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三六、國民軍退守北京,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7日齊、寇、靳開軍事會議,議決:

(一)出兵攻保定。

(二)派兵疏清鞏洛。

(三)豫省軍政各事,完全遵吳意旨解決。

(四)以三師十一旅北伐,合晉軍(閻錫山部)五旅,約14萬人向保定進攻。

3月18日討賊聯軍下動員令,分為三軍,二軍過石家莊,一軍19日出動,三軍續進,21日靳雲鶚由鄭州赴石家莊,田維勤、馬吉第先筆。齊燮元21日回漢。

當吳軍攻信陽不下之時,國民軍決定分三路對抗各路聯軍,計一軍對奉,二軍對吳、三軍對魯。以韓復榘守廊房,石友三守高碑店,鄭金聲守順義以衛京師。

張宗昌既然解除了南面的威脅,與吳軍和好,又資助靳雲鶚30萬元軍餉,促成靳軍攻豫,他乃和李景林全力對付北面。

15年2月初,直魯聯軍由德州分兩路北上,一由東昌趨大名,一由達鎮攻泊頭,迫滄州。20日下滄州,右翼過鹽山、棗強、左翼抵阜城、交河。22日李景林移駐滄州,前鋒由興寧鎮攻陷青縣進困馬廠。

國民一軍本已次第回西北,至是又增援津、保。韓復榘率一旅赴馬廠督師。張之江、鹿鍾麟編一軍臨時師團開赴楊柳青。另派六旅由楊柳青開赴前線。張之江命韓復榘為津浦防務總司令、魏益三為保定防務總司令。

馬廠的爭奪非常激烈,兩度互相易手。直魯聯軍張宗昌任中路,李景林任東路,褚玉璞任西路。國民軍方面,鹿鍾麟於28日率馮玉祥的衛隊馮治安旅出京,偕孫嶽赴前線督戰,在靜海設總司令部。

張宗昌有海軍支援,青島畢庶澄部三十二師和海軍陸戰隊乘“海圻”、“海琛”、“華甲”三艦,“廣利”、“成利”兩輪分別赴秦皇島和大沽登陸,夾攻天津。

鹿鍾麟準備全力反攻,分兵三路:(一)中路韓復榘、鄭成思由唐官屯正面進攻。(二)左翼門致中、劉廷琛(國民一軍)會同徐永昌(國民二軍)由靜海出四角口攻側面。(三)右翼弓富魁、周士琦、高貴滋由虞縣抄襲青縣,斷直魯聯軍後路。

國民軍雖然全力反攻,可是形勢比人強,事實上國民軍四處遇敵,已成困獸。

15年3月間,國民軍苦戰各線,津浦線於16日被直魯聯軍攻下大名。京奉縣國民軍退出灤州,奉軍在大沽口截獲值250萬元之軍火。京漢線由於山西的閻錫山派商震出兵石家莊,將與直軍會合進攻保定。

3月22日李景林侄李書鳳率200敢死隊突入天津,與國民三軍巷戰,三軍戰敗,李軍佔領督署。天津士紳華世奎等與李書鳳商定天津善後辦法:(一)李暫委項惠年代警察廳長維持秩序,(二)迎李景林入津。當天晚上,李爽塏率馬隊由小站進入天津,赴鎮守使署佈告安民。23日李景林先鋒隊榮臻一旅由楊柳青小站抵津,立即分守督署車站四郊。由於炮火破壞,楊柳青鐵路須加修理,所以大隊直魯聯軍須待鐵路修復始可開來。李景林本人擬會合張宗昌一同赴津。

正當國民軍節節敗退,奉軍、直軍均向北京進迫之際,在北京的北洋名流乃發動和平運動。

3月15日王士珍領銜通電提出和平辦法六點:

(一)國民軍撤退返西北。(二)奉軍退回關外。(三)直魯軍退回山東。(四)吳軍不再前進。(五)魯豫兩省暫維現狀。(六)中央政局再議善後。

18日王士珍、趙爾巽、孫寶琦、汪大燮、胡維德、王芝祥、熊希齡等更通電各省呼籲和平。國民軍乃由張之江、李鳴鐘、馬福祥、劉驥、宋哲元等於20日通電響應。

同時前線之國民軍將領亦由鹿鍾麟領銜通電,略謂:

“一月以來兵禍綿延,軍民交困,內憂外患,枝節橫生,瞻望前途,不寒而慄。但使各方開誠相見,不難立罷兵戎。聘老鹹電,本公正之眼光,作和平之指導,開示各節,敢不贊同。即當遵電飭令前方,先行罷戰,各退原防,靜待後命,以表示敝軍傾向和平之誠意。”

此兩電發出以後,前線國民軍京奉、津浦、京漢三路,均即日撤兵。張之江、李鳴鐘、鹿鍾麟、馬福祥等,又電王士珍等,謂尊重諸公意見,次第將各方隊伍撤退,務求和平解決,惟各方是否一致,殊難揣測,請繼續勸導,共釋干戈云云。22日下午,王士珍等調人議決:(一)對張之江等通電,轉電張作霖、吳佩孚等,請速撤回原防,務勿追擊,靜待和平解決:(二)京師治安,通知鹿鍾麟、李鳴鐘,請切實維持。

北京父老致吳佩孚、張作霖等之電文,略謂:

“國民一軍撤回原防,開發西北,於十九日起實行撤退。和平前途已有端倪,望容納前電,飭前敵各軍停止前進,擇定地點派遣代表,商榷善後事宜。靜洗甲兵,重修禮讓。”

另電孫傳芳、閻錫山,謂:

“頃電吳張,停止軍事,兩公愛國,諒有同情,乞加勸告,促成和平會議,以安大局。”

21日國民軍下前線總退卻令,集中天津總車站,乘火車退回北京。

國民軍守灤州的唐之道撤回通州,22日鹿鍾麟、鄭金聲率總指揮部回北京,當晚孫嶽亦率衛隊回北京,韓復渠部退高碑店,鄭金聲部退密雲、懷柔、順義,李鳴鐘駐旃檀寺,仍以北京警察總監名義維持地方秩序。京漢線方振武部退保定、魏益三部退易縣。

國民軍以楊村、馬廠為第一線,設收容隊。廊房、香河為第二線,黃村設總兵站。門致中為京奉線掩護司令,韓復渠為津浦線掩護司令。熱河宋哲元亦撤兵向凌源西退。

孫嶽宣佈“自解直隸督軍本兼各職”。理由是因八國通牒加辱,當局慘殺學生,所以解職以促當局的覺悟。其實只是因為天津已放棄,不能在北京遙領。

國民軍希望以停戰和談來爭取時間,同時儘可能在兵略上不放棄北京,先在廊房、楊村附近作保衛北京的最後一戰,如果擋不住,則全力據守南口以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啟人

艾米·亭特拉

雲想的世界

藺昀

女大不中留(當紅不讓系列之三)

向晴

我和明星老婆在荒野直播談戀愛

老婆別打我

我的後院通廢土

江雨聲

穿越影視劇諸天從四合院開始

三等奉朝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