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9章 茂陵的思考,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紅黑色的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義隆於是道:“咱們先去茂陵看一看吧,那裡可是大漢武帝的陵寢。”

徐麟道:“陛下,茂陵雖然有大軍駐守,但是我們現在不是去右扶風嗎?”

劉義隆道:“朕只是去看看,不差這點時間。”

再說了,劉義隆身為皇帝想要去茂陵很容易,要是普通人恐怕接近茂陵可不容易。

還有就是劉義隆也是劉氏一族,雖然國號不是漢,但是畢竟都是同宗同族,所以劉義隆佔據長安洛陽後將周邊漢朝皇帝陵寢全部保護起來。

西漢的帝陵都在長安附近,共計十一座,西漢帝陵於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o5年)開始修建,歷時21o年,先後修建了11座規模龐大,氣勢宏偉的帝陵。

依次建有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文帝霸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宣帝杜陵、漢元帝渭陵、漢成帝延陵、漢哀帝義陵、漢平帝康陵,各陵墓構成包括帝陵、後陵、陵邑、陪葬墓、叢葬坑等。

但是不少帝陵都遭到了盜掘。

漢建武元年(公元26年),赤眉軍盜掘西漢諸陵。

漢初平元年(公元19o年),董卓遣呂布盜掘西漢諸陵。

這兩次都是大規模的盜掘,尤其漢末的董卓之亂,對西漢諸多帝陵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採用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特別重視喪葬禮儀,祭祀先祖。

劉秀為適應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辦法加以擴大,運用到陵寢制度中。

東漢帝陵地下建築改變了西漢以柏木黃心為槨的制度,多用石頭砌建槨室,稱為\"黃腸石\"。

東漢十二個帝陵,除獻帝禪陵遠在河內郡山陽以外,其他十一個帝陵都在洛陽故城附近。

而茂陵也是在長安附近,右扶風境內。

茂陵於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至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間建成,歷時53年。

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劉義隆一行來到茂陵之側,但是劉義隆並沒進入陵寢範圍。

雖然茂陵的陵邑在戰亂中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陵寢依舊存在,劉義隆則沒有花錢重修陵邑,也沒有必要,劉義隆不會花錢去做那些沒意義的事情,只是派兵將陵寢保護起來,不讓人去破壞。

而且《宋律》還規定了,盜掘皇陵罪同謀反,當受凌遲之刑,家人配。

不過雖然如此,依舊有人鋌而走險,財帛動人心,哪怕明知一旦被抓將可能會死,但是誰都知道,帝陵中的財富哪怕一件都能讓他們富甲一方。

劉義隆看著遠處的茂陵,心中感慨,皇帝的陵寢又如何,最終不過成為了他人的嫁衣。

所以,劉義隆的陵寢中沒有一樣真東西。

劉義隆的陵寢則在長安附近,已經基本開鑿完畢,裡面則還在繼續加工,至於陪葬品劉義隆下旨,全部用陶土燒製。

劉義隆的陵寢中不僅有類似秦始皇陵的兵馬俑,還有各種冥器全部都是陶土燒製,哪怕裡面的應當陪葬的玉器也用陶土仿製,還有就是漢代流行的金縷玉衣也是用陶土燒製甲片,用銅絲代替金絲。

這不是劉義隆有多窮,是因為劉義隆覺得沒必要,用陶土燒製可以大大節省下那些金銀玉器,這些留著養軍隊不好嗎?

其實很多人勸說過劉義隆,覺得作為皇帝,這樣有些太掉價了,但是劉義隆卻不以為意,他想的是如何一統天下,而不是把金錢花到沒意義的陵寢之中。

也因為如此,劉義隆則不打算將那些建造陵寢的工匠殺死,因為沒必要,就算以後有人打劉義隆陵寢的主意,進入到陵寢中,不用想,那人必然會哭死,裡面根本不會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而且劉義隆知道,至少宋國存在的時候,他的陵寢不會有人敢打主意。

等到宋國被其他人取代,他的陵寢肯定會失去庇佑,到時候肯定有人會打主意,不過他恐怕會讓人失望了。

劉義隆則是有感而,哪怕像茂陵這樣的陵寢都躲不開盜墓的結局,自己也沒辦法啊,不過劉義隆這樣的舉動確實讓後來打算盜他陵寢盜墓賊欲哭無淚,費了很大勁進入了劉義隆的陵寢,最終根本沒有多少收穫,只看到了陵寢中那些破敗的陶土替代品。

這是後來的事,那時候劉義隆早就身死魂滅,不過這些也和劉義隆判斷的一樣。

徐麟道:“陛下在想什麼,我們要不要去茂陵?”

劉義隆道:“算了,朕只是想在這裡看一看。”

徐麟見劉義隆如此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徐麟心裡也感慨,看著漢武帝的茂陵,心裡有些想法。

他自從跟隨劉義隆,從籍籍無名到如今位極人臣,劉義隆對他很不錯,如今他也算圓滿,身居宰輔,妻兒在旁,他已經很滿足了。

隨後幾人離開了茂陵,劉鑠沒有多想,也不想想,但是劉義隆和徐麟思考了很多。

劉義隆道:“徐卿,朕是否也有些窮兵黷武了?”

徐麟想到了劉義隆為何這樣問,因為漢武帝,為了解除匈奴的威脅,不斷動戰爭,雖然也將匈奴削弱,但是漢朝也因此國力受損。

徐麟想了想道:“陛下,臣以為不同,陛下和漢武帝陛下不同,漢武帝陛下接手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陛下還要面對魏國的威脅,所以,陛下必須以武力對抗,否則宋國遲早被魏國所滅。”

劉義隆點了點頭,心裡也舒暢了很多,不管怎樣,劉義隆都不後悔,畢竟他不想眼睜睜看著宋國如歷史上那樣,最終成了南北朝的奇葩。

劉裕不多說,可算是一代明君,劉義隆在歷史上比較有爭議,“元嘉之治”全是盛世,但是三度北伐全部失敗,自己被太子弒殺,也開啟了劉宋的亂局。

好在,如今的劉義隆不會像歷史上一樣,而且太子劉邵已經遇刺身亡,劉宋恐怕不會再出現那樣的情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