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姮没有自己询问,而是先寒暄了两句。
“托九娘的福,奴一切都好!”
李娘子恭敬的回禀着,“几个孩子虽顽皮,却也开始学规矩。尤其是奴最小的女儿,今年五岁,已经跟在奴身边,学认字、学做活……”
李娘子虽然是有事来求主子,但,她更看重的还是女儿、以及全家的前程。
所以,她三句话不离女儿,极力的想要把女儿送来府里当差。
李娘子这般浅显的心思,聪明如王姮,自是一眼就看了出来。
她没有接话茬儿。
阿南是她唯一的孩子,阿南身边的人,自是要千挑万选。
李娘子是她的贴身丫鬟出身,她的婆家,往上数好几代都是王家仆役。
细算起来,李娘子的女儿知根知底,绝对可靠。
但,王姮要的,不只是可靠,还要可心意。
左右阿南还小,不必急着为她挑选年龄相近的小丫鬟。
当然,王姮也不是完全不考虑李娘子的女儿,唔,就先列入备选吧。
接下来,王姮会派人去庄子上,仔细调查、认真观察,确定那丫头“可用”,再考虑下一步!
“阿李,我看你脸色不太好,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王姮不接李娘子有关女儿的话题,却也不会真的不管李娘子。
她亲切的唤着李娘子“阿李”,柔声询问着。
见王姮这般,李娘子顿时露出感动的模样。
她再次躬身、叉手,“九娘慧眼如炬,奴、奴确实有事求九娘!”
开了话头,要步入正题了,李娘子却又有些不好意思。
她深吸一口气,一副豁出去的模样,低声道:“是我家小姑——”
王姮微微蹙眉。
她确实记性好,虽比不得楼彧的过目不忘,但对于自己关注的人,都不会疏忽。但,她名下的奴婢太多了。
没有上万,也有四五千人。
除了部曲私兵,除了府中、田庄等正经当差的人,还有数量庞大的家眷。
王姮名下的奴婢,很多人只是登记在册,根本不会出现在王姮面前。
李娘子的小姑子?
王姮还真没什么印象。
王姮看着李娘子,静静的,无声的鼓励她说下去。
李娘子见王姮这般,慌乱的心,得到安抚。
她用力掐了掐掌心,继续说道:“我家小姑,今年刚及笄。”
“奴的公婆,打算给她挑选夫婿。两位长辈都是疼爱女儿的,没有把她送进府里当差,而是像个小女郎般,娇养在家里。”
“前两年,还把她送去德音堂读书——”
说到这里,李娘子顿了顿,“在书院,正经的书,小姑没有学会,却、却迷上了坊间的话本子。”
而那些杂书,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人来说,很容易成为精神鸦片。
李娘子的小姑子,就是看杂书看得迷了心性。
许是开了口,李娘子没了“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小声将小姑子的种种荒唐都说了出来。
“她沉迷于书中的才子佳人,还把自己带入进去。”
“公婆想要给她相看夫君,她却偷偷的自己找了心上人!”
“若那人家世清白、人品纯良,家中自是不会反对,但、但那就是个善于伪装的小人啊。”
李娘子说着说着,便有些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