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打擊,謀生在古代,妙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娘娘有意要讓兒子被打擊一番,陛下摸了摸下巴也就默許了。雖然說禧貴人也沒怎麼處理過具體的政事,可是她路子野點子多啊,不知道套路可以直接自己踏出一條更好的路來,這一點便是陛下也是服氣的:就算是紙上談兵,也是有不同境界的好嗎。

看出雍王的不情願,建興帝不懷好意的給禧貴人加碼:“瑞兒也別覺得禧貴人一介女流,便是朕也經常向她請教政事呢。別的不說,《天工開物》你可看過?水泥你可聽過?這都是禧貴人的功勞。”

這話說出來,小少年也不得不有幾分服氣了,雖然都只是格物致知方面的東西,但確實是於國家於社稷有大進益的,若非她是個女子,便是封個工部郎中也是使得的。

將禧貴人換算成工部郎中,雍王心裡就舒坦多了,李皇后也在一旁敲邊鼓:“皇兒剛剛可聽到我與你父皇說這表格之事?你覺得此物可有用?這便是禧貴人今早隨意翻了本宮賬冊便想出來的法子。”

沒錯,這位還是個戶部的人才。雍王虛心點頭,看禧貴人一下子順眼起來。

“對了,還有牛痘的事兒,雖然這法子是上天所賜,但到底是禧貴人指導太醫研究出來的,你可知這能救多少人命?”建興帝接著加碼。

有功德有智慧,若是再有些詩詞文章流傳,這種人放出去就是名士一枚,便是父皇也要尊敬邀請在國子監掛名的。

“去年母后千秋禧貴人還送過水玉物件兒你可記得?如今你康皇叔就靠著這個已經賺了大筆進項。雖然說錢就俗氣了,但是你父皇但凡想幹些什麼,哪裡不需要銀子?若沒有這水玉的營生,你父皇又怎能避開大臣們的糾纏,派人出海瞭解海外的國家?”李皇后亦是連連發問。

不僅僅是名士,還是為父皇母后做出貢獻這種級別的人,若說之前雍王心中有幾分抗拒,現在就只剩下高山仰止了,當即就起身行了個拱手禮:“禧貴人當真是了不起,之前是本王想岔了,若是有冒犯之處,還請您見諒。”

溫止趕緊半側身避開,又還了個禮,才道:“都是娘娘和陛下受上天庇佑,妾不過妄言了幾句罷了,要多謝娘娘寬容,沒有治妾無禮之罪才是。”

這種場面話聽聽就罷,大家心裡都有數,建興帝便催促道:“禧貴人不必謙虛,瑞兒若是有什麼想法便與禧貴人說一說吧。”

雍王想法挺多,既然父皇這麼說了,也就不再推諉:“今日聽兵部閆尚書說沿海有倭寇侵擾,本王提出增派兵力給他們一個教訓,但是被閆尚書敷衍過去了。”少年十分不甘心:“我泱泱大國豈能打不過這等邊陲小國不成?”

上來就是個軍事問題,便是李皇后也一時有些愣住,而溫止卻沒覺得太意外,畢竟在史書和歷史小說中都看過:“妾想先問陛下,關於倭寇的事情,您可核實過了?”

“誒?核實?”少年不解:“難道瓊州還會報假訊息給兵部不成?”

“妾雖不知道國家大事,但有些不同的想法。”溫止提筆在宣紙上邊說邊寫:“倭寇進犯有三種情況,其一是任職官員不作為,逼民為寇,或者就是沿海的海口假借倭寇之名行亂,總之,這事兒是假的。其二便是真有倭寇,但地方官員並不是無法戰勝,而是與倭寇同流合汙,打劫百姓騙取軍餉中飽私囊。第三種才是真正的倭寇進犯而地方無力抵抗,需要朝廷的支援。不知雍王殿下可曾核實過——或者提出核實沒有?不同的問題可是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的。”

小少年一時傻眼,支支吾吾道:“不……不會吧,他們有這麼大膽嗎?”

溫止亦不與他爭辯:“那便當做正是有倭寇進犯,南邊的兵士卻打不過吧。這時又有不同的情況。”她接著在紙上寫:“其一,沿海將軍們疏於操練,或是吃空餉,導致他們兵力不足。其二,守備不作為,沒有積極應戰,導致我國被打的措手不及。其三,無論將領還是主政官員都沒問題,只是咱們單純的打不過。若是前兩種情況,問題都並非是倭寇而是官員,需要委派一心為公能征善戰公正嚴明的將軍前往,招募新兵修繕武器,重新構建沿海的防禦才對。”

“那如果真的是打不過呢?不就該增兵了嗎?”小少年做最後的掙扎。

“還是不同的。”禧貴人搖搖頭,接著寫一二三:“便是打不過,原因也是不同的。可能是因為他們人多勢眾,我國兵力不足。也可能是他們武器更強大,船隻更靈敏迅速。還有一種可能便是軍中有他們的探子裡應外合。”溫止在三種可能性下繼續分析:“一般來說,倭寇不過是匪類,人數不會太多,所以單純靠人數贏過的可能性不大,問題反而容易出在後兩項上。”

“你繼續說下去。”這次接話的是一臉嚴肅的建興帝,之前只是覺得有趣,想讓兒子受些打擊,卻不料禧貴人真能分析出這麼多問題來。

“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倭寇人數本就不多,為了更好的掠奪,自然會去購買或製造更快的船隻和更強有力的兵器,而我國向來不是很注重水兵和海防,這就像讓一群穿著布衣拿著鋤頭的農民對戰全副武裝的騎兵一樣,便是咱們人數眾多又如何?那些匪賊搶了一圈便跑,咱們追之不及,找不到他們的老窩,單憑被動防守只能讓自己人疲於奔命。”

“你說的不錯。”建興帝沉著臉揹著手開始轉圈:“這樣一來增兵並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別處的水軍只怕比瓊州的更加不如,反而容易因權力分配和推卸責任造成更多的麻煩。”

雍王紅著臉不說話,他已經意識到了母后之前說的那句“政事最忌諱不切實際的紙上談兵”並非無的放矢,自己確實想的太簡單了。

“朕會即刻派遣欽差去瓊州查探,看是否是因為官員不作為或者有人假冒倭寇才導致水軍大敗,”建興帝已經坐不住了,拎著雍王往乾清宮去:“至於軍備方面,禧貴人,你若是有什麼好的法子就寫個陳條給皇后娘娘吧。”

這就是允許她參政議政了?溫止瞠大了桃花眼,呆萌的眨巴了兩下,有些不確定的指著自己的鼻子問:“我寫條陳?”

建興帝難得對著她笑的爽朗大氣:“只要是有功於國家社稷的,朕不會小氣到容不下你女子的身份。”

溫止真心誠意的領旨謝恩。

在回乾清宮的路上,雍王小少年一直沉默,良久才問:“父皇,為何禧貴人雖然是個女子,卻能把事情想得如此透徹?”而他明明在上書房學了七八年,最近還跟著皇帝聽政,反而單純的像個傻瓜。

建興帝總不能說因為禧貴人有個神仙師尊,便忽悠道:“你可知她讀過多少書?去歲她進宮時朕便發現她讀的書比你們都多,而且能背誦,還能舉一反三。除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還有歷史、兵法、田稅、工藝、律令、醫術,就沒有她不會的,你呢?”他笑著點點兒子的額頭:“光是四書五經都聽的打瞌睡的人,怎麼和人家去比?”

雍王羞愧的低下了頭。

建興帝笑著摸了摸他的發頂:“覺得難過了?”

雍王搖搖頭。建興帝笑:“其實看書也好,聽政也好,最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告訴你該怎麼去想一個問題。今日禧貴人的思路是不是就十分清晰?”

雍王小聲答:“是,不僅詳盡,還十分全面。”

“最重要的是大局觀。”建興帝捏著兒子的臉蛋,讓他抬起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大臣們該乾的事兒,但是首先,你要心裡有數,更重要的是有大局觀。比如調兵,每個地方的兵員都有定數,也有各自的統帥,貿然徵調很容易引起防衛的漏洞和不必要的衝突,如何去把握整體,而不是隻看見一個問題,是你需要學習的地方。”

“但是如果不知道細節,整體就會變成空中閣樓不切實際。”雍王其實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很快就想明白了:“我需要了解這些細節,包括某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和存在的貓膩,然後從大局上考慮問題,才能決定是否處理、如何處理這些政事。”

建興帝讚揚的點頭:“瑞兒說的沒錯。”

“那禧貴人呢?如果是她的話,會怎麼解決瓊州的倭寇入侵?”雍王好奇的問。

“那朕可就不知道了。”建興帝哈哈大笑:“她的手段可多著呢,雖然名義上是朕的後宮,其實是你母后和朕的謀臣才對,否則朕怎麼允她上摺子呢?”

雍王歎服:“禧貴人果然很厲害啊。”

“只是此事你知我知你母后知,再不能告訴別人了。”建興帝警告道:“這世道對女子多苛刻,之前朕因牛痘去了一趟皇莊,左相便要覺得禧貴人是個媚上惑主的妖妃了,若是讓那些老古板知道朕讓後宮妃妾上條陳參與國事,只怕乾清宮的屋頂都要被掀翻。”

雍王有時候也挺煩這些動不動就之乎者也祖宗規矩的老臣,聽到陛下吐槽大感認同連連點頭。建興帝又道:“今後你若是對政事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讓你母后找禧貴人與你探討一二,只是做的隱秘些。”

快成年的皇子和年輕的妃子之間總是需要避諱的,不是皇上不信任,而是一旦有流言傳出,那就是有口說不清的事情了,畢竟皇家顏面最重要,到時候被犧牲的就只能是禧貴人了。

雍王自幼在宮中長大,雖然建興帝的後宮簡單幹淨,但也看過不少手段,自然是心領神會,決定以後積攢些問題一次性問清楚,儘量減少和禧貴人的碰面機會。

看著明顯少了些驕傲和浮躁,卻更加鬥志昂揚的兒子,建興帝在心裡鬆了口氣。今後如果不出意外,周澤瑞就是皇位的繼承人了,雖然他希望兒子能夠順遂快樂,但當皇帝卻是不同的,肩膀上的膽子太重,任何一個決定都關乎人命,他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心胸,才能成為合格的繼承者。

而禧貴人,除開性別和身份不說,確實是個很好的引路人。她不囿於常規,不畏懼權位,而且眼界寬廣,甚至很多奇思妙想看似是異想天開,卻能起到巨大的做用,便是建興帝吃醋皇后娘娘對她的偏愛也不得不承認,禧貴人在這一年多里幫了他很大的忙,是個非常有價值的謀臣。

甚至以後,自己還可以拿政事與她多交流——若是她不和自己爭奪皇后的注意力,那簡直就完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捉鬼實習生7:紛亂之冬

可蕊

我女友是死神

一覽眾生戲

青寧青春

霖江南

我,數錢數到手軟

十二月的風雪

女主又在改劇本[快穿]

錫紙錦鱗

翡翠局中局

貓兒要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