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很体己地一笑:“你就是艺高人登样,等闲也看不上。”
一场仗结束了,另一场仗私下要打。她的头轰轰地疼。
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广播周知:战争结束了,日本是战败国,开始撤军。……
一九四五年,低沉的语调被衬托出高昂的士气,但这只是表面。
戏园子门楼是原来有对联儿:
功名富费尽空花,玉带乌纱回头了千秋事业
离合悲欢皆幻梦,佳人才子转眼消百岁光阴
炮火和烟尘令它们蒙污。
经理在旁,照应着下人把顶上悬着的日本太阳旗除下来,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太阳给扔在地上,一双双鞋子踩踏过—一是军鞋、伤兵的鞋、肮脏的赤足,还有残废人的拐杖。
日本人投降后,市面很乱,百业萧条,一时间不能恢复元气。
学生们又闹罢课,街上天天有游行队伍,他们对一切都感觉悬空、失重,不知为了什么,也不知应干些什么,天天放火烧东西,示威。
国民党势力最大,也打兵出来抢吃抢喝。金圆券膨胀,洋火也要好几万。
很多班全看上座不好。便把戏班散了改了跳舞厅。于是市面旺的橱窗,出现了他们平沽的戏衣,凤冠蟒袍,绣花罗裙。
无论日子过得怎么佯,蝶衣都不肯把他的戏衣拿出来,人吃得半饱,没关系,他就是爱唱戏,他爱他的戏,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深沉感觉。只有在台上,才找到寄托。他的感情,都在台上掏空了。
还是坚持要唱。窝在北平,有一顿唱一顿。
戏园子上座的人多,买票的少。
舞台两侧,除开国民党旗帜以外,还张贴着花绿纸饰和标语:
“慰问国军!”
“欢迎国军回到北平!”
“向士兵致意!”
全是惊叹语,是劫偶余生一种不得已的激动。
来了—群混混,他们之中,有流氓地痞,也有伤兵,全都是无家可归的男人。睡在澡堂和小饭馆外,也联群结党到小戏园子白看戏,不是看戏,只是找得一个落脚处,发泄他们的苦闷。摔东西,躺得横七竖八,胆小的观众都受惊扰,但凡有脚的都争相走避,除了桌椅,逼于无奈地忍受蹂躏。
有个在一角静静流泪,“不知如何”,也不知为谁。
仍是《霸王别姬》的唱段。又从头把恩爱细唱一遍。
那哭过的伤兵,只剩一条腿,不断用拐杖拍击来发泄。
忽然一道手电筒的光芒照向台上虞姬的脸。吃这一闪,又晃的头昏目眩,蝶衣几乎立足不稳。
“别唱了,打吧!狠狠地打吧!”
苦闷变成哀嚎,一池座子在失重状态。
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很猥琐地怪叫:“虞姬怎么不济事了?来月经吧?”
蝶衣气得色变,又羞又怒。
满堂哄笑。
小楼马上停了唱,忙上前解围,双手抱拳,向伤兵鞠了一躬。
“诸位,戏园子没有拿手电筒照人的规矩,你们请回座儿上看——”
话没了,猛听得穷吼怪叫:“老子抗战八年!没老子打鬼子,你他妈的能在这儿唱!兔崽子!你还活不了呐!”
都乘机发泄,更凶:“‘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你们下三滥戏子扛过枪么?杀过鬼子流过血么?”
一个手电筒扔上来,把小楼砸中了。
没来由地受辱,他一怒之下,把砌末推倒,向伤兵们扔去。
一众哗然,混混们也推波助澜。
小楼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自台上打到台下,蝶衣见状,也奋不顾身捍卫,他哪是这料子?被当胸揪掟几拳,一块木板砸下去,头破血流。柔弱得险要昏倒。
小楼抓住那人的脑袋,用自己的头去顶撞。古人和今人簇拥成堆,打将起来,一如九里山项羽力战群雄。
人多势众,又有拐杖板凳作武器。眼瞅着一记自他背心迎头击下——菊仙也不细想,即时冲出,以身相护,代小楼挡这—记。慌乱中,一下又一下,她肚子被击中了……
菊仙疼极倒地。
冷不提防,只听见小楼惨叫:“菊仙!”
血自她腿间流出。
如刀绞,如剜心,她也惨叫:“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