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粉飾的太平(二),大豪傑女主,賤宗首席弟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良久,待巨兵戰俑抬起拳頭時,張煌等人這才發現,那常虎全身骨頭似乎已被壓碎,全靠剛體支撐著最後一口氣。

只可惜此時,巨兵戰俑又是一拳砸下。

“砰——”

“砰砰——”

當著黑羽鴉眾人已經所有圍觀人群的面,常虎這位義軍虎常的首領,竟然被巨兵戰俑那龐然巨物活活砸死。一位實力足以與孫堅一戰的豪傑,竟然這樣就死去了。

“怎麼會這樣?”李通失神地望著曾經崇拜的豪俠變成了一具破損不堪的屍骸。在他身旁,臧霸與太史慈一人拉著李通,一人捂著他的嘴,生怕他做出什麼讓黑羽鴉也受到牽連的事來。畢竟,就連實力強如常虎的豪傑亦屈辱地死在這裡,又何況是他們黑羽鴉。若真有萬一,恐怕不需要那恐怖的巨兵戰俑出手,單單是那群金吾衛,就足以叫他們不能活著離開雒陽。

[想來雒陽出人頭地的豪俠不計其數,可是能活著離開的,卻是寥寥……此乃龍虎匯聚之地!]

東城門門長淳于獻的警告,彷彿再一次響起在年輕的黑羽鴉們耳邊,叫他們真正領悟到,那絕非一句誇大其詞的警告。

終於,綜合實力遠比黑羽鴉強大的義軍‘虎常軍’,就這樣覆滅了,首領常虎,還有他那十幾名義軍兄弟。這群滿腔抱負的義士,僅僅只是想替那兩名因言獲罪的文士說個請,就被當成叛逆處死了,而且死地極其悽慘。

“砰砰砰……”

巨兵戰俑,那尊龐然巨物在解決掉了所有的‘叛逆’後,便踏著沉重的腳步回去了。對於這種殺不死的殺戮怪物,張煌等人由衷地感到恐懼。要知道他們方才瞧得清清楚楚,明明常虎已將其攔腰斬斷,可是轉眼間,巨兵戰俑那兩截殘軀上伸出一根根如金如銅的細線,眨眼工夫便恢復如初。

[先秦之遺,巨兵戰俑……就是這種恐怖的殺戮兵俑麼?]

徐福面如土色,他萬萬沒有想到先秦遺留下來的,竟然是這種恐怖的存在。

沒過多久,那一班巡邏的金吾衛收斂了自己同伴的屍首後,便離去了。臨走時,他們也沒忘了處死那兩名因言獲罪的文士,而這一回,再沒有人敢為其求情。

“這便是評擊朝廷的亂臣賊子的下場!爾等好自為之!……那酒肆的店夥計!”

那名衛兵隊長在警告了周圍的人後,將酒肆的店夥計招了過去,指著雪地上的鮮血對他說了幾句。

“軍爺放心,軍爺放心,小的知道規矩的。”店夥計連連點頭,待那名衛兵隊長滿意地點頭離開後,他立即叫過幾名店裡的夥計,大傢伙一同將門前有血跡的積雪清掃乾淨。而與此同時,附近幾家的夥計亦出來幫忙收拾。

只是一盞茶的工夫,街道上再次恢復如初,彷彿之前的一幕幕都沒有發生過。而這時,那隻咕嚕嚕轉動的古怪圓球,這才幽幽地又飛上半空。

“唉!”張煌身邊不遠處有一位看起來頗有些學問老者拄著柺杖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喃喃說道,“周厲之民,尚不及此啊!”(指相傳留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句名言的周朝厲王時期。)

然而這名老者話剛說完,就被攙扶著他的他家兒子,面色大變地拉走了。

望著那對父子彷彿倉皇逃離般的遠去背影,張煌再次望向街上的行人。與初時他進城時一樣,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臉上依然還是洋溢著笑容。起初時張煌不覺得有何異樣,但是這會兒在他看來,那些笑容卻是無比的違和,那不過是粉飾太平的虛偽、心酸笑容。

抬頭再看天空,張煌的眼神猛地一顫,因為他發現,天空中竟然隱約有無數那種圓球,彷彿籠罩著整個雒陽。

“這就是雒陽!”大漢不知何時站在了張煌身邊,意味深長地說道,“我等站在這裡,前進一步是天,後退一步,就是陰曹……真想不通你們這群小鬼,年紀輕輕何以要踏足這裡。”

“……”張煌張了張嘴,半響說不出話來,他這才回想起,何以當初程普談到雒陽時,表情是那樣的詭異。恐怕就連程普那樣的豪傑,亦不想踏足這裡吧。

忽然,張煌好似想到了什麼,朝著大漢拱手抱拳,說道,“方才多謝這位大哥阻止我兄弟的莽撞。”

可不是嘛,若非方才這位大漢一把將陳到拉回了座位,恐怕眼下死於非命的,還要加上他黑羽鴉的兄弟六人。畢竟黑羽鴉在這龍虎匯聚,充斥著形形色色各種人、各種豪傑的王都,實在算不上什麼。

“我也是舉手之勞罷了。”大漢臉上泛起幾分勉強的笑容,繼而問張煌等人道,“你等是初來雒陽?”

“是的。”張煌點點頭。

“可有落腳的地方?”

“準備找一家客棧暫時落腳。”張煌如實說道。

“客棧啊……”大漢似笑非笑地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道,“那不是什麼好去處,若是你等信得過我的話,我可以為你等準備一個住所,雖然談不上舒適,但至少有點保障。”說話時,大漢不動聲色地指了指天空。

張煌意會地點了點頭,感激道,“那就多謝這位大哥了!……對了,在下張煌,這幾人是我的兄弟,陳到、李通、臧霸、徐福、太史慈,不知這位大哥怎麼稱呼?”

聽聞此言,那名大漢朗笑著抱了抱拳,說道,“我叫馬渾,馬元義!”

此人,竟是當初在泰山與唐周有過一番對話的,太平道大賢良師張角座下三十六大方、七十二小方中的首席大弟子,原黃巾軍荊、揚兩地渠帥,而又改任神上使,來雒陽準備謀舉大事的太平道黃巾軍首位關鍵人物之一,馬渾、馬元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想在黑夜裡撒點兒野+番外

樂木敏

尤爾小屋的貓

莉莉·海沃德

重生農家清荷

一隻小胖

帶著糊塗系統追反派

大咸貓

後院的秘密

我本平庸

港島風雲,開局先斬了乾爹

石馬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