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至少我們還擁有印度!,1825我的新大明,大羅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英帝國又又又......要換中堂了!

歷史上的這個喬治.坎寧就是個短命中堂,他是接了中風的利物浦伯爵詹金遜上臺當相的,不過他其實死的比詹金遜更快......中風的都比他能活!

在這條時間線上,喬治.坎寧接過相位後面對的形勢更加錯綜複雜,而且大英帝國真的已經有點風雨飄搖了。

而大明帝國對日本的“碾壓式收狗”,在明眼人看來,那就是即將要對大英帝國起挑戰的標誌性事件。

因為大明帝國碾壓日本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日本的資源和市場......這個國家的資源、市場都非常有限,而且大明本來就能透過貿易獲取其中大部分的份額,為了剩下那點資源和市場大動干戈,壓根就沒有必要。

而根據英國方面所掌握的情況,日本國最有價值的,就是三千多萬人口,特別是其中二三百萬好勇鬥狠的武士人口。這些武士人口足夠提供二三十萬非常精銳的6軍!

人數雖然不多,但那些都是可以承擔長期遠征任務的精兵,而且無論傷亡多少,都不會給大明朝廷造成壓力——喬治.坎寧這個層次的人當然知道,開疆闢土這種事情,只要不給國民造成太大的傷亡和經濟上的損失,一般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特別是對大明這種普遍富裕的國家而言......坐在舒適的家裡,一邊吃著豐盛的食物,一邊看著報紙上節節勝利的好訊息,當然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日本國如果進行全面動員,二三百萬大軍也是可以拿出來的!這個數目,別說英國、法國了,就連羅剎國都不一定能拉出來。

所以日本就是一個戰爭人力大於戰爭工業和戰爭資源的國家。

而長期走和平展路線的大明,則是一個戰爭工業、戰爭資源都異常雄厚,但是人民不太願意打仗的國家......要不然大明也不會“慫”了那麼多年。

根據喬治.坎寧原本的設想,缺乏炮灰的大明,是不大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征服已經得到了許多英國武器彈藥的日本攘明派的......在他看來,圍攻長崎的戰爭很有可能會持續數年,並且給大明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而由此產生的反戰、厭戰情緒,則有可能會對八大世家的統治構成顛覆性的影響!

可是原本應該打幾年的戰爭,居然在一日之內就分出了勝負——大明一方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這種壓倒性的勝利,往往意味著被壓倒一方的徹底屈服。

而日本的徹底屈服,則意味著大明帝國已經擁有了足以進行一場世界性戰爭的炮灰資源!

而且,東亞的海權現在被大明牢牢控制著!缺乏工業實力支撐的日本,只能成為大明提供6上的炮灰的國家。這意味著日本6軍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威脅到大明的統治地位......只能是大明吃肉,日本喝湯。

所以,大明和日本的合作基礎是相當牢固的!

對於大英而言,時間已經不多了.......很可能已經不夠了。

不過大英還有沒有時間準備戰爭,已經和喬治.坎寧無關了。因為他已經永遠的離開了英國人民......他死的是那麼急,甚至搶在已經中風多日的利物浦伯爵詹金遜之前就死掉了。

本來要去體詹金遜主持葬禮的喬治.坎寧,現在卻只能在天堂或是地獄中等待他的前任了。

至於大英帝國的新任相......倒是很快就新鮮出爐了,這回出爐的是戈德里奇子爵,弗雷德裡克.約翰.羅賓遜,他是喬治.坎寧內閣的二號人物,擔任議會上院領袖、6軍和殖民地事務大臣,由於議會下院領袖依舊由喬治.坎寧擔任。所以羅賓遜就成了託利黨內的二號。

在喬治.坎寧死後又被迅推舉為託利黨的黨魁,並且在喬治.坎寧去世後的第三天被喬治四世國王任命為大英帝國的相。

而他成為相之後的要大事,當然還是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讓人憂心的海軍軍備問題和明日聯盟問題。

“先生們,我們失去了一位傑出的相,但是我們至少還有印度!”

已經坐在了相寶座上的羅賓遜馬上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最近已經壓壞掉兩個相了......不過他還是勇敢地挑起了大英帝國的重擔。

而讓他有信心承擔起重任的,當然是印度了!

在花光印度的最後一個盧比之前,大英帝國的榮光依舊!

“大明控制了日本,”羅賓遜笑著道,“但是我們擁有印度......印度的財力雖然不如大明,但是印度人民可以承擔更加高昂的賦稅,他們都是天生的納稅模範!而且印度有兩億人口,也許更多!如果日本最多可以為大明提供2oo萬炮灰,那麼印度將可以為我們提供1ooo萬名戰士。”

1ooo萬對2oo萬,優勢在大英啊!

說著話,他又用頗為令人鼓舞的語氣道:“我們的威廉王子和威靈頓公爵,目前已經抵達了印度,和他們一起抵達的,還有至少5萬英軍!”

威靈頓之前堅持要湊夠1o萬才去印度的,但是現在大英已經和大金議和成功,所以威靈頓公爵的任務也從抗金抗明變成了幫助威廉王子合法篡位......好像容易很多啊!

因此威靈頓公爵帶著5萬人,就浩浩蕩蕩的保著威廉王子去印度篡位了。

羅賓遜又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威廉王子就會成為印度皇帝,到時整個印度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將為我們所用......海軍也將因此受益,我們可以建造更多的軍艦和飛艇!不過我們也必須要考慮長遠的利益,不能在軍事上投入過多,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繼續進行凡爾賽海軍軍備談判的......而在海軍軍備談判全面展開之前,我認為,我們先需要確定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戰列艦和巡洋艦?”

說著話,羅賓遜就把目光投向了巴麥尊子爵、納爾遜伯爵和喬治.義律。

最後停留在了義律身上,海軍軍備的“鍋”是他的,他得好好的背起來。

“相,”喬治.義律站起身,向新任的相行了一禮,“請允許我代表海軍部提出建議。”

“好的,請說吧。”羅賓遜道。

“相先生,”喬治.義律說,“我們顯然需要度更快,火力精準,防禦合理,而且具有強大防空能力的戰列艦和巡洋艦。”

“先說說戰列艦吧……我們應該建造多少萬噸的戰列艦?”

“目前,兩萬噸應該是個極限了。”喬治.義律道,“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三萬噸排水量的級戰列艦!

不過我不認為目前我們需要馬上建造這樣的戰列艦……這不是當務之急。”

“當務之急是什麼?”

“是一種排水量在一萬噸左右,擁有至少25節的最大航,擁有1o—11英寸口徑主炮和大量6英寸副炮的裝甲巡洋艦!”

“就這個?”

“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這種裝甲巡洋艦可以打敗任何一型大明巡洋艦,但是卻跑得比洪武大帝級快!

如果大明再堅持什麼一千艦計劃,我們就應該大量建造這種裝甲巡洋艦!

另外,我們還需要一支可以媲美大明海軍航空兵飛艇部隊的空中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