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无影却杵在原地,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坚决道:“不,我不走。。。”
但刚吐出几个字,就被莫离打断道:“听话!你留在这里没有任何好处,非但帮不了我,而且还会更加刺激蔡坤的情绪,让事情变得更糟。一切事情皆因我而起,当也由我结束。你已经为我付出太多。。。”
风无影没有被他说动,同样打断道:“我不要!别把我当成傻子,若让你独自留下,你焉有命活着?事情因你而起,但。。。若非我所愿,你岂能得逞?别自以为是地想把所有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要一起面对。。。”
“你却要让我独自离开?你死了,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莫离幽叹一声,缓缓摘下自己的面巾,露出一抹痛苦的神色,张口欲言。
他深知她的脾性,倔强起来就算用刀架在她的脖子上,亦不会妥协。
这时候。
云峰的声音由远及近,冷肃道:“听他的,你走吧!二十年前你就已经不在,现在就更不该留下。”
二人双双回身,见到云峰负手缓步走来,但蔡坤并未随行。
风无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没等云峰来到身边,就提前跪下行了一个标准的昆仑族大礼,道:“无影见过族长,多谢当年族长成全之恩,我。。。无以为报。然,当年我愿舍弃蔡坤随他而去,便说明已经做出决定。”
“今日亦同,无影可能会因此愧疚,却从不后悔!我选择了他,就此生莫离,至死不弃!”
言下之意,却是决心不会离开。
说完,也不管云峰和莫离之后的态度如何,就自行起身转向李宣,接道:“你把蔡坤当成了朋友,要为他寻求一个解释,无可厚非。但我知道,其实你更想知道的是。。。当年在十里坡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吗?”
李宣回身,沉吟了半分后,浅笑道:“无双使说对了一半,也说错了一半。蔡坤对我有救命之恩,当初平远城外之时,本王营救赵紫薇,若无蔡坤出手相助,只怕已然无命在此相见。”
“救命之恩,恩同再造。我确实已经把他当成了朋友,他的事。。。我不能不管,需要你解去他的心结,乃必然!但有一点你猜错了,时至此刻,本王已无需从你们口中得知谁是当年杀害我父帅的主谋!”
“这个人。。。会自己跳出来,与其从你们口中得知那不知真假的结果,还不如让对方自己跳出来,不是吗?你以为。。。本王为何会力权赵彻将皇城军调离京都,又为何把柳氏一族放到平洲?”
“当真只是为了护住他们的性命?”
听此。
风无影沉思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蓦然突变起来,震惊道:“你。。。你。。。竟在拿自己和整个西楚社稷做诱饵?”
李宣收起笑容,正色道:“没错!本王在楚京之时,曾对赵彻说过,京都三大师团中皇城军与六大卫城守军估计已经被渗透策反,唯独羽林禁卫军还相对忠心。但其实这话。。。恰好相反,真正问题最大的是禁卫军,而非皇城军!”
“逆贼能数次接近赵彻,并展开刺杀,从苏县城外驿站,到城中征明楼,南郊围猎场,鸿德殿事变与御书房斩首。。。这一系列的行动,若无禁卫军里应外合,赵亦凡因何能做到?”
“只因一点,皇城军并非直接护驾的中坚力量,禁卫军才是!禁卫时刻守在赵彻身边,固若铁桶,唯有他们自愿露出破绽,赵亦凡方有可乘之机!相反,在赵彻几度陷入生死边缘时,却都是皇城军替他挡住了压力。”
“南郊围猎场刺杀,三万禁卫军控制的大营,逆贼竟来去自如。反倒是行刺失败后,是皇城军剿灭了大半的刺客!禁卫军却在追捕的过程中,杀死了大秦太子,促成了西楚与大秦的潜在对立。”
“禁卫军作为天家犬齿,拱卫皇权的最后一道门槛,应对行刺竟如此懈怠无力,就算是个傻子当也看得出来他们有问题了。而禁卫军出现了忠诚的问题,若还想保住赵彻的性命,就只能示弱,让幕后之人暂且搁置杀死赵彻的计划!”
“皇城军撤离京都,等同赵彻身边空虚,再无自保的力量,已如砧板鱼肉!那么,幕后之人在觉得赵彻愚蠢的同时,自认为胜券在握,也就不会这么快要他的命,他暂且安全!”
“而去除了赵彻的威胁之后,幕后主谋便会对他的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出手!那赵彻成为傀儡之后,还有谁能让此人忌惮?除了本王,便是柳氏一族。所以,本王就暗中与赵彻演了一场戏,一场可以让幕后之人一锅端的戏码!”
“控制了赵彻之后,那人只需再除去本王和柳氏,便可夺取大位!于是,我让赵彻下旨将皇城军交予我手,并出征漠北,再将柳氏流放平洲。如此一来,那人最大的两个敌人就集中在一个地方,他可一次剿杀!”
“故而,那人在柳氏被流放的过程,并没有安排任何刺杀。并不是他发善心,愿意放过柳家,而是想一锅端!若无意外,只要驻守在幽州的三十万皇城一动,平洲必遭攻击!将本王的虎威军和柳氏三族剿灭之后,就无人再可阻挠他的夺位!”
“平洲一旦沦陷,那人便自认为大势在手,可直接明牌!届时,本王自会知道他是谁,又何必一定要从你们口中得知?”
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