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思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1-3,茵為愛(成茵的奮鬥),蘭思思,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成茵正和李正坐在路邊的石墩上刮分她包裡的各種零食。

成茵正要把一袋薯片遞給楊帆,忽見他怔怔地盯著自己,不明所以,摸了摸自己的面龐,“怎麼了?”

“哦,沒什麼。”楊帆到底還是把那層意思給嚥了回去。

如果這會兒提出要跟她合影,會不會顯得很奇怪?再說,他對李正的攝影水平也沒底。

“薯片吃不吃?”

楊帆收好相機,接過撕開口的袋子,慢慢嚼著薯片,把旅行手冊又翻了出來。

“前面應該有個古祠堂群,都是明清時期的名門望族,我們一會兒可以去看看。”

成茵湊上前去瞄了一眼,“祠堂?都有哪些家族啊!”

楊帆修長的手指點著說明緩緩右移,“有十幾家,各種姓氏……咦,最大的這個居然是楊氏!那一定要去找找了。”

“舅舅,什麼叫祠堂?”李正眨巴著眼睛問。

楊帆花了五六分鐘才讓李正勉強明白祠堂的意思,他的眼睛卻因此瞪得更大了,“那會不會看見死人?”

楊帆笑著解釋,“不用怕,祠堂是供後人舉行儀式的地方,不會看見恐怖的東西。”

成茵捏捏李正的鼻子教訓,“一會兒到了那邊不許胡說八道,神靈祖宗聽到不敬的話會不高興的。”

“哦。”李正似懂非懂。

他們巴巴地去找楊家宗祠,沒想到轉了一圈也沒見到影子,反而是先看到了周家的一個小祠堂。

成茵得意不已,“小是小了點兒,不過畢竟還是有的!”她朝緊鎖的大門裡望了一眼,有點遺憾,“可惜不讓進,否則一定得去上柱香!”

楊帆踏在臺階上讀宗祠說明,若有所思。

成茵牽著李正的小手走過來,突發奇想,“楊帆哥,為什麼老外不像中國人這樣建宗立祠?這是不是意味著,咱們比人家更文明啊!”

“也不能這麼說,信仰不同而已。”

李正覺得沒意思,拽拽成茵的手催促,“姑姑,我們走吧。”

三個人慢慢走出祠堂群,楊帆還在跟成茵聊剛才的話題。

“西方人信仰上帝,認為萬物都是神的賜予,我們中國人則尊奉祖宗,重視血緣的延續,所以會建造祠堂,希望能讓血脈一直流傳下去。”

“那哪種更好?”

“這個沒法評判好壞,只能說是觀念上的差異。信仰上帝的人認為人生只有一次,死後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所以他們注重活著的價值,個性也相對張揚。而我們呢,為血緣宗脈而活,以為自己的生命會由後世子孫不斷延續下去,得到形式上的永生,所以活著時責任感很強,要顧慮的事物也多,年輕時為父母的期望而活,人到中年又得為兒女奮鬥,一旦步入老年,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抱孫子,甚至還想在臨終前看到玄孫出世。其實人一走,一切都變成虛無,之所以要有這種宗祠形式,可能也是為了給自己增加活著的使命感吧,哪怕是不著邊際的。”

成茵不覺笑了起來,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

“你說,人活著真正的使命是什麼?”

“人的使命麼,”楊帆想了想,“我覺得還是得為自己活吧,畢竟生命只有一次,現在我們的很多觀念都西化了,也不再強調宗祠,但每個人骨子裡還是會受一些過去的影響,想要為自己活不算容易。”

“怎麼樣才算為自己活呢?”成茵依然不解,“掙很多的錢,然後盡情地花掉嗎?”

楊帆輕笑,真想像她對李正那樣伸手捏捏她的鼻子。

“如果你覺得這樣活比較開心,也未嘗不可。”他道,“其實這個問題我也經常會想,如果想明白了,就不會再被‘人生的意義’這種虛無命題困惑了。”

他放慢腳步,看看成茵,又看看遠處顯現出來的如點墨般的青山輪廓,思緒驀地也有些飄搖,“能想明白的人畢竟不多。但至少,可以在有生之年去做一些自己很想做又是力所能及的事吧。”

成茵試圖去理解他話中的涵義,但發現自己在這種形而上的命題中始終缺乏悟性,只得聳聳肩坦言,“我,還是不太明白。”

楊帆的聲音和他的目光一樣柔和,“想不明白也不用強求。有時候,糊塗但快樂地過日子比清醒卻迷惘地生活要強得多。你是屬於前者,而且……你會不知不覺影響到別人。”

成茵心裡一緊,“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很蠢?”

楊帆愣了一下,再也抑制不住地大笑起來,“沒,我不是這個意思。”

等笑夠了,他才在成茵略帶羞惱的眼神裡搜腸刮肚地找詞解釋,“我是想說,你……你是那種可以輕易就給人帶來……唔……快樂的人。”

成茵完全沒有發現他講這話時眼神裡閃過的那一抹溫柔,眼睛無神地拉成一條線,“我怎麼聽都跟前面是一個意思。”

楊帆忍不住又大笑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血復活瞭解一下[綜英美]

青月刀

被迫成為幕後boss的日常

自閉的蘑菇君

我堂堂人皇,你讓我去軍訓?

西瓜字典神

穿成正派的我掉進了反派窩

蘿蔔花兔子

都市修仙人,這個世界我來主宰

花開慕名

能穿越的修行者

神秘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