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十連問之題,南宋特種兵,有點儀式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倒是沒有多少文武百官,只有稀稀落落的十幾人。有吏部、禮部,還有內閣的幾位元老,除此之外還有太學的祭酒和司業。

皇帝高坐金鑾殿的龍椅上,看上去比昨天顯得威嚴多了。也許是他這種長相和體格的人,坐著比站著更有賣相。再加上龍椅和這金鑾殿的加持,皇帝的威嚴氣勢一下子就被烘托出來了。

果然是境遇造就人,就是皇帝離開了龍椅和這金鑾殿的加持,也會失色許多。

和昨天一樣,皇帝說了一些勉勵讚許的話,然後直接就開始進入測試環節。這一次,皇帝提出了十個問題,被稱之為連環十問。雖然是十個問題,但是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的廣,而且也能夠考核出一個人對於時事以及政治的見解和看法。

十個問題都寫在提前準備好的紙上,很快這些紙就到冷鋒等人的手中。上面的題目都是一樣的,每人針對這些題目一一作答就行,然後交給皇帝陛下進行批閱,最終的名次由皇帝陛下直接裁定。

拿到紙張之後,冷鋒看到上面的十個題目,心不由得樂了。原來這又是一道重複他那個歷史時空中題目,而這十個問題也是他那個歷史時空中,大宋朝的一位皇帝主持的殿試所出之題。

但凡對宋朝歷史有些研究的人,都知道那個著名的殿試十問。

冷鋒以前也看過方面的內容,以他開掛的記憶力,當時只是略微瀏覽的內容,現在也能清晰再現。

紙上的十道問分別是:

一問:戊不學孫吳,丁詰之,曰顧方略如何爾。

二問:丙為令長,無治聲,丁言其非百里才。壬曰君子不器,豈以小大為異哉。

三問:私有甲弩,乃雲止槊一張,重輕不同,若為科處。

四問:丁出見癸縲繫於路,解左驂贖之,歸不謝而入,癸請絕。

五問:甲與乙隔水將戰,有司請逮其未半濟而擊之,甲曰不可。及陣,甲大敗,或讓之,甲不服。

六問:應受復除而不給,不應受而給者,及其小徭役者,各當何罪?

七問:乙用牛釁鐘,牽引過堂下,甲見其觳觫,以羊易之。或謂之曰:見牛不見羊。

八問:官物有印封,不請所由官司,而主典擅開者,合當何罪?

九問:庚請復鄉飲酒之禮,辛曰古禮不相沿襲。庚曰澄源則流清。

十問:死罪囚,家無周親,上請,敕許充侍。若逢恩赦,何免死否?

解答這十道題目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不過這個時候冷鋒所思考的是如何解答,才能保證自己得不到那個相當於狀元的第一。

他知道對於這十道題目最精彩的解答,但是他真在在寫答案的時候,還是有所保留。冷鋒只是中規中矩的寫出了這十道問題的答案,並沒有進行額外的揮。

雖然他是第一次來到臨安,但是卻深切的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大多數人都沒有進取之心,那股腐朽的意味十分濃重。就是當今陛下想要有所作為,也難以施展拳腳。

而且他也看出來了,這個皇帝之所以會成為末代皇帝,也是有原因的。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來形容他最恰當不過了。他什麼都想好,但是卻什麼都做不好,說到底就是眼光和能力的問題。

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歸咎於皇帝一人身上,這是大宋朝歷代皇帝積累下來的問題。如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這就好像一座隨時都要倒塌的危樓一樣,住在裡面的人也許還感覺他是富麗皇堂的,但是從外面看已經是搖搖欲墜。

即使想要加固,也不知道去從何處入手。你看著這個地方是一個很好的加固點,說不定一不注意就會使它倒塌。

現在的朝廷就是這樣,如果什麼都不作為的話,還可能勉強支撐一段時間。如果亂作為的話,可能倒塌的更快。

作為穿越人士,冷鋒把這一切都看的無比的透徹。對於在這個朝廷做官,他是沒有任何想法的。之所以來京都面聖,只是為了獲得一個身份,讓他能夠拿回自家的產業,而且在做一些事上,也能放開手腳。

至於被皇帝看重,並委以重任,他又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仙,根本無法把這個朝廷救活。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切推倒重來,這才是真正符合歷史趨勢的。畢竟沒有永遠的王朝,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但凡阻擋歷史前進的人必將會臉的粉身碎骨。

冷鋒明白自己就是穿越人士,也無法改變這一切。

逆之者亡,順之者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思索良久之後,冷鋒提筆書寫起來。當然,這個思索良久也是冷鋒故意如此的,這時他已經打定注意要低調,不可能像當初在臨江書院那般高調了。

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冷鋒之所高調,那是為了引起學道大人的重視。現在經過這麼時間的展之後,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和班底,只想著先苟起來展。

戊不學孫吳,丁詰之,曰顧方略如何爾。引用了霍去病的典故,出自《漢書·霍去病傳》。當初漢武帝嘗欲霍去病教之吳、孫兵法,霍去病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由此可以看出,打仗看的是隨機應變的謀略,不是生搬硬套古代的兵法。

戰場上的形勢多變,如果一味守成,終將不過是紙上談兵。為將者,既要審時,也要度勢。

冷鋒洋洋灑灑的寫了一段話,從引經據典,到經義要領全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冷鋒只注重理論,並沒有結合現在的實際來談。這等是故意留了一個漏洞,當在在外人看來,冷鋒這是實際經驗太少。

以下的九個問題,冷鋒也是全部按此思路展開表述。

皇帝所選的這十份問題是很有講究的,可以看出這問題主要分為三類,可以全面的考核冷鋒等十人的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武好聖孫

歲月如夢

相公他其貌不揚

塞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