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北以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招牌美食,穿越之醜夫,深北以北,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嫂小吃店開業滿一個月的那天,正是十二月初六。小吃店在這天正式推出了第一道招牌小吃,名叫鴨血粉絲湯。

這天一大早,早市街上的人們就現天降瑞雪。白茫茫的雪葉子隨微風飄搖而下,三嫂小吃店的小木屋佇立在紛飛的大雪中,顯得那樣地詩意而悠然;屋簷下掛了一整排的紅燈籠,在雪色掩映中顯得格外溫暖而搶眼;木展板上的大紅紙與地面上的鞭炮紅屑也透著一股子喜慶味道。早市開街的時候,季南山特意放了一掛鞭炮,將三嫂小吃店推出第一道招牌菜之事廣而告之。

三嫂小吃店門外的木製展板上貼了兩張大紅紙,寫著鴨血粉絲湯的由來及售價。上面寫道

從前,有一個很窮的老百姓,殺鴨子時鴨血捨不得扔,就用一個小碗裝起來,想著再做點什麼吃,沒想到無意中將粉絲也掉了進去。這人沒有辦法,只好試著將鴨血與粉絲一起煮,沒想到最後竟燒出了一碗芳香四溢的鴨血粉絲湯。本店在此故事基礎上,經過數百次試驗,選用上等鴨血與紅薯粉絲為主料,以滷製好的鴨胗、鴨肝、鴨腸為輔料,佐入油果子、蔥薑絲、芫荽等,製作出這道“鴨血粉絲湯”,作為本店第一道招牌美食。標價十五文一大碗,十文一小碗。試推前三日特價酬賓,只賣十文錢一大碗!歡迎新老食客前來品鑑。

第二張紅紙並沒有寫滿,隔了兩行空隙,又寫道另,本店新推出招牌菜“鴨血粉絲湯”配套主食鴨絲捲餅。滷鴨撕為小條,與蔥絲、豆芽、芫荽一起放入雞蛋薄餅中,抹上本店特製甜麵醬,卷而食之,歡迎品鑑。鴨絲捲餅標價五文錢一張。試推前三日特價酬賓,十文錢三張!

如今的早市街上已很少見零散的露天小吃攤,因為天氣實在已太冷了,就算攤主頂得住寒意,食客也不願吃冰冷的東西。桂花的小攤更是在下雪前就收攤了,因為食客現味道越來越差,天又越來越冷,最後整個早市街上都傳說“桂花小吃攤一隻母雞燉七天”、“湯清得能當鏡子照”、“豆腐串味道古怪”,而再無客人前來,桂花後來每日將鍋底燉雞賣掉,再換新雞熬湯,卻也沒能挽回口碑,最後趁著天冷灰溜溜地收了攤子。

天冷之後,相對的,那些溫暖乾淨、可遮風避雪的店面開始賓客盈門。老劉餛飩鋪、王婆婆炸果子老豆腐、李氏老麵館等都生意不錯,尤其是李氏老麵館,新推出了一道牛肉胡辣湯麵,麵條筋道、口味爽辣、湯汁香濃,吃得人鼻尖冒汗,大呼痛快,很是受歡迎。

而整個早市街最火的還是三嫂小吃店,因為它每隔三五天就推出一道特價菜,要麼就是今日燻肉大餅十文錢三張,要麼就是今日雞湯豆腐串買一大碗贈一小碗;要麼就是今日點餐十五文以上贈烤紅薯。要說仔細算算,食客們也沒占上幾文錢的便宜,但人們就是吃這套,後來慢慢地,三嫂小吃店每貼紅紙告示都會圍了一堆人,笑呵呵地擠進門去“享受優惠”。而小吃店的人們忙碌一天後夜裡盤賬,卻往往現特惠日進賬不少反增。第一次盤賬時,更是讓梨花嫂與何秀枝目瞪口呆、震撼不已。

桑榆想到了鴨血粉絲湯會受歡迎,卻沒想到如此受歡迎。每日裡全力備料還是賣不到晚上就會售罄,而且這道小吃越來越受到三葉鎮人們的喜愛,連不怎麼逛早市的有錢人家,都開始派僕從婢女前來,用做了保溫措施的食盒帶回家去享用。

更是有大戶人家直接來詢問,是否可以花銀子從桑榆這裡將選單與做法買走,言明只是自家食用絕不外傳。來人言語客氣、態度誠懇、出價不低,梨花嫂聽了都心動了,可最終還是被桑榆婉拒了。

不過桑榆也怕得罪來人,最後想了個折中的法子,那戶人家需要時,便傳人說一聲,桑榆多做出許多凝好的鴨血塊兒來,賣給他們。

這道菜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如何凝結鴨血成塊,其實只要往鴨血里加入少量水、倒一點白酒、撒一些鹽,就能加鴨血凝結。這點雖然簡單,但在這裡卻是個盲點,只要抓在手裡,別人就不容易仿製。

陳二公子也非常喜歡吃這道鴨血粉絲湯,更愛吃那鴨絲捲餅,並且愛往裡面放桑榆醃製的山蕨菜或者地瓜梗,一起捲了吃。

他近來也不在前面店裡待了,嫌客人太多吵鬧。每日來了後,便去櫃檯裡拿他專用的白瓷茶杯,在牆櫃上拿下那大肚青白瓷瓶,滿滿倒上一杯補腎健體的藥酒,端去後宅廳裡等著。

他一來無論被誰看見,都會傳話到後廚,給他專做一份、共六張、加鹹菜絲的鴨絲捲餅,再加一牒滷鴨胗、鴨心、鴨肝、鴨腸的雜拌菜,用麻辣香油與芫荽末兒、堅果碎兒、白芝麻一起拌了,就著小酒吃喝。最後酒喝完了後,再來一大碗鴨雜粉絲少、鴨血多、湯汁酸濃的鴨血湯,一邊溜溜縫兒一邊當解酒湯喝。走時還要原樣打包起一份兒,好不愜意。桑榆有時見他吃得過勤,便不肯給他打包,只說讓他回去多吃些別的菜蔬,他也不惱。

倒也虧得他,竟意外帶動的桑榆店裡的藥酒賣得快了好些。而喝了一陣子覺得挺有效果的老客,還會直接從店裡幾瓷罐的預定,倒叫桑榆了一把意外之財。

讓桑榆意外的是,這裡也過臘八。只不過習俗不一樣,這裡是吃雜糧蒸糕,醃臘八蒜。

傳說,從先秦時期起,臘月最重大的節日就是十二月初八,這天被稱作“臘日”、“臘八節”。人們在這一天,會用各種米、慄、棗、果仁等蒸雜糧糕,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說佛教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是十二月初八,因此這也是一個很著名的“佛成道節”,很多寺院都會在臘月初八到來之前,特意遣派僧眾手持缽盂、下山化緣,將收集來的雜糧蒸成佛糕。在臘八日這天作浴佛會,有高僧誦經賜福,贈送佛糕給善男信女,傳說吃了之後就會得到佛祖的保佑。而朝廷也會在這個節日裡向寺院放米果,供僧侶使用與食用。

在民間,臘八糕不僅用來祭祀,還用來送禮,親朋好友之間都會互贈臘八糕作為節禮,中午之前就要送出,剩下的自家祭祀與食用,還可送給窮苦百姓,這是積福。臘八糕在這些用途之外,如還有剩餘,則寓意更為吉祥,是物阜年豐、年年有餘之兆。因此,有條件的人家都會多做一些。

初八這天,桑榆伴隨雜糧蒸糕,推出臘八粥,與滷蛋、鴨雜一起搭著賣,贈烤紅薯、贈鹹菜,賣得十分火爆。但三嫂小吃店只開門半日便打烊了,桑榆與梨花嫂一起,帶著剩下的臘八糕與臘八粥,去了官府設定的冬置所施粥積福。

這冬置所是各個朝廷為了偏遠寒苦地區的貧苦百姓所設,顧名思義,就是冬日裡的安置所。當天氣嚴寒之時,那些無家可歸之人可以在這裡住宿過冬,朝廷施粥炭,以免有凍死餓死人命之事生;而一些家徒四壁、無米下炊的人家,也可到官府備案,按月到這裡領取一定的救濟糧炭。

桑榆的小吃鋪開到現在一直紅紅火火的,雖然小有麻煩卻都順遂度過,因此一直心存感恩,如今趕上節日,便想著做些好事,回報一下。有句老話說“為富切忌不仁”,桑榆雖然還沒富起來,但今年可謂“財運當頭”,收入著實不算少,適當散下財,也是免除禍災的平衡之道。

佈施了臘八粥與臘月糕,桑榆等人又在冬置所做了半後晌的義工,幫著清掃積雪、打掃衛生、縫補漿洗。等告辭回來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時分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回到早市街上來,還沒到店門口,就看到店門前停了一輛十分華麗精緻的馬車。這輛馬車十分的扎眼,因為它除了裝飾華美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大,桑榆從沒見過如此巨大的馬車,雖然比不上現代的房車那樣能滿足居家各種用途,但是兩三個人用來睡覺是絕無問題的。

小草兒扯扯梨花嫂的袖子道“娘,這馬車好大啊!真好看!是來咱店裡吃小吃的嗎?咱今天還開門嗎?”

梨花嫂與桑榆對視一眼,然後舉步向前,想去詢問一番。結果還沒抬腳,那馬車門簾掀動,陳二公子捧著手爐出現了,他見了桑榆一行人就笑起來,招呼道“桑榆南山,兩位嫂嫂,有貴客到了。”

陳二公子話聲剛落,車內響起一個溫婉柔潤的女子聲音,帶著笑意問道“雪芽,是他們回來了嗎?可叫我好等,終於來人了。”

接著馬車裡又響起一個青年男子大笑之聲“哈哈,我說回府去等,著下人在此盯著就好,你非要在這等,這會兒等得久了,又要埋怨。”

那女子聲音一振,嗔道“休要囉嗦,快些下車去了,我又沒非讓你陪著。”

桑榆上前,正要問問陳二公子車裡是誰,卻見車廂門簾一動,掀了開來。

作者有話要說來人是誰?大家可以猜猜哈。

喜歡穿越之醜夫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醜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錯拿了女主劇本的鹹魚

秀木成林

哆啦A夢:鄰家女孩求生手冊

塵爍輕泓

暗星之上

球球他爹

我的晚星

小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