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一 迷宮悟 第六章 迷宮悟道,破碎虛空,黃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鷹父母只得他一子,少有奇氣,不好與兒童群,每獨入深山,數日始回。十六歲已遍讀五經四史,沉默寡言。舅父厲靈一日雲遊到家姊居處,見傳鷹先是大驚,繼而大喜,也不理傳鷹父母的高興或不高興,在傳鷹家中住下來,老少兩人終日遊山玩水。厲靈將胸中易學理數、地理天文、仙道秘法,一股腦兒盡傳給這外甥。傳鷹一學便曉,一懂便精,到二十一歲已能另出樞機,自成一格,厲靈長嘆三聲,大笑下飄然而去。傳鷹則獨自遠遊,十多年來遍歷天下名山大川,以至乎西北苦寒之地,尋求天道之極致。年前心念一動往訪厲靈,在厲靈要求下,來赴韓公度驚雁宮之約,致有目下奇遇。

傳鷹一向以來,對道家奉為無上聖旨的“物極必反。道窮則變”一知半解,雖能明白字面的意思,但卻從來沒有方法在實際上加以應用。在目下的處境,加上戰神圖錄的啟示,他忽然領悟到當肉身至疲至倦時,唯一的方法,就是由有身變無身,而達至這境界的法門,就是把“心”這堵定內外的圍牆拿走,讓人這“太極”重歸於宇宙的“太極”,既無人身,何來困境?

要把心拿開,先要守心,當守至心的盡極,物窮則變,始能進軍無心的境界。

傳鷹剎那間拋開一切凡念,將精神貫注靈臺之間,任得魔龍遁地飛天,總之不存一念,不作一想。

混混沌沌,無外無內,無人無我,沒有空間,沒有時間。

盡去諸般相。

靈神不斷提升,眾念化作一念,一念化作無念,虛虛靈靈,空而不空。肉身的苦痛雖然還存在,但似乎與他沒有半點關係。這亦是魔教中苦行的法門,修功者自殘體肢,直至意志完全駕馭肉體之上,以精神戰勝物質。不過傳鷹受戰神圖錄的啟發,純以守心的功夫達至無心的境際,精神超越肉體的苦痛,又不知比之高上了多少籌。

時間似若停頓,沒有前一剎那,也沒有後一剎那,對傳鷹來說,再沒有逝者如斯,不分晝夜的時間流動。

也不知魔龍竄遊了多久,傳鷹整個靈神化作無數上升的小點,向上不斷提騰,凝聚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和空間處。他睜開心靈的慧眼,看到一個奇異美妙的景象。

他發現停在地穴的半空上,湖面上一陣陣水花沖天灑噴,有人雙手緊抓龍角,伏在魔龍身上,竄躍半空,人獸橫越水面上七八丈的空間,再投入水內。

傳鷹醒悟到騎在龍背的人是自己的時候,大吃一驚,眾念紛至,一聲呻吟。整個靈神又給扯回騎在龍背的肉身內,千般痛楚。由全身的經脈湧往心頭,幾乎跌離龍背。

傳鷹急守禪心,立時又重新進入靈肉分離的精神狀態。

過了不知多久,魔龍忽地停止了一切動作。

傳鷹緩緩回過神來,張開雙目。

魔龍正伏在戰神殿的大門前,像是專誠把他載來此地的座駕。口中發出嘶嘶哀鳴,龍首低垂,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傳鷹心想難道魔龍承認輸了此一役,甘心投降?又或只是牠的詭計?這時他開始感到渾身痠麻,暗忖假設離開龍體,受到牠攻擊時,不要說抗拒,恐怕連提起雙手也有困難,一時猶豫起來。

正沉吟時,一股低沉溫和的嘯聲,如泣如訴,從魔龍口內發出,聲音抑揚頓挫,悅耳非常。

傳鷹心中一動,豪情大發,心想我就賭他一鋪,由龍背翻下地去,應該說是滾下龍背才妥當一點,一翻到地,他便大字般攤直,動也不能動。面上冰冰涼涼,原來魔龍吐出長長分叉的血紅龍舌來舔他的面,狀極親熱。

傳鷹全身舒暢,心靈靜如深海,便那樣睡了起來。

在戰神殿的大前門,甜甜地深入夢鄉。

※※※

八師巴卓立地面上驚雁宮的入口處,俯視千里崗下的留馬平原。

朝日東昇,大地充滿生機。

八師巴雙目閉上,手中緊握傳鷹的小刀,刀鋒按貼眉心印堂處,運聚奇功,默察對手的心靈。

他雖然連傳鷹姓甚名誰、出身來歷一概不知,但他對傳鷹靈神的瞭解,可能還遠超傳鷹的父母。他不單感觸到傳鷹目下的元神,甚至感觸到傳鷹元神中前生千百世的記憶烙印。

他和傳鷹並非初遇。千百年來,他們早糾纏一起,到了這一世,應該是個分解的時刻了。

※※※

傳鷹坐在戰神殿的梯階上。

湖面上魔龍翻騰飛舞,同他展示牠的活力和歡欣,不時潛入湖底,採摘湖內植物的果實,銜來獻上予傳鷹。果實鮮美清甜,齒頰留香。

傳鷹來者不拒,一邊大嚼魔龍銜來的鮮果,一邊思索戰神殿內一幅一幅的圖錄。這時他正苦思第十三幅。圖中畫了一個人蜷伏而眠,眼耳口鼻完全緊閉,胸中又畫了個人,也是蜷伏而睡,眼耳口鼻亦是緊閉,姿態相同。圖錄上方只寫著:“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傳鷹這時心中所想的,卻不是這幅圖該作何解釋,而是這句話正是道家修仙整個哲學所在。道書常言人出生時,透過聯絡母親的臍帶,隨母體一呼一吸,爭取養分,生出後臍帶剪斷,始由先天內息呼吸,進入後天口鼻的呼吸。所以修仙第一要訣,首要重歸先天的呼吸,但母體已不存在,唯有發動體內自身的先天呼吸,以脊椎直上頭上泥丸的督脈,再經印堂下胸前至肚臍之任脈呼吸,所謂打通任督生死玄關,給下能吸天地之氣的仙胎。

這種神仙之術,自古相傳,是否來自這戰神圖錄,殿內肉體化為精鋼的廣成子,是中國道家醫學寶典《黃帝內經》中教中國的始祖黃帝養身成仙之道的至聖先師。廣成子定在古時某一時間來到這戰神殿中,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奧秘,重返地面後,把這知識經黃帝傳與世人,後再潛返此處,進入破碎金鋼的超凡境界。他不禁想起北勝天遺書所言:“惜本人慧根未結,未能如廣成子宗師般,得破至道,超脫凡俗。”

“得破至道,超脫凡俗”,傳鷹心內沉吟不已。

他十七歲時,在一個明月照夜的晚上,登上家居附近一座高山之巔,苦思人生成敗得失、生老病死,悟到生命的無常、人的侷限。自那刻開始,他便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勘破宇宙的奧秘。可惜十數年來,武功雖上窮天道,但禪修卻止於明心見性的境地,難以逾越肉身的侷限。眼耳口鼻身,雖比常人靈銳百倍,以之爭雄鬥勝,綽有裕如,但說到打破天人的限隔,卻像痴人說夢,夏蟲語冰,今天忽有此遇,廣成子正是一個實在的例子,不禁重新燃起對追求天道的雄心壯志。

右側遠方驀地傳來水流響動的聲音,把傳鷹從深思中驚醒過來。

湖水開始迅速退卻,本浸在水中的大石龜,露出了栩栩如生的上半身。

傳鷹心中一動,發出尖嘯,水中邀遊的魔龍,立時從湖水中爬了出來,攀上石階。傳鷹躍上龍背,拍了拍龍頭,通靈的魔龍立時會意,載他傲然向水響傳來處游去。

愈近水響的地方,水流愈急,有如一條急瀑,直向地底衝去。連魔龍也不敢遊近。

傳鷹歡嘯一聲,充滿暢美之情。

他終於發現了北勝天所指示唯一逃生路徑——巽方的去水道。

魔龍仿似感到他離去的意念,不斷髮出悲鳴,露出依依不捨的情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垂釣養殖系統

淮陰小侯爺

一閃一閃亮晶晶

江國香織

腹黑和腹黑的終極對決

羲和清零

我只是個小農民

閒散漢

霸總老公帶崽從書裡穿出來了

魚樂我知

無限列車

條紋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