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齊國出了個孟嘗君,戰國那些事兒線上閱讀,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懷王爬完最後一段臺階,來到了秦國最高階別的議事大殿。莊嚴肅穆的大殿鴉雀聲,兩列是畢恭畢敬的文武大臣,再往前是凶神惡煞般的武士,大殿後面的王座上端坐著表情冷峻的秦昭王,他正醞釀著情緒,準備出演今天這場戲的男主角。楚懷王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在楚國他也曾經是男一號,但到了秦國卻不得不出演男二號,而且是用來襯托男一號。同樣的情景卻沒有同樣的心情。

秦昭王用帶有侵略性的眼神逼視了狼狽不堪的楚懷王好大一會,楚懷王的目光內斂但也毫不示弱。秦昭王見逼視無效,忽然面色一改,用戲謔的語氣道:“哎喲老哥,幾年不見咋就抑鬱啦?你看你都瘦成什麼樣了!是不是土地太多管不過來,要不要我幫你啊?”楚懷王感覺不妙,道:“為兄雖然老朽,但自家事情不煩老弟幫忙?”秦昭王道:“聽說貴國的黔中,巫地被暴民搞得烏煙瘴氣,我來幫老哥打理一下。要不就只能留老哥在秦國多呆幾天!”楚懷王勃然作色,道:“土地來自祖先,豈可輕易予人。要土地沒有,要命有一條。”秦昭王也有點生氣了,喝道:“你不給,我就去搶。”楚懷王這回鐵了心,秦昭王也拿他沒有辦法,只好將他扣壓。

楚懷王被秦國公然綁票在楚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討論的話題倒不是如何營救楚懷王,因為都知道那是沒有希望的事情,引起紛爭的焦點是如何讓楚懷王安心在秦國作人質。大多數大臣的意見是既然楚懷王被秦國扣押,太子橫又在與楚不太友好的齊國當人質,最簡單的辦法是從楚懷王眾多的兒子中選一個立之為王,以打消秦國的妄想,以安定楚國的軍心。子蘭同學不由地樂了,與眾多的兄弟相比他的優勢最為明顯,朝廷中不少顯貴都和他有見不的人,卻又不得不說的關係。但昭睢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楚懷王雖然被扣秦國,但還是楚國的正式國王,他雖然已經無法對楚國進行實質性的統治,但他的既定路線我們不應該違背。如果真要立新王,那也應該先迎立身在齊國的太子橫,實在不行再做他想,也未嘗不可。”昭睢堅持按法定程式辦事,眾大臣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楚國通報齊國說楚懷王病故,請齊國放太子橫回國繼承王位。那時候資訊流通的速度最快也超不過馬奔跑的速度。由於秦國離齊國的距離比楚國離齊國的距離遠,所以楚懷王被扣秦國的訊息還沒有到達齊國,而楚國捏造的楚懷王已死的訊息已經傳到了齊國。

此時孟嘗君正主持齊國國事。還有一位即將名聲大噪的縱橫家做客於齊,此人便是蘇秦。蘇秦再過幾年才會大放光彩,目前還處於金子在發光之前的磨練期。孟嘗君和蘇秦就此事展開了討論。

孟嘗君道:“按照國際慣例,楚王去世,我們應該送還在齊國做人質的太子。”

蘇秦道:“難道相國沒有發現這裡面有個商機?我們可以用太子橫要挾楚國割讓東部國土。”

孟嘗君道:“為人要厚道。再說了,萬一楚國不吃我們這一套,另立太子,我們豈不傻眼。不但沒有得到楚國的東部國土,還背上了道德的黑鍋。要知道咱們齊國一向遵守國際法規,可不是秦國那樣的無賴國家。”

蘇秦道:“綁票也是要講技巧的,太子橫不但是肉票還是威脅。如果楚國不要太子橫另立新王,我們就以扶持太子回國繼承王位要挾新王割讓楚國東部土地。雖然新王並不在乎太子橫,但卻不能不在乎王位,這樣楚國的東部土地就成楚國的了。”

孟嘗君想了一想,覺得蘇秦雖然手段高明,但還是有損齊國的國際形象,最後還是沒有采用蘇秦的辦法,而是採用了一種更為溫和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在臨行之前使太子與齊國簽訂協議:齊國護送太子橫登上王位,太子橫則將楚國東部國土割讓給齊國作為報酬。很顯然這個協議並沒有多大約束力,太子橫對齊國的承諾能不能實現全看他的心情。

太子橫回國之後登上王位,是為楚頃襄王。

〖馬後屁:由這個外交事件,可以看出,秦國和齊國雖然都是強國,但兩國的外交指導思想是不一樣的。齊國是文化大國,受周禮的影響較深,即便已經進入戰國時期,在外交上仍有殘留,具體表現在過於重視面子問題,就像黑社會里講義氣。前番垂沙之戰,打主力的是齊國,可勝利果實卻被齊國讓給韓魏小弟,以後孟嘗君組織的攻秦之戰,也一樣。齊國為了所謂的國際形象和威望,喜歡自己出力,讓別人受益。與齊國大而無當的國際主義精神相比,秦國的外交就顯得務實了許多。秦國從頭到尾都是按照馬基雅維利主義辦事,能拐則拐,能誆就則誆,目的只有一個——國家利益。當然齊國的做法也不是一無是處,齊國在國際上比秦國要得人心,組織連橫時更容易得到其他國家響應。秦國的做法也不是永遠正確,那套把戲用得多了,就成了公開的陰謀。秦國的背信棄義激發了六國的團結,到後來也給秦國的軍事行動造成了不小的阻力。不過總的來說,秦國的實用主義和不要臉主義還是更適合鬥爭時期的國家利益。〗

楚頃襄王剛繼位,齊國的使者緊跟著就來楚國要求履行協議。楚頃襄王發揚民主作風要求群臣獻計獻策。

一個大臣道:“既然有協議,那就兌現唄。不然顯得楚國沒有誠信。但是給了之後,咱們還可以用武力奪回。這樣就顯得楚國又有誠信,又有能力。”

楚頃襄王心想:就我們現在的實力,哪能從齊國手裡奪回土地!

另一個大臣道:“楚國之所以人口眾多,是由於地大物博。如果把東部國土割讓給齊國,楚國的糧源和兵源就會大大減少,所以我認為不能履行協議,而應該派兵堅守。”

楚頃襄王心想:“就我們現在的實力,哪能抵擋住齊國的進攻!”

又一個大臣道:“就我們現在的實力,哪能抵擋住齊國的進攻,我們還是得向秦國求救。雖然秦國扣押了先王,但如果齊國侵佔了楚國的土地對秦國也不是好事。”

楚頃襄王道:“你們三個各說各的理,我到底該聽哪個?”

這時楚頃襄王的老師慎子道:“他們三個說得都有理,又都沒有理,他們的意見都可以採用,但又不能完全採用。讓建議割地的那個大臣去辦理土地交接事宜,然後讓建議防守的那個大臣領兵去防守,再派建議求救兵的那個大臣去秦國求救兵。”

楚頃襄王點頭稱善。

楚國按計劃行事。一開始孟嘗君見楚國老老實實送來土地很是高興,等派軍隊去接收的時候才發現那裡防衛森嚴,根本不像要交出的樣子。孟嘗君很生氣,正要發大軍去奪取,又聽說秦國已經發出救兵,只好嚥下這口氣。

原來楚國也有涮別人的時候。

楚懷王在秦國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秦昭王也拿他沒有辦法,又聽說楚國已經另立太子,一肚子火沒地方撒,於是派了一支秦軍去問候楚國的邊界,奪得楚國析地(今河南西峽)十六城。楚懷王對秦國已經失去利用的價值,就被軟禁在秦國。

衣食無憂,沒有自由的日子過了兩年,楚懷王萌生了逃亡之心。秦國的看守也因楚懷王的喪失價值而日漸鬆懈。在這兩年內,列國形勢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北方一直默默不聞的趙國由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日漸強大,還與秦國、宋國結成戰略同盟對抗著齊國、趙國、韓國的同盟。齊國的孟嘗君出於對秦國的私人恩怨,率領齊韓魏三國同盟攻打秦國。秦國畏懼孟嘗君的強大,被悶在函谷關之內做了縮頭烏龜。

公元前297年,就在秦國把全部精力用於與孟嘗君的較量時,楚懷王趁機擺脫看守,奪得馬車從咸陽逃走,後來竟騙過看守溜出函谷關。趙國離秦國比較近,而且國家強大,楚懷王認為那裡應該比較安全,就去了趙國。可是到了趙國才得知趙武靈王正在北方擴地,留守都城的趙惠文王還是個孩子,他不敢作主,只好請楚懷王高抬貴腳。楚懷王往遙遠的故鄉跑去,半路上卻被秦國的追兵趕上,像逮小雞一樣押了回去。命途多舛的楚懷王在秦國又活了一年便死了。秦國不想再為難這個可憐的人,便把楚懷王的屍體送還楚國。楚國老百姓哀憐楚懷王的不幸,紛紛留下了傷心的眼淚。楚懷王用自己的生命向六國敲響了警世鐘: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秦國的那張破嘴。

人的一生真是奇怪。有的人混帳半生,臨死良心發現,有的人英名一輩,臨死卻晚節不保,楚懷王屬於前者,太平天國的李秀成屬於後者。

楚國不幸的人也不僅僅是楚懷王一個,比楚懷王還不幸的人是屈原。在楚懷王當政的最後幾年,屈原已經被髮配到南方蠻夷之地。屈原出身楚國官宦世家(屈,景,羋是楚國國姓),對楚懷王情深義重,雖然官服已離身,可心依然是楚國心,遠在他鄉仍念念不忘為國出力。但楚頃襄王絲毫沒有振作之象,他奢侈腐朽、卑弱無能,在政治上依靠以令尹子蘭和靳尚為首的腐朽官僚集團,致使楚國防備鬆懈,民心渙散。

楚國在遭受不幸之後並沒有振作起來,相反卻自己邁著大步向沒落走去。

屈原在國都的政敵擔心屈原重返政壇,緊鑼密鼓地醞釀著陰謀。已經是令尹的子蘭聯合上官大夫惡意中傷屈原,楚頃襄王陷於認知失明,無法獲得事情的真相,便將屈原再次發配到更南面的地方。屈原流連於沅、湘二水,看著楚國的大好山河,一邊發牢騷,一邊寫詩,直到二十年後楚國發生了另外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5、攻秦】

垂沙之戰,孟嘗君雖然沒有給齊國帶來實質性的利益,卻使得自己名聲大噪,不但魏國韓國堅定了跟著齊國混的決心,連秦國也對孟嘗君動了心思。秦國對孟嘗君的看法是兩方面的,一是畏懼,二是喜歡,畏懼起於孟嘗君擅齊之強的權勢,喜歡起於孟嘗君在國際上有崇高的人望。秦國對付孟嘗君的方法只有一個:派個獵頭把他挖到秦國來。

公元前300年,秦昭王下血本將自己的弟弟涇陽君送到齊國做人質,然後派一名善於吹牛拍馬的使者去請孟嘗君。使者對著孟嘗君大肆吹捧他的賢能和秦王對他的景仰,孟嘗君被捧得飄飄然不知所以,想跟著使者去秦國發展。門客不想跟孟嘗君去秦國冒險,紛紛勸阻,但無濟於事,最後客居於齊的蘇秦走出來,道:“我今天早上從外面回來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土坷垃和一個木頭疙瘩在吵架。木頭疙瘩嘲笑土坷垃道:‘一旦下雨,你就會成為一堆爛泥。’土坷垃反唇相譏,道:‘我本來就是泥做的,變成泥之後我正好可以迴歸大地老家,不出一個星期又是一條好土坷垃。一旦下雨,你就會順水漂流,四處流浪,再也回不到生你養你的地方。’秦國是虎狼之國,你要去了回不來,豈不就成了被土坷垃所嘲笑的木頭疙瘩啦?”

孟嘗君笑道:“我不是木頭疙瘩。”於是打消了西行計劃。

一年之後,齊宣王逝世。齊宣王的一生有過風光,有過狂妄;有過勤奮,也有過懈怠,總體來說延續了齊威王開創的事業,但又過份放縱國家之外勢力的發展,為下任齊王留下了一道政治難題。在齊宣王之後是齊閔王。齊閔王一開始就對孟嘗君的專權行為不滿,而且兩人在對外政策上也大有不同。孟嘗君主張合縱抗秦,齊閔王偏向於連秦掠地。

這時秦國再次邀請孟嘗君入秦為相。齊閔王趁此機會敦促孟嘗君西行。孟嘗君入秦為相對齊閔王有兩方面的好處,一來實現了他連秦掠地的外交戰略,二來他可以趁此機會掌握權柄。況且,入秦也是孟嘗君自己的主張,所以這次入秦的準備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齊閔王為表誠意,還主動送走了涇陽君。順便說一句,涇陽君在齊之間也被孟嘗君的魅力折服,兩人私交不錯。

孟嘗君帶著門客浩浩蕩蕩趕奔秦國,在秦國受到了秦昭王隆重的接待,孟嘗君向秦昭王送出一件舉世罕見的重禮——一件純白色的狐白裘。這件狐白裘的價值超過千兩黃金,比同等體積的黃金還要貴重。白狐狸是狐狸中的珍惜品種。理論上講北極的狐狸是白的,可是他們到不了中國。一般情況下,只有那些很少出門,愛好和平的狐狸才有可能是白的,因為保養的好的緣故。一般的狐狸也只有腋下那一塊是白色,也是由於保養的好的緣故。(奇怪啊,我的腋下卻是黑色的。)要製作一件狐白裘需要犧牲許多隻狐狸,所以就有了“集腋成裘”的成語,這也由於當時沒有漂白粉的緣故。由於產量是實在限,連孟嘗君這樣神通廣大的人也只搞到了一件。秦昭王穿著狐白裘當眾展示了一番,眾人無不驚歎。孟嘗君隨即被拜為秦相,主管秦國的外交工作,這也意味著齊秦兩國的合作正式啟動。

但是好景不長,齊秦關係還沒有出蜜月,第三者就來插足,而且這第三者的位置還正好在兩國中間。在兩國中間,而且有能力插足的國家也只有趙國。趙國的當家人趙武靈王不簡單,他透過胡服騎射對趙國進行改革。趙國迅速崛起於齊秦的中間,列國的北方,取代楚國成為列國間的第三極。趙國的崛起可不是和平崛起,攻城掠勢在必行,趙武靈王乾的很專業也很專注。他把王位傳給太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自己改稱趙主父,專門從事擴地工作。北方的中山和胡地是趙武靈王緊盯著的肉。

宋國的情況與趙國非常相似。宋康王在位期間對宋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宋國實力達到了列國第八雄的水平,有五千輛戰車,號五千乘。有趣的是宋康王也將王位讓給太子,自己則一心研究如何對周邊的滕國下手。

列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齊、秦兩大強國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列國兩端,如果齊秦聯合,那些位於中間的國家早晚殃。如果齊秦之間不睦,中間國家的日子就會好過點。這個原理在近現代的外交中也是成立的。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和俄羅斯透過《提爾西特和約》實現和解,中歐的普魯士和奧地利便絲毫不得動彈。當法國和俄羅斯開戰之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趁機擺脫法國控制。二戰時,波蘭就是被蘇德兩大強國聯手瓜分掉的。冷戰時期,由於蘇美對抗,結果任何一方都沒有打贏區域性戰爭,蘇聯兵敗阿富汗,美國受挫越南,其原因是一方總是透過非軍事手段阻撓另一方的軍事行動,兩廂制衡之下,誰也打不贏。

趙國不想看到齊秦聯合,便想方設法從中破壞。趙國向秦國推薦趙臣樓緩為相,向宋國推薦仇郝為相。三國就結盟問題開始磋商,孟嘗君地位出現晃動。又有人在秦昭王面前進言道:“孟嘗君的身上流淌著齊國王族的血液,無論如何不會為秦所用。現在他在秦國為相,必然會把齊國的利益放在秦國的利益之上。如此秦國的利益會透過孟嘗君這個窟窿流向齊國。這就好比嫁出去的媳婦還老往孃家捎帶東西一樣。孟嘗君名為秦國的後衛,實則是齊國的前鋒。請大王詳察。”沒過多久,秦昭王就免除了孟嘗君的相位,隨後同宋國、趙國結成同盟與齊魏韓三國陣營分庭抗衡。

一個眾士歸心的孟嘗君如果不是秦國的得力夥伴,就將成為秦國的強大敵人,因此有人就建議秦昭王將孟嘗君在秦國解決掉。於是孟嘗君被軟禁。秦國涇陽君聽說好哥們被軟禁,積極展開營救。孟嘗君從涇陽君那裡獲得情報後宮燕姬能夠影響秦昭王。孟嘗君便拜託涇陽君牽線搭橋,燕姬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原來燕姬看上了孟嘗君送給秦昭王的狐白裘。孟嘗君可就為難了,狐白裘天下難找,做一件已經不容易了,哪還能做情侶裝啊?孟嘗君正在抓耳撓腮之際,一個門客說道:“相國莫急,小事一樁,看我搞顛?”孟嘗君道:“如何搞顛?”那門客道:“難道您忘了咱倆是同行麼?您是地上的君子,我是樑上的君子,由於我在工作的時候善於模仿狗叫,江湖混號‘狗盜’。”

當天晚上,黑夜擁抱了大地,狗盜輕輕來到宮廷的庫房,庫房的狗叫了幾聲以示問候,狗盜回叫幾聲,表明是自己人。門衛已經酣睡,狗盜找到狐白裘,裝進事先準備好的黑色口袋裡,然後溜了出來。出門的時候,庫房的狗還親切地送別,狗盜也以禮相還。

燕姬得到狐白裘之後心花怒放,天一黑就把做秦昭王勾到床上。一番雲雨,燕姬含嬌帶喘地做秦昭王的工作,道:“孟嘗君是齊國權臣,得罪他就等於得罪齊國,齊國便會聯合韓魏而攻秦。再說孟嘗君號稱賢能,扣押孟嘗君會陷秦國於不義,大王還是放了孟嘗君吧。”此時的秦昭王正在極樂的顛峰,滿腦子都是愛慾,剛才的歡騰已經讓他身體的某個部位疲軟,精神也隨之疲軟,於是在床上下令放孟嘗君回國。據說入暮時分是人的抵抗意識最乏力的時候。人在經歷一天的忙碌之後,緊繃的神經開始鬆懈下來,比較容易聽從別人的意見。革命家和佈道士就經常在這個時候宣講他們的真理。

孟嘗君抓緊機會連夜整隊出發。沒過幾個時辰就到了函谷關。他們到的太早,還沒有到開門的時間。這可怎麼辦?

古時候沒有精確的計時器,只好透過自然事物來判斷時間的早晚,有太陽的時候靠太陽,沒有太陽的時候靠雞叫。也就是說什麼時辰開門關門雞說了算。可是雞是到點才叫的。

孟嘗君正在著急之時,一個門客說道:“相國莫急,看我搞顛。”孟嘗君看了看門客,問道:“你有何法?”那門客道:“相國您忘了,咱倆是同行,您能讓姬半夜叫,我也能讓雞半夜叫。想當初俺也算是個地主,手下有幾十號長工,為了能讓他們早點幹活,我苦練雞叫,後來終於練成,可沒有多久就被別人發現,我在村子裡混不下去,只好投奔相國,是相國讓我不用半夜雞叫就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您就是我的再造父母,重生爹孃啊,相國啊~~”孟嘗君道:“別他媽浪費時間了,你先讓雞叫起來再說,要不然你還得重操就業。”

門客來到關前,捏著嗓子,喔喔~~,喔喔~~一頓叫喚,函谷關上的雞也跟著叫了起來。原來雞比人還從眾。守衛揉著惺忪的眼睛,嘴裡罵罵咧咧地將大門開啟。孟嘗君一個衝刺,帶著門客逃出函谷關。

秦昭王一覺醒來,恢復了雄性的本能,找回了王者的威風,思量起昨晚的事情,感覺不妥,連忙派人去追孟嘗君,到了函谷關,哪裡還有孟嘗君的蹤影,只有門衛在無精打采地站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韻美婦

花前月下

國風藝術家

李麗質

痞子女王

沈小夢

郡主世無雙+番外

酒千觴

我做的遊戲又跌上神壇了?

第五毫秒

幽靈

天堂放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