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 來人,月待圓時,懷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夜裡一聲雷聲隆隆,夏天雖多雨,今歲的雨也下的太多了些,一場急雨澆下來,風吹落了撐窗子的杆子,一聲輕響落在地上,靜夜裡聽著倒比遠在天這的雷聲還更刺耳。

石菊淡竹兩個睡得熟,狸奴輕悄悄跳上石桂的床,一爪子把石桂給拍醒了。這隻貓兒膽小的很,一有動靜它倒先醒了。

石桂睡得迷迷濛濛的,用力睜睜眼兒,耳邊全是雨聲,好半天才掙扎著撐起眼皮,風夾著雨絲吹進來,屋裡剎時一陣涼意。

狸奴一聲聲喵嗚卡在喉嚨裡,拿毛茸茸的腦袋去頂石桂,石桂翻個身不欲理會它,它反要往石桂胸口鑽,石桂無法,藉著閃電一看,果然是木杆子落到它的窩裡了,它沒地兒呆了,這才把石桂吵醒。

掙扎著撐坐起來,趿著鞋子下床去摸那滾落的撐杆,雨幕裡透著一絲光,石桂捱到窗邊去,正巧瞧見葉氏屋裡的窗子被一隻手推開了。

半夜裡這動靜看著有些瘮人,石桂叫冷風激得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搓搓胳膊才要把窗帶上,就見那隻手託了什麼東西,外頭一道閃電照得院中好似白晝。

石桂定晴一看,才瞧見屋門口點著兩盞十八座的琉琉蓮花燈,打在上地上可不光色流霞,那視窗還伸出的手上,就託著這麼一隻碗形的蓮花燈,燈裡的火苗被風吹得時明時暗,卻到底沒有熄滅。

石桂迷迷糊糊看著了,卻沒往心裡去,關上窗戶把狸奴趕下床,又縮回床上去,把薄被子卷在肚皮上,闔眼睡了過去。

第二日依舊熱得人心焦,好似夜裡不曾下過一場雨似的,淡竹一早就醒了,看見窗戶關著,倒奇一聲“哪個把窗關了,這樣熱的天兒。”

“夜裡下那樣大的雨,又是颳風又是閃電的,偏你睡得豬玀似的,倒好意思問窗怎麼關了。”石桂撐坐起來,揉揉眼兒,淡竹已經開了窗,張頭往窗戶外頭一看,哪裡還有半絲水氣,樹枝葉子上頭俱都是乾的,衝著石桂嘖一聲“哪兒下過雨,你看看外頭多熱,這還是大清早呢。”

她說著又往床上躺下去,石菊一把推了她起來“怎麼沒下雨,我都聽見了,狸奴還叫了一聲,昨兒夜裡不是我給你蓋毯子,你早就鬧肚子了。”

石桂這才知道石菊也醒著,坐起來拿柳枝兒沾了青鹽刷牙,含口水吐出來,拆了頭梳起雙環來“也就是你呢,打雷都不醒。”

淡竹這才信是真個下過雨了,半點兒沒陰涼不說,反而更熱了,她頭厚,恨不得一把都揪住了頂天梳起來,拿篦子篦過,懶洋洋起來去取冷粥,回來的時候已經出了一腦門的汗,咋著舌頭道“你們猜我瞧見誰了?”

石菊把粥盛出來,倒些熱水拌一拌,全吃冷的她肚腸受不住,隨口問一聲“見著誰了?”淡竹咋咋乎乎“我看見堂少爺了,他在亭子裡頭讀書呢,我看那亭子也別叫藤花亭了,乾脆就叫讀書亭。”

這個天兒就是清早也不涼快,掃院的提水的都起的早,早早把差事辦了,日頭出來正好躲著,只有宋勉一個,白日也在那涼亭子裡讀書,讀得滿身大汗,卻絕不解衣脫冠,汗溼重衣,都絞得出水來了,也還闆闆正正的踱著步子讀書。

他大冬天落雪還在亭裡讀書,宋家上下都已經習慣了,也為著他有這份韌勁,宋老太爺越看重他,宋敬堂回去備考,宋老太爺便把宋勉帶在身邊,帶他見人接物品評文章。

石桂偶爾也能在老太太的屋裡見著他,兩個目光碰一碰,就又轉回去,算是打了招呼,只知道他冬天在亭裡讀書,倒不知他夏日裡還在讀書。

淡竹嗞嗞牙“你是沒瞧見呢,後背都溼了。”好好一個書生,比那碼頭上幹苦力的還不如,那些個還穿短打呢,偏他身上還是長衫,淡竹怎麼也想不明白,連連搖頭“說他讀書讀得傻了呢。”

外頭熱浪滾滾而來,隔著簾子都覺著熱,他偏偏往亭裡頭讀書,也不知道找個蔭涼的地兒,淡竹搖搖頭“這個堂少爺,也不知是腦子太好了,還是腦子根本就不好使呢。”

石菊笑一聲“咱們屋裡不是也有一個,你倒忘了?”屋裡這個說的就是石桂了,葉文心給她留下的紙早就已經寫完了,正面用一回反面再用一回,滿滿當當全抄了書,錦荔在窗下過,看著她鋪了一床都是紙,還嘟囔一聲墨臭味重。

石桂不理會她,可此時紙貴,她寫是這許多,已經滿的無處可寫了,要再想練字,只得往外頭買去,可哪家子的丫頭還買紙。

連著三四天沒寫了,墨條還有一半,石桂手癢得很,聽見石菊這麼說,主意打到那蓮花燈上去了“還是你聰明,我怎麼先時沒想到?”

蓮花燈雖是蠟紙也是紙,著墨更難,寫起來不容易,卻是送上門的紙,在上頭抄旁的不成,總還有抄兩句地藏經,石桂趕緊梳了頭趕緊磨墨,手上握筆桿子,把還沒折成花燈的蠟紙鋪平了折角,在花瓣花心當中寫下地藏經。

因著抄經,手便下得慢,一個字錯了,整張紙都不能要了,這些日子除了拆紙燈也沒旁的事好做,中元節宋家要放的河燈且不止三百盞,丫頭們得了閒手上都不停,管事婆子還得點哪個折得多些,交上去還有個賞錢好領。

七月裡不能吃葷,要是再不給些甜點,底下也受不住。折出來的河燈掛在廊下,紅的綠的黃的,整個迴廊都掛滿了,石菊把石桂寫好的折成燈,掛在她們門外,春燕眼兒一掃,瞧見上頭寫著字,問一聲知道是地藏經,知道是石桂寫的,衝她點點頭“你有心了。”

上元花燈中元水燈,院裡池邊也要放河燈,只放出去的河燈流不到外頭,只是作耍,給小丫頭子們玩鬧,這些個燈是正經要放到河裡去的。

石桂寫的石菊疊的,兩個都得著了賞,石桂經得夜裡點燈的事兒,知道葉氏是當真看重這些燈的,只來不及寫了,到傍晚把疊的這些全往管事婆子那兒送去,石桂那兩盞,讓春燕收了去。

夜裡放燈是管事婆子帶著小廝往河邊去放,院裡的丫頭只能幹看著人出門,都往小池水閣邊去,上頭浮著滿滿的燈,拿竹杆兒攪動池水,那些個燈就飄來飄去,每盞都轉起圈來,但上頭的燭火又不熄來,這才算是好功夫。

池邊嬉笑不住,兩個院裡卻是靜悄悄的沒動靜,老太太那兒早點起酥油燈來,靜中觀也做起了法事,葉氏更是一夜未閤眼,連餘容澤芝也疊了許多燈送來,趁著中元節一道放出去。

宋蔭堂早兩日就去了棲霞寺,在菩薩跟前替這位伯父唸經,他雖從沒見過這位伯父,但卻同他神交許久,他起蒙時不光讀四書五經,還有這位伯父的文章。

年年這時節老太太心緒都不好,宋蔭堂打小時候起就知道,若這時候他能多念兩卷經,老太太跟葉氏兩個嘴上雖都不說,心裡卻是高興的。

除了往寺裡頭燒經,中元是大節,除了民間搭棚演目連求母、城隍出巡之外,還紮了七八十尺的法船,放到河邊,點上火推出去,一路把那些坐船的孤鬼送到地藏王菩薩那兒去。

連宮裡也要大辦的,太液池裡行了船,內監手執荷葉,荷葉當中點著蠟燭,放千百盞琉璃蓮花燈,隨水而下,內監裡還有等燈滅了偷偷打撈出來的,這東西是內造的,出手也值得幾兩銀子。

七月裡是宋家的齋月,偏偏又趕上紀大人外任,葉氏人不能去,只送了禮去,紀大人雖是外放,卻是升任了,廣東布政使右參議,派到南邊最富庶的地方去了。

這個職位聖人替他升了又升,雖是平調,比在京裡任員外郎要賺得多,宋老太爺卻越皺了眉,又因苦夏告了幾回假,廣東多少年都是顏家那一位經營的,派了紀大人去,可是要翁婿相爭了。

宋老太爺越不應葉益清的回信,便看著葉氏的情面,也不能把一家子都搭進去,這會兒還是動海運,等動起鹽運來時,葉家怎麼也是保不住的。

已經叫葉家拿捏了一回,錯雖是兒子犯的,可補了這許多年的漏,泥足深陷,此時自家身上還有那麼一攤子甩不乾淨的事兒,可不能再沾葉家這趟混水。

紀舜英離京的時候,聖人特意遣人送了一碗冰羹去,讓他解解暑氣,太子親自去送,這碗湯卻沒過太子的手,以是叫內監送去的,宋家門前又連著許多日子不清淨。

轉眼將要進八月,院裡頭池子裡的紅蓮花開得連成一片,蟬聲都黯了,人也是懨懨的,白日裡院裡頭少見人,八月十五是石桂的生日,因著日子好記,倒有許多人知道,鄭婆子早早就來了鴛鴦館,說要接了石桂回家,給她下一碗長壽麵。

春燕許了她半日假,石桂收拾了些東西,正要回鄭家小院,淡竹急忙忙進來,一把拉扯了她“你家鄉來人了!”

石桂盼了這麼久,早已經不抱希望了,冷不丁聽見這個,怔怔回不過神來,淡竹推她一把“趕緊啊!”她這才回過神來,轉身就往院門外跑去。

喜歡月待圓時請大家收藏月待圓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寵壞!十二個瘋批哥哥夜夜敲門

小南瓜瓜

渣影后重生指南+番外

唐殊墨

修仙攻略:不裝了,男主他是我爐鼎!

五月晨夏

八零嬌妻有空間

青橙芷

山村莊園主

若忘書

從鬥破開始風吹萬界

玩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