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 > 第784章 华夏自卫军的全面崛起(第1页)

第784章 华夏自卫军的全面崛起(第1页)

金陵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晨光里,刘铮翻动着特战部队的花名册,指尖在“平均年龄二十三岁”的字样上停留片刻。

窗外的训练场上,新队员进行城市反恐演练,模拟楼宇间的索降动作如银燕掠空。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脸庞还带着稚气,却能在三秒内完成破门、瞄准、喊话的战术动作,黑色作训服上的闪电徽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百分之七十来自英子的学校。”苏英介绍道。

刘铮抬头看向苏英,说道:“这些年轻人比原来我们凑的特战队专业多了。”

苏英指着一位正用俄语指挥模拟人质救援的年轻女军官说:“她们这批队员俄语的流利程度让一旁的俄罗斯语言教练都点头称赞。我们这些队员每人至少掌握俄语和英语两门外语,针对性训练的队员,有的掌握四门,有的掌握六门外语,她们潜水渗透时,能用蛙人语交流,高空跳伞时切换英语指令,城市反恐中甚至能说当地俚语。上周的实战考核,他们在模拟敌后突袭中,仅用四十分钟就端掉了“敌”指挥部,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

苏英递给刘铮一份训练报告说:“这批新兵比我们那时候厉害多了。”她指着报告里的潜水记录,最深下潜达六十米,远国际特战标准,“昨天的夜间伞降,有个十九岁的姑娘在风十三米的情况下,精准落在直径五米的靶心。”

指挥中心的另一端,田雨正在调试海外贸易网络的监控系统。屏幕上跳动着纽约股市的曲线、鹿特丹港的货运数据、波斯湾的石油价格,这些数据流通过加密信道汇聚,形成实时更新的经济晴雨表。“情报中心转型后,效率提高了三成。”她指着欧洲市场的纺织品订单,“上周现米国要对我们的钢铁加税,我们提前三天就让钢厂调整了出口比例。”

刘铮看着田雨移交的政治情报档案,封面贴着“情报部存档”的标签。

刘铮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政治和军事情报这一块交给情报部,就是为了让你们情报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外部的经济情报和经济体的运作。”

他想起半年前的决策会议,当时华夏的汽车零部件已占据欧洲市场的四成份额,刘铮继续说道,“你情报信息中心专心管好海外投资和情报,确保军舰用的特种钢、飞机动机的单晶叶片,这些命脉产业不受干扰。”

田雨的笔记本上,记着全球五十个关键矿产的分布,每个矿场的股权结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海军司令部的沙盘前,赵杰正给参谋们讲解舰队部署。

五大直属舰队的图标在蓝色海图上延伸,从渤海湾到印度洋,十五个航母舰队像珍珠链般守护着海上生命线。

那艘‘华夏龙’级航母刚完成环球航行。

他指着南美洲海域的标记说:“在里约热内卢补给时,巴西海军看我们舰载机的眼神,就像当年我们看米国舰队。”

三百多艘大型舰艇的参数在电子屏上滚动:航母每分钟起飞三架战机,核潜艇的静音技术让声呐探测距离缩短一半,驱逐舰的雷达可同时跟踪一百个目标。

赵杰特别骄傲的是双重领导的近海防御网,那些由渔民操作的巡逻艇,上个月在关岛海域驱离了三艘非法闯入的外国渔船,“他们比专业水兵更熟悉这片海域的洋流。”

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场上,两栖装甲车正从登陆舰上冲下来,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光。三万人的队伍里,特种兵学校毕业的精英们在演示水下爆破,原来参加特种兵训练学校训练半年后“淘汰学员”则在驾驶舰船防卫,他们的战术动作非常标准,专业能力不输海军陆战队的专业战士,比普通士兵的战术水平精准三倍。“这个叫王大壮的,”教导师的李教官指着一个汗流浃背的士兵,“在特种兵学校因体能稍差被淘汰,但舰船堵漏的度全旅第一。”

空军基地的机库里,田雨正检查新型喷气式战斗机的动机。

空优战机的尾焰在跑道上划出蓝色弧线,战略轰炸机的弹舱里,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闪烁着绿光。

“这些螺旋桨运输机可是宝贝。”

她一边说,一边指着正在装载物资的运输机,“当年卖战机时特意留的,这四千架运输机,现在能把一个轻型机械化军三天内投送到全国任何地方。”

军民两用机场的分布图上,五百多个红点覆盖了华夏的每片土地。

云南山区的傣族老乡在跑道旁种橡胶树,既不影响战机起降,又能给机场创收;新疆的棉农们用运输机的货舱运送棉花,比卡车快十倍。“上个月山洪暴,”空军司令笑着说,“牧民们骑着马给直升机引路,把被困的游客全救出来了。”

支撑这一切的,是遍布全国的工业网络。三十八个石油化工厂的烟囱在晨曦中冒烟,产出的航空煤油能让轰炸机绕地球飞行两圈;五十六座钢铁厂的转炉吞吐着红热的钢水,每小时能浇铸出两艘驱逐舰的甲板;五百六十三座机械厂的流水线不停运转,坦克的履带板和拖拉机的犁铧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诞生。

教育和医疗的成果,藏在士兵们的家书里。伞兵小张看着信说,“妹妹在县里的寄宿学校考了全班第一,学费全免;”海军陆战队的小李拿着父母来信对战友说:“家乡的乡镇医院能做阑尾炎手术了,不用再跑几十里山路。”

那些从欧美引进的科学家们,此刻正带着学生在实验室里调试导弹的制导系统,黑板上的公式旁边,贴着他们孩子在华夏学校画的画。

刘铮站在金陵城的城墙上,望着远处工厂的烟囱与军营的旗杆交相辉映。五年时间,华夏像一把被重新锻造的宝剑,剑身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剑柄是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握住剑柄的,是亿万掌握知识、心怀家国的人民。他知道,当特战队员的匕、航母的主炮、战机的导弹共同守护这片土地时,任何觊觎的目光,都只能在钢铁长城前黯然退缩。

夕阳西下,特战部队的训练还在继续,枪声、爆炸声与远处工厂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属于这个时代的交响曲。刘铮的目光投向太平洋,那里,华夏的航母舰队正在巡航,舰载机的尾迹在蓝天上划出巨大的弧线,仿佛在书写一个民族的誓言:和平不是乞求来的,而是用实力守护的。

喜欢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