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故人,月待圓時,懷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頭到腳的遮住,不說身段,連眉眼都看不清,哪裡還能出挑,可葉文心怕冷是真,便是在揚州也是早早就燒起火盆來,一落雪珠子,就住進暖閣裡,燒著地龍,穿著薄衣單衫吃冰湃的果子。

等把毛鬥蓬尋出來,葉文心挑了最厚重的一件,往身上一試,面對著穿衣鏡都瞧不出臉來,再戴上暖耳觀音兜,眉毛都叫掩住了,作勢搓了手“再沒想著金陵城裡這樣冷,倒不如落雪了,這雪珠子一化溼意浸人的骨頭,怪道老太太要得風溼病呢。”

石桂忍了笑,瓊瑛這下再勸,可不要被葉文心挑理,凍得姑娘生病,她也得擔著干係,衣裳挑出來了,薰衣裳挑飾便是底下丫頭的事兒。

天兒一冷,羅漢床邊就擺在大熏籠,葉文心不愛薰香,那裡頭便擱著銀絲碳紅羅碳,在上邊烘被子,烘得暖融融的,蓋在身上也不涼,丫頭們圍著熏籠做活計,手一冷就往上頭靠著烤一烤。

上頭的厚竹罩好似竹榻,石桂一旬裡頭也輪著一日兩日值夜,她就睡在熏籠上頭,連湯婆子都不

必用,到天亮了,腳還是暖烘烘的。

馮嬤嬤那兒的衣裳還沒趕出來,挑出來一件蓮青色的大毛鬥蓬,裡頭是蜜合色的襖裙,葉文心看了便蹙了眉,取了宋老太太給的顏色,一套十三廂全戴在頭上,梳了個牡丹頭,石桂一見便忍了笑,別個是化腐朽為神奇,她這麼打扮,便是化神奇為腐朽了。

瓊瑛看著就皺了眉頭“這飾自然是好的,可卻不配這麼身衣裳,我看那頂珍珠冠兒就好,姑娘不如戴那個。”

葉文心臉兒一扭“叫著外頭趕製衣裳,偏偏做不出來,馮嬤嬤也太大意了些,再過幾日就要過年了,到底是長輩給的,不戴可不失了禮數。”

瓊瑛疊了手低了身子給葉文心賠笑臉兒“姑娘說得在理,可這一身配這麼些個金子嵌的寶石簪子,看著總不相襯。”

葉文心拆了頭取下寶石簪子來,火燒紅的寶石,一顆有珠子那麼大,嵌在金子打的鳳凰尾羽上頭,插在烏壓壓的頭上,可不光鮮奪人,底下就該配著元緞盤金的衣裳,真紅裙子才能配,偏偏是蓮青蜜合,怎麼看怎麼不相配。

石桂也不多口,來來回回燻了衣裳,瓊瑛還在苦勸“姑娘便是想戴金的,不是有一枝纏絲疊金包珠的花釵,要麼戴那一支罷。”

葉文心只是不肯,出頭丟臉她都不怕,傷了貴人的眼才好,馮嬤嬤那頭推諉,衣裳怎麼也不送了來,這回是去給人賀壽的,哪個不戴金穿紅,真聽了馮嬤嬤的,倒又與別人不同了。

哪知道她才說了這話,馮嬤嬤那頭就把衣裳送來了,確是紅的金的,可那紋樣卻是紅底羽紗面上頭繡了一枝白梅花,裙子也做得窄窄露出腰身來,一問方知,是專請了揚州師傅做的,穿上不僅

沒壓住顏色,反顯得越高標清俊了。

葉文心的法子沒能成,那件羽面紗的鬥蓬又輕又暖,裡子還是絨的,裹在身上遮風擋雪,比起大毛的還更好些。

連梳頭娘子都替她請了來,去圓妙觀的那一日清早就來了,攤開個綢布包,裡頭光是梳子就有十好幾把,還的抿子小梳圓鏡,葉文心原就生著一張瓜子臉,頭籠到腦後梳了兩個環兒,扣上小珠的流蘇排釵,間簪上兩三隻珠釵兒,比平日裡還顯得飄逸些。

正預備著出門,外頭落起雪珠子來,葉文心立時就要尋那暖耳,急得瓊瑛直勸“姑娘戴了兜帽再不會著風的。”

還是馮嬤嬤親自來了,一把扶了葉文心的胳膊“跟著長輩出門子,姑娘且不能由著性子來。”一路把她送到二門口,往她手裡塞了隻手爐子,扶上車下了簾子,這才算放心了。

雪珠子落在人身上又溼又冷,又不是幹雪,還能掃到街道兩邊,雨夾著雪打在人身上,再厚的襖子也溼了,主子們坐馬車,綢布外頭還有油布蓋著,跟著的丫頭撐了紙傘,那雪珠還不住往臉上撲,沒一會兒臉上就全顯了,頭上還沾沾了點點的白。

六出石桂不坐車兩個緊緊挨著跟在車後頭走,六出倒是頭一回出來看街景,揚州本就是繁華地,見著什麼倒也不稀奇,只風土人物不相同,這時節金陵人好吃羊肉,門樓食鋪瓦肆腳店,都燒得羊湯。

酒樓前掛著半隻白羊,底下就是澆滾的沸湯,聞著都覺得通身暖洋融融的,腳店簡陋些,立著一塊木牌子,上頭寫著羊湯麵十五文一碗,料下得足,羊骨燉得久了,湯色白膩,麵條分鍋煮了澆上羊湯,湯鮮麵筋道,坐著三王個大漢,跟前疊著一隻碗,吃完了又要一碗。

這卻是六出不曾見過的了,她張了頭看個不住,街上人擠擠挨挨的,坐著車也走不快,橋上還有賣吃食的,凍粉涼果灌腸蹭蹄凍,石桂出去過一回,知道不定主子吃的時候,她們也能吃得著,帶了錢出來,前邊車略停,立時摸了銅飯,買了兩隻鵝肉大包子。

油紙包著正好焐手,一個給了六出“姐姐暖暖手,這會去觀裡也不知甚時候吃得上飯,咱們先墊墊。”

既是給張老仙人賀壽的,那就趕早不趕晚,出來的時候天還有些陰,又正在下雪,早上吃得粥,這會兒肚裡又空起來,石桂正在長身子的時候,越不敢虧了嘴,原還想暖手用,沒一會和就吃盡了,走到半路又買了一份涼果子。

六出也沒想到圓妙觀離得這樣遠,從東城要到西城城郊,圓妙觀在先帝時便是個大觀,到了今上登基建得越加恢弘,山門牌樓八卦道場飛仙台點丹爐,收得百來個道士,比石桂見著的通仙觀,還更大些。

通仙觀是依借了山勢,到了圓妙觀地勢雖低,卻是前低後高層層遞進,才剛出城門,就看見遠遠山階之上點得燈,雨雪濛濛燈火好似星斗,點了個八卦燈出來。

石桂看著新奇,往圓妙觀的路也不難走,出了城都是土路,偏偏這一道上鋪了青磚石,想必是貴人常去,這才出錢修了路出來。

到得山門停車下轎,宋老太太這一回把甘氏也帶了出來,這跟出門交際又不相同,連著宋蔭堂宋敬堂也一道來了,葉文心下了車來,緊緊跟在葉氏身邊,紅鬥蓬蓋了半邊臉,宋敬堂卻依舊看住了,還是宋蔭堂上前去,他才這跟立到甘氏身邊。

甘氏那點心思是叫宋望海攛掇出來的,落後一想,這樣的姑娘也落不到她家來,難道還真要辦那私相授受的事來不成?不說她這呆頭兒子不成,葉氏宋老太太知道了,非得剝她一層皮不可。

把那心思歇了,宋望海問起來,她便哼哼哈哈的應付著,反問了丈夫“老太爺不是給了一個小莊頭,怎麼到這會兒了,交租子人還沒到?”

宋望海手上七七八八加起來有鋪子有田地還有一個大莊頭一個小莊頭,前頭那些個甘氏都捏在手裡,餘下一個小莊頭才剛到手,宋望海收著年息還不曾交給妻子,兩邊都來虛的,反倒相安無事起來。

石桂跟著葉文心往後去,雪珠“噼噼啪啪”的打落在油紙傘上,頭溼了一半,鞋面上全沾著水,連褲腳都溼了一圈,六出石桂兩個相互攙扶著走上石階。

這會兒天還早,宋老太太來的這麼早,就是為著怕貴人出門封了路,張老仙人的壽辰,太子都是要來送賀禮的。

“我聽說能吃著他一個壽桃,都能活到九十九呢。”道上全是人,門前還有許多人是求來壽桃吃的,張老仙人活了百來歲,城裡村上的有走了來有騎驢來,都是為著來求一個面捏的壽桃,添添一福壽的。

宋老太太一行人往三清殿後殿去了,這會兒人多,小道童看顧不過來,便吩咐了小丫頭去取水來,石桂錦荔兩個得了令,一路走一路問人,她們倆個年紀最小,便是見著什麼人,也不打緊。

石桂去過道觀,地方都差不多,鐘樓鼓樓占星臺,後頭才是廚房,她跟錦荔兩個也沒話可說,錦荔當著人笑,無人處卻不願意跟石桂說話,兩個撐了傘,光聽見她報怨,一時說褲角都溼了,一時說走這許多路,腳都酸了。

她因著要出門一身都是新的,衣裳溼了不說,褲子上還沾了黃泥,怎麼不心疼,走了一半,乾脆坐到欄杆上,掏出帕子來擦褲角,前頭還等著要水,石桂略站了站“這會兒擦了也無用,等黃泥幹了剝掉就是。”

錦荔那褲腿兒上繡了蝴蝶,黃泥幹了可不得剝掉一層,瞪了石桂一眼,再不理睬她,石桂眼看著廚房就要到了,乾脆道“你坐在這兒,我去拎水。”

快步往廚房去,前面積水過不去,踩著水塘,鞋子全溼了,簷上雪珠跟簾幕似的垂下來,她閃身往裡,還是叫澆得身上半溼,見裡頭只有一個小道士在看爐火,趕緊問道“三清殿後要用水,可能給我一壺?”

一屋子的紅薯香,爐灶裡頭正在燜紅薯,那小道士手上拿了個燜紅薯,腳上鞋子還沒穿好,嘴上還在呼氣,咂吧著嘴兒吃得正香,一回頭石桂就瞪大眼兒,問他“你怎麼也往金陵來了?”

喜歡月待圓時請大家收藏月待圓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後,她帶著全家造反了

安漁漁

穿到古代做王妃,她步步為贏

鑫思睿捷

誰說小貓咪就不用努力

玖顏

偏執翟總的重生小嬌妻

若若吖

夢寒天路

晨蟄

惡毒女配重生成米蟲

佛子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