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 正軌,月待圓時,懷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不是主家有喪事,石桂差點兒一路笑著回屋去,走到鴛鴦館門邊,懸著的白紙燈籠讓讓她一下子醒過神來,對著那貼了白聯的門收起了笑意,垂著頭快步回房去,生怕被人看見。

等進了屋子,緊緊闔上門窗,一轉身摟住淡竹轉了個圈兒,石菊還坐在就要上,淡竹卻按捺不住,才要上前問她,就被石桂一把摟住了,原地轉了個圈,又張開手臂抱住了她。

這下屋裡兩個也跟著笑起來,這便是一家子平安無事了,淡竹啐了她一口“原來跟條死魚似的,這會兒倒活蹦亂跳了。”

石桂這不在意,隨她去說,裙子打了個旋兒,伸手抱起狸奴來,狸奴瞪圓了眼睛喵嗚一聲,軟綿綿的身子拖成一長條,前爪搭在石桂的手腕子上,後腿翹起來,在斗室之間跟著石桂轉了一又轉。

石桂一把抱了狸奴往床上倒下去,狸奴爪子一沾著床立時跳開去,衝著石桂喵喵叫個不住,腦袋暈暈的,想往床架子上跳,踩空了一下滾倒在枕頭邊。

淡竹看她高興也跟著笑起來,還怕笑得大聲叫人聽了去,咬著袖子直吸氣,指著躺倒在床的石桂對石菊說“你看看,這可不是瘋了。”

石桂心裡的歡喜無處對人說,狠狠喘上兩口氣,這才坐起來,綁得好好的頭都轉鬆了,往後攏一攏“我娘帶著弟弟趕廟會去了,躲過了大水。”

一面說一面眼睛亮,眼睛也彎了,嘴巴也翹了,臉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淡竹看她這樣,怪道要關門窗,叫人看見她歡喜得這個模樣,別個不說嘴,錦荔也得嚼舌頭。

石桂手腳都沒地方放,這下子也不念佛了,攥著明月給的符,那會兒恨不得求遍神佛,這張符既是宋老仙人寫的,便被石桂當作救命稻草,拿小荷包裝著,天天拿著它求一回,這會兒還掛在床上,狸奴伸了爪子去抓,還被石桂教訓了一頓。

石菊看她跑得一身大汗,倒了茶給她遞過去,石桂接過去就要往嘴裡送,也不知道吹一吹,淡竹“哎喲”一聲,把杯子搶了過來“你這舌頭還要不要了,才剛滾開的水。”

兩個人說的她一句也沒聽能進去,秋娘能帶著喜子去趕廟會,那便是家裡的日子頗得過了,她小時候也去趕過廟會,石頭爹把她頂在肩上,坐得高高的去看塗脂抹粉穿紅掛綠的伶人戲子唱戲踩高蹺。

石桂不疑有它,宋勉連白大娘都說出來了,必是一道去的,她把抄寫的那些心經取出來,又念上一回,淡竹石菊都替她高興“若不在守孝,必要你請東道的,這下子你乾孃可沒指望了。”

鄭婆子甫一知道石桂家鄉又遭災,還替她嘆上一回,這樣的大水,在別苑倒是能躲過去的,山下的可怎麼辦,嘆過一回,跟著又想到,石桂是一心回家的,家都沒了,她往後也能老老實實呆在宋家了。

到底鬆一口氣,對著石桂越殷勤起來,她家裡才受了難,便得越顯出乾親的好來,又說要接了她回去住,又給她送吃食來,對著人便嘆,說她可憐見的,往後就只有這一門親了。

這話是不錯,可這番作態,淡竹哪裡看得過眼去,她跟石菊兩個攔了,鄭婆子也不會真的到葉氏跟前去求,作了個樣子,又是粥又是湯的送進來,繁杏哧得一聲,外頭卻當了真,說鄭婆子實是拿這個乾女兒當親女兒看待的。

淡竹聽了就恨不得碎到人臉上去,跺了腳罵上兩句“她真個當作親生女,怎麼不去看看葡萄,那一個難道家裡沒遭災了?”

葡萄跟著鄭婆子時日還更長些,不過就是來趁熱灶,石菊卻捂了淡竹的嘴兒“憑得她說罷,若是……往後還真得賴了她呢。”

淡竹這才忍了氣,既然石桂家裡無事,那往後也不必全依仗了鄭婆子,她頭一個就替石桂長吁一口氣“這會子可好了,你那個乾孃也不能隨意拿捏你了。”

全人骨肉之情,那是老太太太太常放在嘴邊的,鄭婆子螞蟻撼不動大樹,她再想留下石桂刮她身上的油水,只要石家還有人有來贖她,就不能放肆不顧。

這事兒不好說破,總不能說是託了堂少爺去找的,石桂歡喜過了,還是石菊替她想著了“這事兒咱們還得悶了,別叫人扯出些旁的來。”

石桂十一歲了,半大不大的時候最是要緊,被人扯上什麼扣了帽子,往後再難出脫,石桂謝過她“還是你周到。”

石菊抿了嘴兒笑一回,吹了燈蓋上薄被子,三個談笑幾句,到底不敢高聲,石桂蓋上被子,心中安樂,枕頭邊還睡著狸奴,挨著狸奴毛茸茸的腦袋,沒一會兒就熟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春燕才剛醒來,掀起簾子往窗外頭一看,就見石桂在院子裡頭煮茶,石桂只歇了兩日,跟著就一直當差,春燕替葉氏守夜,每日清晨即醒,推開窗扉就能看見她,雖也在當差,可一舉一動死氣沉沉,此時看她腳步輕快,嘴角含笑,知道是有了好訊息,也替她高興起來。

這份高興,除了替石桂,還有替葉氏,只不能明白說出口來,有這麼一個還不如沒有更好些,往後他再也不能伸手要錢了。

帳子裡頭一翻身,春燕趕緊放下簾子,披了夾衣走到帳前,託了個漆盤,一杯清水一杯蜜水送上前,葉氏漱過口,飲了半杯蜜水,等她起來坐到妝鏡前戴上孝髻,石桂託了小茶托,進來給葉氏送茶。

葉氏飲了茶,梳了頭換上衣裳,知道老太太不喜歡看,身上穿了三天重孝,就把衣裳換過,連著甘氏也是一樣,鬢邊白花都只戴了三天,跟著就換下衣裳,穿了青灰淺白,頭上簪著銀簪,腕間套了銀鐲,天天帶著女兒往永善堂裡請安。

正房的簾子一動,廊下的小丫頭子都立起來送葉氏出門邊,葉氏搭著春燕的胳膊,邁門坎的時候看見了石桂,掃了她一眼“今兒早上茶煮得好,賞她。”

春燕不知所以,應得一聲,葉氏卻不再說,春燕不多口,繁杏卻吱吱喳喳全都說了,石桂的爹隔了千山萬水還來看她,遭了大難,也不知還有沒有相見的一天。

錦荔鼻子都快氣歪了,繁杏作主賞,拿了一個金錁子出來,隨手給了她,淡竹比自家得著賞還更得意,挑著眉毛掃過錦荔,拉了石桂回屋。

葉氏才到永善堂,就見甘氏帶著女兒等在廊下,兩個早早就到了,正等老太太唸完經,甘氏見著葉氏,素白了一張臉,兩人之間沒了宋望海,甘氏待葉氏倒能作尋常看待,衝她點點頭,低聲叫了一聲嫂子。

宋之湄也是一樣,哥哥還在甜水鎮上,有甚事還得看宋老太爺宋老太太,心知道自己這輩子進宮無望了,萬般收思收拾了去,對著葉氏行禮問安,沒一會兒餘容澤芝也來了,只宋蔭堂來的最遲“我去接母親,不意竟走茬了。”

葉氏笑一笑,門堂一開,排成兩列進去,老太太一口香茗含在嘴裡,慢慢嚥了,才抬眼去看這一地穿了孝的,眼兒從葉氏身上滑過去,又落到宋蔭堂的身上,對孫子點點頭,家裡原是想等宋望海回來就把宋蔭堂過繼到兒子名下的。

到時候宋敬堂也已經有了功名,兩房擺平,縱有些閒話,那邊兩個塞滿了口,這頭甘氏只有高興的,便是宋望海不肯,甘氏也得想法子叫他點頭,只要把宋蔭堂出繼,那頭的東西就名正言順全是宋敬堂的,還有什麼不肯,卻沒想這事提都沒來得及提,宋望海偏偏這時節死了。

老太太一向疑心是她跟老太爺的八字太重,這才剋死了兒子,不住做著善事,就是想壓一壓去一去煞氣,沒成想宋望海還是死了,他人沒了,家裡的樁樁難事,竟都有了解。老太太這些日子,多念一卷經,一半是替著宋望海,一半是替自家。

眼兒掃到宋之湄身上,雖叫耽誤了,總比進宮要強,餘容已經有了親事,守孝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沈家得了信還送上了喪儀。

澤芝過得三年年紀正好,只有一個宋之湄,緩上三年,說不準太子就轉了性子,想著太子又搖一搖頭,與其這麼折騰,不如好好生個嫡子出來,往聖人膝上一送,皇后本就已經偏著太子,眼簾前的孫子,哪有不寵愛的道理。

老太太斂一斂心神,對著甘氏自然要勸慰一番的,衝她點點頭“敬堂在鄉里很是辦了些事,族長送了信來,說他與人有活命的恩德,鄉里表彰一回,再報上去,等他守孝過了,就替推舉他作孝廉。”

甘氏怔得一怔,再沒想到還有這麼樁好事“當真?”

宋老太太笑一笑“自然是真的,你拿了去看,既辦了好事,咱們家總有法子抬一抬他,你也別過於哀傷了。”

宋之湄接過信來,掃過一回,上頭確是寫著替哥哥舉孝廉的,甘氏意外之喜,本來沒了宋望海,兒子又得守上三年孝,雖收羅出許多田地店鋪,到底不如功名牢靠。

老太太吩咐了幾句,家裡本已經處處吃素了,也就添了西院一個地方,既要舉孝廉,宋敬堂便得留在甜水,就在鄉間結廬,替宋望海守孝。

甘氏如何不肯,她不獨肯,還當著老太太跪下相求“我也願意回鄉照顧公公婆婆。”老太太鬆得一口氣,再看宋之湄,她已經明白自己再沒指望進宮了,太子怎麼會肯等她三年呢,何況三年之後,她都已經十七歲了,換作哪裡都是老女,連選秀都已經過了年紀。

宋之湄黯然不語,甘氏一意苦求,老太太長嘆一聲“這樣也好,你們回去,總能寬慰弟弟弟媳,家裡的田地店鋪也需打理。”

甘氏再沒成想老太太願意把田莊交給她,抖著嘴唇說不出話來,餘下的那點子傷心也叫磨了個乾淨,拉了女兒說這就回去收拾東西,往後帶著女兒兒子一處,一家子就再也不必分開了,遲了這麼多年,總算又過上了安穩日子了。

喜歡月待圓時請大家收藏月待圓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后今天繼承皇位了嗎

安之遙

誰打翻了我家的醋罈子

困困鴨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有錢過年

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閒生活

火紅年代

十八歲當上劍仙正常嗎

請賜我體重

(銀魂同人)你一直都是別人的戀人

袁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