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一万首唐诗 > 第131章 陆机叹逝赋(第2页)

第131章 陆机叹逝赋(第2页)

-解析:虽然人们可能没有深刻意识到生命短暂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但内心深处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惆怅和哀伤。此句表达了即便没有对生命短暂有清晰的认知,人类本能地也会因生命的流逝而产生哀伤之情,体现出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本能的伤感,这种伤感源于生命短暂这一无法改变的现实,即使未加思索,也会在心底油然而生。

亮造化之若兹,吾安取夫久长

-解析:“亮”意为确实。诗人感慨,确实大自然的造化就是如此,生命短暂是既定的规律,那么又怎么能够求得生命的长久呢?面对自然规律,诗人出无奈的感慨,表达出虽然明白生命短暂是自然造化的结果,但内心仍然对生命的短暂感到不甘,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悲叹之情。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

-解析:“灵根”常用来指代祖先,“具尔”指兄弟。诗人沉痛地哀悼祖先过早地离世,哀怨众多兄弟也相继亡故。从对生命普遍短暂的感慨,转向对亲人离世的具体悲痛,将抽象的生命感慨落实到个人的情感体验上,使情感更加具体、深沉,体现出对家族亲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他们生命消逝的悲痛与不舍。

悼堂构之隳瘁,愍城阙之丘荒

-解析:“堂构”原指房屋的建筑,这里代指家业;“隳瘁”表示毁坏衰败。“城阙”指代国家,“丘荒”形容荒废。诗人哀悼家族的家业衰败,怜悯国家陷入荒芜。此句将个人的悲痛从家族亲人的离世延伸到家业的衰败、国家的荒芜,拓展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出生命的无常不仅体现在个体的生死上,还体现在家族与国家命运的变迁之中,使情感更加深沉、厚重,充满了历史感与沧桑感。

亲弥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

-解析:“弥懿”表示关系格外亲密。那些关系亲密的亲人已经离诗人而去,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又怎能因为他们的离去而轻易忘怀呢?此句进一步强调对亲人和朋友的深厚情感,突出他们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出对已逝亲人和朋友深深的不舍与怀念之情,即使他们已经离世,诗人对他们的情感依然刻骨铭心,难以磨灭。

咨余今之方殆,何视天之芒芒

-解析:“咨”为叹息,“殆”在这里指生命接近尽头。诗人叹息自己如今也渐渐步入生命的暮年,不禁感慨,为何望向天空,只感到一片迷茫。此句将对亲人朋友离世的悲痛与自身生命的衰老相结合,表达出在面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对未来、对生命的迷茫与无奈,使情感更加复杂深沉,从对他人生命消逝的感慨转向对自身生命终结的迷茫与忧虑。

伤怀凄其多念,戚貌瘁而鲜欢

-解析:诗人内心充满了哀伤,思绪纷繁复杂,面容因悲伤而憔悴,很少能有欢乐的神情。此句通过对诗人内心感受和外在容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因亲人和朋友的离世以及自身生命的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强化了情感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悲痛之情。

o幽情而成绪,滞思叩而兴端

-解析:诗人内心深处幽微的情感被触,进而展成连绵的思绪,郁积在心中的思想一经触动便兴起众多感慨。此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表明诗人内心对生命、死亡、亲友等诸多方面的情感深沉且敏感,稍有触动便如泉涌般产生诸多思绪,体现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以及对生命种种现象的深刻思考。

惨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

-解析:诗人深感这世间充满了悲伤,已无欢乐可言,只能通过咏叹往昔的美好来倾诉心中的痛苦。此句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在经历了众多生命的消逝和人生的沧桑后,诗人觉得当下的世界充满悲哀。而回忆往昔则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中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进一步强化了对生命无常和现实悲哀的感慨。

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解析:曾经居住的时候,厅堂和屋宇都充满了亲人和朋友;出行时,车辆相连,轩盖彼此比肩。此句描绘了昔日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展现出家族人丁兴旺、社交活动频繁的场景,与如今亲人和朋友离世后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通过这种今昔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悲痛和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弥年时其讵几,夫何往而不残

-解析:然而没过多少年,如今所到之处,一切为何都如此残缺破败呢?“弥年时”表示经过的时间,“讵几”强调时间之短。此句通过今昔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快,曾经的繁华转瞬即逝,如今只剩下残缺和衰败,进一步表达出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悲哀,强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变化的无奈与叹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解析:诗人感慨身边的人,有的已经离世,与自己阴阳相隔,有的虽然还在世,但生命也已走过大半。此句具体描述了身边人不同的生命状态,“冥邈而既尽”指生命终结,“寥廓而仅半”指生命已过一半,两种状态都体现出生命的消逝与短暂,进一步强化了生命无常的主题,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在身边人的生命历程中清晰地呈现。

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解析:“信”意为确实。确实就像松树茂盛时柏树也会感到喜悦,可叹灵芝被焚烧时蕙草也会出悲叹。此句以松柏同荣、芝蕙共损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联系,象征着亲人和朋友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表达出对亲人和朋友离世的悲痛,因为他们的离去,就如同芝蕙被焚般令人哀伤,体现出诗人对亲人和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他们生命消逝的痛心。

苟性命之弗殊,岂同波而异澜

-解析:诗人出疑问,如果生命的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同样在世间生存,人们的命运却如同同一条河流中不同的波澜,千差万别呢?此句通过对生命本质与命运差异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困惑,尽管生命本质相同,但命运却各不相同,有人早逝,有人尚存,这种差异引了诗人对生命奥秘的深入思索,使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对生命消逝的悲痛上,更上升到对生命哲学层面的探讨。

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解析:诗人瞻望前人走过的道路,看到他们的车轨已经翻覆,由此意识到人生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这里以“前轨之既覆”比喻前人生命的终结,暗示人生充满了各种未知和危险,生命脆弱易逝。诗人从对前人生命消逝的观察中,感悟到人生之路的艰难,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生命旅程的担忧。

启四体而深悼,惧兹形之将然

-解析:诗人伸展四肢,深深哀悼逝去的亲人和朋友,同时恐惧自己的身体也将如同他们一样走向衰老和死亡。此句从对他人离世的哀悼,自然地过渡到对自身生命即将消逝的恐惧,这种从对他人到自身的情感转变,使情感更加真切、深沉。诗人通过具体的动作“启四体”,形象地表现出对生命终结的深刻悲痛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让读者更能体会到生命短暂所带来的压迫感。

毒娱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颜

-解析:“毒”在这里表示痛苦。诗人痛苦于能够排遣情怀的方法太少,怨恨映入眼帘的事物常常引自己的悲伤。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命的种种悲痛时,内心的煎熬与无奈。由于生命的悲哀过于沉重,很难找到有效的方式来排解,而周围的事物又总是不断地触悲伤情绪,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体现出诗人在悲痛情绪中的挣扎。

o谅多颜之感目,神何适而获怡

-解析:诗人意识到众多的事物映入眼帘都会引悲伤,那么自己的精神又能到哪里去获得愉悦呢?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迷茫。面对世间万物皆能触悲伤的现状,诗人感到无处可寻愉悦,突出了生命的悲哀对诗人精神世界的笼罩,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沉浸在悲痛中的无奈与绝望,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寻平生于响像,览前物而怀之

-解析:诗人在回忆中追寻平生所经历的种种印象,看到眼前的事物便不禁怀念起往昔的人和事。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在现实的悲痛中,往昔的回忆成为一种慰藉。通过回忆过去,诗人试图在痛苦中寻找一丝温暖和安慰,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当下生命消逝和现实悲哀的残酷,使情感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更加深沉。

步寒林以凄恻,玩春翘而有思

-解析:诗人在寒冷的树林中漫步,心中充满了凄恻之情;欣赏春天新生的花木,也不禁思绪万千。“寒林”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呼应,而“春翘”虽然代表着新生和希望,但在诗人的心境下,依然引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此句通过不同季节景象引的情感,体现出诗人无论面对何种景象,都无法摆脱对生命的悲痛和思考,强化了生命的无常和悲哀在诗人心中的深刻烙印。

触万类以生悲,叹同节而异时

-解析:诗人接触到世间万物都会心生悲痛,感叹同样的季节,却已不是往昔的时光和情境。此句表明诗人对生命的悲痛已经深入到对世间万物的感知中,无论看到什么,都会联想到生命的消逝和无常。即使季节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已非,这种同与异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悲哀,体现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极度敏感和深深的无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弥往而念广,涂薄暮而意迍

-解析: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思绪和感慨越来越多;人生之路渐入黄昏,内心也越困顿。“年弥往”强调时间的推进,“念广”说明诗人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随着时间不断加深和扩展。“涂薄暮”将人生比作即将结束的旅程,“意迍”描绘出诗人内心因生命接近尽头而产生的迷茫和沉重。此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生命的后期,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不断累积,体现出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解析:亲人们逐渐离世,彼此间的联系愈稀少,友人也日渐疏远,越来越难以寻觅。“落落”和“靡靡”生动地描绘出亲人和朋友在时光流逝中逐渐离去、关系渐疏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身边人事凋零的景象,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因亲人和朋友的不断消逝而产生的孤独与哀伤之情,让读者切实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对人际关系的冲击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

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解析:回顾往昔与自己有过深厚情谊的人,如今存活下来的不过千分之一二。通过“十一于千百”这样悬殊的比例,突出了亲友离世数量之多,强调生命消逝的普遍性和残酷性,更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众多亲友逝去的沉痛之情,以及对生命脆弱无常的无奈与悲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