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魏國的來客,戰國那些事兒線上閱讀,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死了,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走了,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將由秦昭王與范雎這對政治搭檔填補。秦昭王很大方的封范雎為相國,當然秦昭王的權力增加更多,成為秦國名副其實的男一號。這是公元前266年的事。

范雎再次將目光轉向東方,準備尋找下一個獵物。由於長期遭受秦國的侵奪,此時的魏國已經與秦國沒有領土接壤,她的領土被趙國、韓國瓜分一部分後,已經完全被韓國擋在了後面。這樣韓國就成為首當其衝捱打要遭受秦國進攻的國家。范雎仔細的觀察了韓國的地圖,突然他發現韓國的疆域有點特別,像傳說中的細腰美女,一頭大來一頭小。那小頭便是韓國的上黨地區,由一條狹長地區與韓國主體相連。范雎的腦海閃現一個絕妙的念頭。

類似韓國這種啞鈴型的領土形態最薄弱的地帶是腰部,因為此處防守困難,縱深不足,一旦被敵人攔腰斬斷,會造成首位無法相顧的狼狽局面。當初,中山國因領土楔入趙國腰部,遂成為趙國一大患。秦國以前的困難是轉不過攻韓的彎來,一經范雎點撥才明白攻韓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如何攻韓的問題並不難解。正確的做事已經讓位於做正確的事。范雎的策略就是攔腰斬斷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絡,然後再一口吞下上黨郡。

公元前265年,秦軍攻佔了韓國的少曲和高平。這兩個地方正當太行山脈的西南,是上黨郡通向韓都新鄭的必經之路。第二年秦軍在白起的帶領下再次出擊,奪取了韓國的陘城(在太行陘旁邊)。在白起圍攻陘城的時候,范雎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思想,“毋攻其地而功其人”。這標誌著秦軍將減少攻城略地,而將主要精力用於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之上。白起執行范雎的軍事思想,結果取得大勝,以微小的損失消滅了韓國5萬大軍。消滅敵軍,佔領敵城是次要的,主要是從此以後秦軍不必再在敵軍的堅城之下流更多的血。其實秦軍也還是像以前一樣打仗,但換一種思維,狀況就大為改觀。創新的魅力,妙不可言。

【5、睚眥必報】

命運無常,世事難料。平平常常的日子突然會因某次事件跌入低谷,然後倒黴緊跟著倒黴,苦難連線著苦難,希望屢次轉化為失望,“最後一次倒黴”的祝願總會變成“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無奈,直至對外界的希求滅絕,開始轉向內心的奮爭,情況才開始好轉。突然,陽光降臨,陰霾開始消散,人生逐步上升,幸事不約而至,願望連連兌現,意想不到的驚喜層出不窮,讓人不得不感嘆人的一生竟是這麼奇妙。這正是范雎走過的人生曲線。

范雎的謀略與智慧在秦國大放異彩的同時,一些與國事無關的心願也因緣際會得以圓滿實現。

就在秦國將要對韓國大舉進攻的前夜。魏國得到訊息,連忙派慣於外交的大幅須賈跑到秦國。目的有兩個一是打探秦國動向,二是增進兩國關係。

范雎聽說老東家來訪,頓時來了興致,緊接著創意也跟隨而至。范雎想:上天是個一流的幽默大師,他喜歡看奴隸變成將軍,將軍變成奴隸的把戲。我為什麼不配合著他將幽默進行到底呢?問題是奴隸變將軍,將軍便奴隸的時間太長,如果能壓縮在一天的時間裡,將會更有趣,范雎很快就完成了構思。

於是范雎找了一身社會底層的衣服,穿在身上很有一點懷舊的感覺,初闖咸陽的時光彷彿有重現在眼前。那時的范雎鬱郁不得志,身體受到嚴重摧殘,在秦國最低檔的賓館裡打發時日……。范雎步行來到須賈所在的賓館,見到了故人。順便說一下,范雎在秦國得勢之後,對外仍然稱張祿。因此須賈並不知道範雎與張祿是同一個人。

須賈一如繼往地狗眼不識泰山,見到范雎後,大吃一驚,好像白天見到鬼一樣,其實在須賈的印象中范雎本應該就是鬼。驚魂甫定之後,須賈才打量眼前的范雎,看了看范雎的胸部,又提鼻子聞了聞,那意思是說你肋骨好麼沒有,身上的尿幹了沒有,而全然沒有注意到此時的范雎雖然破衣穿在身,可是臉上英氣逼人,眼中閃爍著鋒利的光芒。爾後,須賈道:“範叔(范雎的另一個名字)別來無恙乎?”范雎道:“一般一般,只是沒有死掉。”須賈接著道:“範叔口才舉世無雙,沒有去秦王那裡碰碰運氣?”范雎道:“沒敢去。我曾經得罪過魏相,迫不得已才逃亡到這裡,哪還有勇氣去遊說秦王!”須賈又問道:“那範叔現在哪裡發財?”范雎滄桑地道:“還是老本行,給別人當跟班。”須賈聽後,臉上竟也流露出哀傷的神色。其實須賈並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他嫉妒范雎的才幹,但還不至於到了非置之死地的程度,最多也就是使點壞,轉借別人之手對范雎進行破害。可以說范雎與須賈只是個人恩怨,與魏齊卻是階級仇恨。

既然已經確定范雎對自己無害,須賈也來了同情心,留下范雎吃飯。吃飯的時候,須賈又見范雎身上穿著單衣,因無法低於嚴寒而瑟瑟發抖,又讓手下人拿出一件粗布棉大衣,贈與范雎。范雎這次化裝而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增強戲劇化效果,二是對須賈進行一下評估,看他應該領受什麼程度的報復。剛才須賈的一些人性化舉措降低了對他的報復指數。如今范雎發達了,把報答當成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抓,還建立了評估體系。當年的每個人根據表現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回報,可謂精確、全面。

須賈又問道:“秦相張祿,聽說是咱們的老鄉,現在是秦國舉足輕重的人物。我的事情正好有求於他,不知道範叔認識的人中間有沒有能和張相國搭上話的,麻煩給我引見一下。”范雎道:“正好,我的主人就和張祿關係不錯,我幫你引見一下吧。”須賈道:“來秦國的時候心太急,結果跑病了馬兒,跑斷了車軸。像我這種身份的人,沒有大車駟馬,怎麼好出門。”范雎心中冷笑,嘴上道:“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可以幫你從我的主人那裡搞來一套。”

范雎回到自己府上,取來大車駟馬。須賈入座,范雎坐在車伕的位置,揮動馬鞭,驅趕馬匹向秦國相府馳去。范雎也是社會底層出身,曾經是個趕馬車的好手。

一路上,認識范雎的人都恭敬地退避兩旁,行注目禮。須賈內心奇怪,莫非這車的主人在秦國很有地位?這一刻,兩人情緒都比較高漲,須賈的心情容易理解。他剛到秦國就能透過關係搞到尊貴的馬車,還有老鄉駕車,感覺臉面有光。范雎,一個平民出身的卿相,最引以為榮的是別人對他本人的尊敬,而用不著車架、排場、行頭的幫襯。這些東西都是傳統貴族賴以維持虛榮的必備之物,布衣達人靠的是內在的能力與才幹。儘管身穿粗布,收執馬鞭,但旁人的目光早已經表明誰才是今天的主角。范雎神色從容,心中卻也非常歡喜,他歡喜於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歡喜於別人對他的敬畏,歡喜於能將須賈惡搞一通。

同一輛馬車之上,布衣貴族與傳統貴族各得所喜,但境界卻天差地別。此類把戲也曾為其他布衣達人玩過。比如拿破崙為他的將軍們設計了鮮豔華麗的禮服和各種造型誇張的獎章。到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將軍們從行頭中得到了極大的心理滿足,而拿破崙卻有意穿著當年炮兵少尉的灰色軍服,騎著沒有任何裝飾物的戰馬,從將軍們的佇列中走過。誰更會秀,不言自明。

來到相府門口,范雎下車,對須賈道:“你在外面等著,我進去通報一下。”過了好久,范雎也不出來,須賈在外面等得不耐煩了,便問旁邊的門人,“範叔為什麼進去一直不出來?”門人答道:“我們這裡沒有叫範叔的人?”須賈道:“那麼剛才給我駕車的那個傢伙是誰?”門人道:“我告訴你,你要記住,剛才為你駕車的人就是我們的張相國。”須賈聽後,震得說不出話來,這才明白剛才被惡搞。出於恐懼,須賈連忙脫光上衣,跪在門前,表示謝罪。門人講將賈帶到了范雎面前。此時的范雎,亮出了相國的全部排場,穿著大秦國的相服,被身邊的工作人員如眾星捧月般包圍在當中。須賈內心發憷,不敢直視,也許他永遠不會明白此刻的范雎與剛才駕車時的范雎,與以前給他當跟班的范雎,被扔在茅坑的范雎怎麼會是同一個人。

須賈的認錯態度還是不錯的,跪倒在地,口中說道:“須賈愚笨,想不到範君僅憑一人之力就能升到青雲之上,從此不敢再讀天下之書,從此不敢再參與天下的事務。須賈罪當領死,唯範君是裁。”范雎問道:“你可知你罪有幾多?”須賈道:“擢髮難數。”范雎道:“你罪有三。雎之祖墳皆在魏國,怎麼可能背叛祖國向齊國出賣機密,而你卻不明事理,將我陷害。其罪一也;當初魏齊將我拋棄於廁,你不加勸阻。其罪二也;好歹我給你當過多年根班,你卻忍心酒後尿我。其罪三也。我之所以留你狗命,是看在你送的那件粗布棉衣的面上。”范雎說完,轉身而去料理公事,將須賈扔在一旁。

過了一些日子,須賈也辦完了公事,來向范雎告別。范雎也真給面子,要舉行盛大宴會為須賈餞行。為了表示對須賈的重視,范雎還專門為他準備了餐位和飲食。大廳中間是首座,那當然是范雎的位置;再往下是朝中重臣;再往下是各國賓朋;旁邊是端茶送水的侍者;再往下是站崗執勤的護衛;再往下就是廳堂的臺階;須賈呢?只見臺階之下蹲坐一人,面前放著一個大盤子,盤子中放著豐盛的食物,——來自馬槽的大豆和來自羊圈的玉米,餐具由純天然材料製成——兩根剛從樹上折下的樹枝,旁邊也有服務員——兩名臉上刺著黑字的罪犯,如煞星降臨。不用說,能夠享這種待遇的人只有須賈。服務員非常周到,擔心須賈沒有胃口,使勁地按著他的頭往食物上塞。這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臨終主人范雎代表秦國向須賈致以熱烈的歡送詞:“回去告訴你家魏王,儘快把魏齊的腦袋給我送來,身子就免啦!否則,拿大梁城內所有人頭是問!”

須賈回去,把范雎的話告訴了魏齊。“為了大梁人民的活路,我情願一死”。是愛國志士的話。魏齊聽到范雎的威脅,當時就尿(sui)了,急忙逃到了趙國平原君那裡。

趙國實力不弱,范雎可以對魏國說,“交出魏齊,不然就屠大梁”,但如果對趙國說,“交出魏齊,不然就屠邯鄲”,就顯得過於託大,而且也不符合秦國現階段的政策。所以,對付趙國就需要另換策略。

過了兩年,在范雎“遠交近攻”思想的指導下,秦國對韓國的戰爭連連獲得勝利。范雎與秦昭王的關係也打得火熱。秦昭王誠心要成全范雎的報復願望,當他得知曾經迫害范雎的傢伙現在藏身於平原君的家中,便修書一封於平原君,“尊敬的平原君閣下,寡人久聞君之高義,對君之崇拜如滔滔江水,非常希望與君拋開一切官樣文章,建立平民式的友誼。如果君能來秦,那將是寡人乃至秦國的無上榮光,寡人與君將共飲十日,共醉十日。”

這樣的邀請函,秦昭王曾經寫過很多。其作用隨著次數的增加而降低,到了最後基本上成了公開的謊言。儘管如此,每一個接到秦昭王邀請函的國際人士都不得不甚重對待,謹慎處理,並不是不知道其中包藏的禍心,而只是由於畏懼秦國的強大,如果拒絕,便會給秦國以出兵的口實。

平原君接到信後,同樣也懷疑其中有詐,但不去又怕得罪秦國。考慮到秦國最近一直將矛頭指向韓國,秦昭王又打著友誼的招牌,平原君最後還是說服自己踏上了西行之路。平原君做夢都沒有想到秦昭王竟會為了大臣的私人呼叫國家力量。

來到咸陽。秦昭王並沒有食言,雖然沒有表現得像信中那般心懷敬仰,但確實請平原君吃了很多天的酒。平原君在半醉半醒之際,聽到秦昭王道:“過去,周文王認姜尚為大爺,齊桓公以管仲為乾爹,今天的範君就是寡人的三叔。範君的仇人在君的家中,請君派人將他的腦袋給我帶來;否則,君只好留在秦國繼續飲酒。”

平原君如夢方醒,道:“富貴之時還不忘結交各路友人是為萬一貧困時作打算。出賣朋友的事情,我趙勝從來沒有幹過,以後也不會幹。魏齊,是我的朋友。如果在我那裡,我定然不會把他交出來。可現在的情況是,他不在我那裡,讓我如何交出。”秦昭王道:“就算在,你也不能承認,我還是問問你家大王吧!”於是修書一封予趙孝成王。“你的老弟現在在秦國的控制之下,範君的仇家魏齊在平原君的家中。請你儘快我他魏齊的人頭送到秦國來,否則,百萬秦軍將會上門討要,而你的老弟也將長久地在秦國拘留下去。”

趙孝成王是趙惠文王的兒子。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死後,趙孝成王繼承王位。趙惠文王外柔內剛,對外奉行“秦不犯我,我不犯秦,秦若犯我,我必犯秦”的方針,讓囂張一時的秦國連碰幾顆釘子,還給趙孝成王留下一個強大的輔助班子。但是趙孝成王絲毫沒有乃父的風範,進取心與事業心嚴重不足,心理比較缺鐵,腦袋也不靈光,基本上是庸人一個,這樣的人物呆在趙國的王座上意味著災難。

面對秦國的公然叫囂,趙孝成王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跟秦國作對相比,乖乖把人交出去,雖然有點沒面子,但是很簡單,於是派人包圍了平原君的府第。魏齊聽說,連夜從平原君府逃出,又跑到了趙相虞卿那裡。

虞卿也是說客出身,他的奮鬥經歷比范雎可順利多了。那是不久之前的事,虞卿穿著趿拉板,帶著草帽去見趙孝成王,一段單口相聲下來,趙孝成王已經成為鐵桿粉絲,還賺了白碧一雙,黃金百溢的高額出場費。再段相聲下來,虞卿就成了上卿。第三段相聲說完,虞卿便當上了相國,受封萬戶侯。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猛的上升記錄了。

虞卿雖然身居相位,但頗具俠義之風,很能為朋友兩肋插刀,與黑社會、灰社會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魏齊雖然視下層人民如糞土,但在貴族圈子裡混得還算不錯,不然平原君趙勝不可能犧牲自己自由也不交出他。

話說魏齊連夜來找虞卿。面對老友落難來求,虞卿沉思良久,還是想不出解救之道。雖然他能從趙孝成王那裡說來顯赫的地位,但無論如何也無法讓趙孝成王為魏齊捨棄兄弟。為了朋友,虞卿竟然掛起相印,與魏齊一起奔上了逃亡之路。出的大梁,兩人四顧茫茫,天下之大,何人能頂住秦國的威脅。遍觀六國,竟是沒有合格的人選。勉強算來,也就只有魏國的信陵君了。

山東六國,除趙國以外,都已在長期的內鬥與秦國的打擊下疲弱不堪,大都抱著明哲保身的心理,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無人敢於直面秦國的跋扈。但山東並不缺乏勇武之士,當政府力量啞火的時候,有那麼少數的幾個精英毅然扛起“義氣”的大旗,招攬人才,積蓄力量,在抗秦的戰鬥中救助弱小,相互支援,發出了風雨飄搖季節裡的最強音。齊國孟嘗君開了一個頭,趙國平原君與楚國春申君起而效之,魏國信陵君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他對“義氣”的不遺餘力的追求與精深的理解在同行人無出其右,因此他的門客群數量最龐大,組織也最嚴密,而且少有作奸犯科,危害國家的現象發生。信陵君及其門客組織是民間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得天下義士紛紛前來投奔。他的事蹟後面將有專門敘述。

虞卿一生堂堂正正,響響噹噹,在“義氣”方面毫無瑕疵,雖然有求於信陵君,但是理直氣壯,還在魏齊面前打了包票。

信陵君聽說虞卿前來求見,本能地感到為難,誰都知道秦國不好惹,思量再三也不確定該不該接納虞卿二人,急得在屋內來回散步,一邊走口中一邊道:“虞卿是哪個道上的,管起魏齊的閒事!”旁邊的門客侯嬴提醒信陵君道:“人類孤獨的根源在於,不容易被人所瞭解,也不願主動去了解別人。虞卿可是一牛人,三見趙王,便實現了從奴隸到將軍的夢想。為了朋友,虞卿又不惜相位,前來投奔公子。公子卻問‘他是哪個道上的’。人啊,還是繼續讓他孤獨吧!”

信陵君聽後,頓時大窘。馬上讓人去迎接虞卿與魏齊二人。可是卻只看見虞卿一個人在那裡黯然傷神。原來魏齊是個急性子,見信陵君遲遲不出來迎接,便懷疑自己在這裡不受歡迎,想想自己的存在給很多人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心聲絕念,便一劍下去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趙孝成王聽說後,還是沒有放過他的腦袋,拿去獻給了秦國,才換回平原君。

范雎既報仇,也報恩,一筆是一筆,絲毫不差。把范雎拉到秦國,並推薦給秦昭王的使者王稽被秦昭王封為河東太守,所轄區域被免稅三年。在魏國幫助過范雎的鄭安平被秦昭王封為將軍。在給這兩個人升官進爵的時候,秦昭王並沒有考察這兩人的才幹和品德,只是為了范雎。那些曾經幫助過范雎的人不是發家致富就是升官晉爵,真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范雎似乎比佛陀還能耐,那些與他有恩怨的人都遭到了現世報。史學家稱范雎:“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范雎快意恩仇這一段在《史記》中貌似有bug。《范雎列傳》顯示範雎報復魏齊是在長平之戰前。而《虞卿列傳》中卻說魏齊死在邯鄲之圍後。魏齊死後,虞卿便不再從政。

如果是在長平之戰前,《虞卿列傳》中虞卿在長平之戰,邯鄲之圍等重大戰役中的精彩表現便是假的。可是這些故事有鼻子有眼,司馬遷弄錯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在邯鄲之圍後,范雎由於用人失誤,在秦昭王心目中的地位已經大打折扣。秦昭王似乎不太會以全國力量為范雎報仇。

如果以上兩種情況都對,那就只能是,虞卿在魏齊死後,又回去當了一段時間相國。

總而言之,司馬遷在一個地方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最強天醫

拾舟

貼身狂醫俏總裁

笑吹雪

勾引我沒用,我14

銀魚炒蛋

極品狂兵在都市

有點東西

我一個反派女主們為什麼都纏著我

春深寂寥

輪迴:緣起

歸隱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