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三十七 第四章 愛犬之人,大唐雙龍傳,黃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宇文士及的降唐,該是取得宇文傷、宇文化及暗中同意的。

寇仲沉吟道:“請恕小弟交淺言深,張兄令次到武陽來,是否有特別的任務?”

張金樹愛憐地瞧著迷醉在他的輕撫下的狗兒,淡淡道:“小弟是奉燕王之命,到來看看唐軍的形勢。”

寇仲聽得差點抓頭,皆因弄不清楚他這話的含意,可是因事情牽涉到高開道的策略,只好按捺下好奇心,不再追問。

徐子陵想起一事,順口問道:“塞外的形勢如何?聽說頡利和突利大興干戈,張兄該比任何人都清楚。”

張金樹道:“雙方確打了幾場硬仗,突利還佔點上風,但主動卻在頡利手上,因為突利實力上始終差頡利一大截,無力擴大戰果。照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頡利會請出畢玄擺平此事,平息內鬨分裂。唉!我們剛夾在中間,深切體會到甚麼是叫左右做人難。”

寇仲皺眉道:“燕玉難道不曉得突厥人對我們有虎狼之心?”

張金樹嘆道:“曉得又如何?邊塞四支部隊,不論是劉武周、郭子和、梁師都又或我們燕軍,首要是求存。若開罪突厥人,被他們大舉來犯,突厥精騎的鐵蹄踐踏下,城市會變成廢墟,農村將化成荒地,誰敢冒這個險。”

寇仲道:“突厥軍這麼厲害?”

張金樹道:“突厥人在馬背上長大,他們的驍勇善戰是與生俱來的,又遠比我們漢人團結,作戰時的聯手配合如有神助,來去如風,一千人的兵力足可抵我們漢軍萬人之眾,若非北疆有高山長城阻擋,中原恐無半寸安樂計程車地。”

徐子陵道:“剛才張兄說若頡利收伏不了突利,會請出畢玄說服突利雙方和好,張兄認為突利肯否接受?”

張金樹道:“怎會突利不接受?東突厥東有高句麗和契丹,西有薛延陀和回紇,近年都是聲勢大盛,假如頡利和突利苦戰不休,首先遭殃的將是力量比頡利薄弱的突利,迫於形勢下,突利只有見好就收一途。”

寇仲乘機問道:“今趟宋金剛偕突厥人進侵太原,張兄對勝負有何看法?”

張金樹斷然道:“如正面交鋒,即使李世民也要吃敗仗。”

徐子陵和寇仲聽得臉臉相覷。

張金樹微笑道:“兩位勿要怪小弟說得武斷,這確是由衷之言。不過戰爭千變萬化,並非一兩場交戰可決定最終的戰果。宋李之戰將是對李世民最大的考驗,希望他可以過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聽得啞口無言,更不明白張金樹內心的想法,照道理他不該希望李世民獲勝的,怛聽他口氣又似非如此。

張金樹壓低聲音道:“不知是否國大家都是愛護狗兒的人,所以小弟對兩位有一見如故的感覺,這才不怕坦言直告,北疆諸雄中,除梁師都外,被突厥利用者誰非懾於其淫威,更曉得若突厥大軍真的南下,中土將是生靈塗炭,大禍臨頭,沒有人能倖免。小弟今趟奉命來作旁觀者,正是要對唐軍的實力作出判斷。”

寇仲心中一檁,暗估到高開道有降唐之意,關鍵在於李世民能否擊退突厥人借劉武周和宋金剛的間接入侵。

高開道這種心態代表部份勢力較次的割據群雄的心態,就是在大唐軍兵臨城下,趁有資格講條件前先一步投誠。

徐子陵奇道:“為何只有梁師都希望突厥入侵,劉武周和宋金剛竟不被算在內?”

張金樹道:“在北疆緒豪中,以梁師都與突厥人關係最密切,兼且梁師都有突厥人血統,他早把自己視為突厥人而非漢人。”

頓了頓續這:“至於劉宋兩人,若有選擇,會侍唐軍攻打洛陽時才發動攻擊,好助收漁人之利。”

寇仲和徐子陵想不到表面簡單的事,內裡原來如此複雜。頡利困知悉楊文幹密謀叛亂的事,故不理劉宋兩人意願策動他們南犯太原,豈知楊文幹給李世民輕鬆得像吹一口氣般蕩平了,李閥沒損半根毫毛,反令李世民聲勢擴大,壓下太子妃嬪黨的兇焰。

頡利本打算親率大軍人侵,卻給突利牽制著動彈不得,只好由爪牙出手。

張金樹嘆一口氣道:“與突厥人為鄰的日子絕不好過,頡利苛索無道。今天絲綢絹帛,明天錢財美女,誰應付得了?”

徐子陵沉聲道:“一天不能清剿突厥人,我們休想有安樂的日子過。”

寇仲問道:“張兄的燕國鄰近高麗,對他們的事該較清楚,不知‘奕劍大師’傅採林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張金樹皺眉道:“傅採林在高麗人心中已是神而非人,充滿神秘的色彩,據小弟零零碎碎得來的資料,他是個愛追求完美的人,到晚年才收下三位女弟子,都是貌美如花,以幼徒傅君嬙最出色,亦最得他寵愛。”

兩人聽得你眼望我眼,想不到除娘與傅君瑜外,尚有位小師妹。

寇仲道:“有個叫金正宗的人,武功高強,張兄有否耳聞?”

張金樹道:“金正宗是高麗王的御前首席武教習,專責訓練御軍,聽少帥的口氣,似和他交過手,對嗎?”

寇仲點頭道:“確和他過了幾招,勝負未分,大家齊齊船破墮海。”

張金樹道:“高麗與契丹為對抗頡利,結成聯盟,契丹人在沒有後顧之憂下,不時喬裝馬賊,侵擾邊疆,對邊塞的百姓造成嚴重的傷害和破壞,他們不但要錢更要擄人,若非顧忌突厥,恐怕早大舉入侵。”

寇仲對此已有深刻體會,心想若給自己統一中原,必揮軍北征,直搗突厥和契丹的老巢,條件是必須國富民強,否則只會重蹈煬帝的覆轍。倘能收服突厥和契丹,便可與高麗人講和平共處之道,看在孃的份上,怎都不能對高麗用兵。

張金樹又道:“看兩位老兄的悠閒姿態,似乎一點不把宇文士及勾結李世民等來對付你們的事擺在心上,可是兩位早有對付計劃?”

徐子陵笑道:“我們別的不行,逃跑卻有點心得,故從不怕被人算計。今日得會張兄,令眼界開闊,乃人生快事,不知張兄下一個行程,是否以太原為目的地?”

張金樹拍腿讚歎道:“徐兄確把小弟看通看透。”

長身而起,環視四周狗兒,道:“這幾頭狗兒令小弟與兩位結成知交,把它們留在這裡實於心不忍,幸好小弟在這裡尚有點辦法,可把它們從水道運往敝處。”

兩人大喜,忙站起來道謝,事實上兩人亦正為此惆悵。

只從這點,巳使兩人打心底願交上這樣一位朋友。

際此兵慌馬亂之時,張金樹仍肯為狗兒背上麻煩,可見這人的愛心。

張金樹又壓低聲音道:“兩位要往許城找宇文化及算賬一事現已轟傳四方,兄弟僅在此祝兩位旗開得勝,了結心事。”

說罷竟脫下外衣,把狼肉包裹,道別後灑然領著群狗去了。

兩人看得胸懷大慰,自行分頭上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女董事長老婆

冰糖白開水

男主死了很多年

南樓北望

全民轉職之我是個正經醫師

氪金吧孩子

穿成反派的病弱竹馬

逆水舟

梗術時代

司機不老

靈氣修行者

小窗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