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識石,月待圓時,懷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桂趕緊搖頭“我不識得,只知道春燕姐姐寫得好看。”原來大丫頭還能識字學算,心裡羨慕,卻不敢露出來,她不僅會寫字,還會畫畫,可這卻是上輩子帶了來的。

蘭溪村裡就有小學堂,交了束脩就能學字,她很想去,可當時家裡沒錢,等有錢了,她早已經不敢說想學識字了。

小時候聽著鄉間婆子磕牙,那託魂而生的故事也曾有過,往往出了事再醒來就成了另一個人,好好的農婦在田裡跌一跤,醒轉來竟要蘭花露水漱口,叫婆婆一頓打罵,夜裡就上了吊。

生而知之的,那是妖怪。石桂那時候不過三四歲大,才剛顯出點聰明來,小手抓著炭條畫花樣子,俱是秋娘沒見過的,畫成一幅秋娘不是高興,卻是驚訝,想著她從甚個地方學了來,是怎麼會的,姚夫子家裡,才掛了這麼一幅折梅圖。

石桂自此再不敢畫,也不敢說自己識字,她倒是想著要識字,學了識字就能顯露出來,可上得起學堂的都是家裡富裕的,她一個女孩兒,站在門口聽了一回,姚夫子就出來趕她,說她汙了聖人的地方,石頭爹還得帶著禮去賠笑臉。

哪個夫子肯收女學生,村裡沒有鎮裡沒有,越是長大,越知道不能露出來,許多年除了年畫就沒見過字紙,到了這會兒見著春燕寫字,難免看得入神。

見石桂搖頭,春燕笑得一回,她也知道外頭小門小戶連男子都不定能讀書,更別說是姑娘家了“總歸這會兒閒著,只當這兒要料理的事情多,太太才讓我早早過來的,既得了閒,教你兩個字總是成的,託人給家裡人帶個信比口信要便宜的得多。”

石桂聞言心頭一動,她若是能寫了信傳回去,石頭爹就能央了姚夫子看一看,不比她這一層層的轉信回去,要容易得多了。

石桂滿面是笑,淡竹石菊兩個卻苦了臉兒“你當寫字這樣容易呢。”

春燕點點她們兩個“就是懶,若多識得幾個字兒,不就能往前再進一步了?等我出去了,你們兩個哪一個能拿起來?”

春燕識得的不過有限,石桂藉著說話的功夫又掃了一眼,字寫得平平,重複的也多,都是些柴米工費之類,可她能畫畫,不會寫的就畫上,一本帳不出錯,在主子心裡就是有譜的人了。

石桂回去一面做活一面出神,學寫字是件好事,可放到丫頭身上又不是件好事了,不是提到大丫頭也學了不字,春燕說要教石桂寫字,也就能學個名字,可宋家還真有丫頭識字的。

“書房丫頭兩個墨,都識得字兒,打小就學起來了,認了字才能打理書房,幫著收信傳信的。”淡竹說得興興頭頭,石桂卻知道只怕也是學個半半截,知道些孔孟,不認錯書名就是。

饒是這樣,也還是羨慕,能光明正大的拿筆,能給家裡寫封信就好了,她這麼想著,葡萄也聽淡竹說了,只當又是石桂想扒上春燕的新花招,回來就一頓嗆“自家幾斤幾兩都不知道,便再想給家裡寫信,央了春燕姐姐寫上一封便罷了,再不濟鎮上還有擺攤子的先生呢,偏要自家學,麻雀想當金鳳凰。”

越是住得久,石桂越是不喜歡葡萄,好吃賴做不算,見不得旁人好是最大一樣毛病,她自家不高興,就必得惹著旁人不快,可這回聽了她的話卻笑“是我想茬了,明兒就去託人,給家裡送個信去。”

她第二天就去請了春燕,到鎮上一得費上紙墨費,二得鄭婆子准假,要是託了春燕,連假都不必請了,只要她點頭應了,鄭婆子就無有不應的。

春燕聽說寫信掩了口笑一回“你可高抬我了,我哪裡識得幾個字,你那個桂是桂花頭油,寫這些個柴米麵還成,叫我寫信,再不能夠。”

春燕不能寫,卻替石桂把事辦了,外院就有識字的小廝童兒,叫了一個進來,寫上幾句話,文理不甚通,石桂就說了些大白話,他也只會寫大白話,告訴秋娘在宋家住得很好,又說宋家老爺是太子太傅,很大的官家,秋娘要是真來,也能打聽得著。

把做給喜子的小褂子統統打了個包裹,那封信壓在裡頭,坐了船往鎮上去,手裡抱了包裹,還把平日裡不用的頭油麵脂各裝上些,拍了陳娘子的門,把東西送了進去。

陳娘子見著她便笑“我才說得閒去尋你呢,你到上門了。”這一回再來,便沒見到銀柳,石桂也不問,聽陳娘子說信送了回去,才剛欣喜又聽她道“你娘跟著村裡人採茶去了,你爹的腰傷也養得差不多了。”

村裡年年都有一批婦人出去採茶,有人牽頭有人收錢有人結帳,拜香的有香頭,採茶的有茶頭,一個村的婦人結伴出去,再一起回來。

採茶統共就穀雨前那十來日,天不亮就頂了霧水上山去,採到天光大亮了,才能歇下來,等傍晚日頭將落,再去採,光這十來日,就能賺上一兩銀子。

秋娘不嫌辛苦,石頭爹是一直不肯的,路上要坐船坐車,回回都有婦人走失,說是走失了,不定就是叫偷偷賣掉的,後來再去些婆子,便都安分回來,再沒走脫的,秋娘年輕貌美,怎麼能跟了去採茶。

石桂一聽就知道家裡這是急著攢錢要贖她出去,眼眶一紅,趕緊低頭,又問了喜子,喜子如今在白大娘家裡待著,見人去了傳信又扯了人的褲腳問姐姐。

石桂咬了唇兒,到底沒能忍住,背過身去抹了一把眼淚,陳娘子看她哭,也替她嘆上兩聲,拍了她的肩頭“你好好當差,往後有孝敬你爹孃的時候。”

來一趟說得容易,石桂傳信回去,秋娘便當著宋家是火海刀山,說著好聽,當人丫頭哪有不打罵的,便是姚夫子家裡那個丫頭,也一樣是在讀書人家裡當丫頭的,不還是拿著竹條就抽。

秋娘兩個想一回急一回,是手上沒錢,看了病吃了藥,再買了稻種,還得借錢才買了羊來,一隻羊崽子,喂多久才能喂大,原來還有石桂幫手,喜子五歲大就去摟草餵羊,心裡想著要姐姐回來,見天的唸叨,每說一聲,秋娘的眼睛就酸。

陳娘子收下東西,又寬慰了石桂幾句,見她人小,卻沒哭個不休,立時收了淚,還帶著禮來,小人倒是個大人樣,越覺得她是個明白的,要真在宋家老宅裡,說不得能有個好造化。

聽說宋家要來人消夏,這東西也不託人送了,笑道“那必是用得上人的,甚個時候到?我替你跑一趟,把東西送到你家裡,你就放心罷。”說著又拍了她“你往上使使勁兒,真跟著去老宅,家裡可不達了!”

石桂回去時還給鄭婆子帶了兩罐頭香料調味,葡萄知道她送信回家,還替她倒了水來“你歇著罷,院裡頭的事兒我去辦。”撒了腿就往春燕屋子裡去,沒一會兒石菊竟過來了,看著她果然沒甚精神,給她帶了零嘴兒。

“這是小金橘,這是骨牌麻糖,還有桃條梨肉脯,採買上的剛買了心進來,春燕姐姐讓我給你捎一份。”眼睛一掃,看見她籮兒裡頭壓著紙,紙上寫了石桂兩個字,拿起來抻平了看“你手可真巧,春燕姐姐教了一回,你就會寫了?”

石桂搖一搖頭“我就是死記在腦子裡頭了。”拿出麻糖桃條給石菊吃,石菊咬了一個,陪著她說話,若是原來必要問她些老宅裡的事,可石桂來了兩個多月,再沒有像現在這麼想家,隔得會兒嘆一口氣“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

石菊笑一回“咱們太太心善,求到跟前的,十個有九個都能回去的,家生的沒法子,外頭買的,只爹孃肯來接,都能出去,幾兩銀子也都不要了。”

石桂輕輕吸一口氣“當真?”

石菊點了頭“當真,咱們太太是頂心善的人,金陵城裡就沒她沒舍過米的濟民所,沒她沒捐過油的道觀佛寺,太太吃齋都吃了二十年了,那是在菩薩跟前了願的。”

石桂將信將疑,石菊拉了她的手“你呀,真要跟回去也是咱們一邊的,我們東邊自來不打罵下人的,太太是聽不得哭聲,有甚事一求也就應了,一年也不知道多少人上門打秋風的,連老太爺都說家裡討了一尊活菩薩。”

那位豆蔻是怎麼做的妾?石桂想問,卻問不出口,點頭稱是,露出些笑意來,石菊一派天真“聽我的準沒錯,別苑還在這兒呢,又有田莊,兩邊總要送東西,你想回來可不容易?”

這麼說著倒是沒錯,宋家只要別苑田莊還在,總有人要回甜水鎮上來,她心裡松得口氣,就算走了也不能這麼消極,只當是去外地工作,還有回來的一天。

石桂還當見不著秋娘了,哪知道快到端陽的時候,秋娘竟跟石頭爹來了山上,門上人說來找石桂的,傳到了春燕那裡,別苑從上到下只知石桂叫桂花,可石菊卻有這麼一樁要拜姐妹的公案,立時就說是石桂,春燕怔一怔“把人帶到耳房去,讓她們母女好好見一見。”

石桂正漿洗衣裳,聽見爹孃來了,人都是懵的,石菊跑得腿,扯了她一推,笑盈盈的“趕緊的,什麼愣!”

石桂拋下木錘就往耳房去,秋娘一身青布衣裳,人比她走的時候沒胖多少,石頭爹還是那付老實模樣,兩個見著石桂,先從頭打量到腳,秋娘顫顫叫上一聲“桂花。”跟著便摟了她哭。

石桂大變模樣,不過才進府裡三個多月,吃得飽穿得暖,臉蛋兒圓潤起來,還長了個,身上是新做的春衫,頭也油亮起來,耳朵眼裡重又紮上銀丁香,雙丫髻戴了紅絨花,秋娘只當見著女兒黃瘦瑟縮,哪知道這樣精神白胖,心事放下一半,卻還止不住淚水,摩挲著她的頭頂,眼淚一顆顆落到她頸項間。

喜歡月待圓時請大家收藏月待圓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生如姜

黑瞳覓影

吃貨的奮鬥史

原創作家懃

快穿:炮灰她人美路子野

初十五

幸孕專寵:蕭先生,超給力!

柳絮非煙

絕色醫妃一睜眼,怒踹渣男成團寵

刺兒扎扎

一人之下,我為老天師的小師弟

雪中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