您講講城中的民生百態,也算是一次學習了。”

“自然是要同乘的,不過你這個稱呼得改改。你喚我公子,我喚你先生,如何?”

梅令臣輕笑,“是,公子。”

“那我們這就走吧!”朱啟潤興高采烈地轉過身,大概了走出那座壓抑的宮殿的緣故,他覺得全身都輕快了很多。

梅府準備了馬車就停在大門之外,梅令臣扶著朱啟潤先上去,然後自己走到旁邊,吩咐了慕白幾句,才跟著坐進去。開全跟車伕坐在外面,馬車緩緩地駛出明照坊。

京城的佈局就像一個個大方塊,坊與坊之間以大路相連,南北左右皆對稱。建成之初,坊與坊之間界限分明,可是經過百年的發展,很多坊的邊界已經模糊了。北邊尚可以分清,越往南,越是魚龍混雜,道路縱橫交錯。

馬車沿著長街,朱啟潤趴在窗上好奇地往外看,梅令臣陸續給他講解。他也不知是否認真在聽,只時不時地問梅令臣窗外所見到的地點是哪裡。

“那棟樓好漂亮,是做什麼的?”朱啟潤問道。

梅令臣探頭看了一眼,回答:“是雲想閣。”

“是不是做衣裳很有名的?我聽母后說起過,年少時,每逢節日,就想去雲想閣做身衣裳。”

梅令臣點頭,剛想繼續說稅收的事,又聽朱啟潤說:“我也想去做兩身衣裳,再給母后帶一個禮物。”

“公子……”梅令臣想勸兩句,朱啟潤已經自顧道:“開全,快掉頭,我們要去雲想閣!”

梅令臣倒不是反對他去雲想閣,只不過如今雲想閣已經開門營業,人多眼雜,於安全上來說存在不小的隱患。可朱啟潤完全不在意這些,等馬車停穩了,他高興地跳下馬車,早就把在宮中時說好的,聽梅令臣安排的話拋到了腦後。

他獨自興奮地跑進雲想閣,開全連忙去追。梅令臣抬手揉了揉前額,有些頭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昇

寒廬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