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雪中春信 第34節,雪中春信,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夕陽斜照,被街道兩旁的商鋪遮擋出了狹長的陰影,人在陰涼處走著,天氣雖炎熱,卻多出一點脈脈溫情,衝撞得人心頭直打顫。他緊握住她,不時轉頭望一望她,視線相撞,有笑意忍也忍不住地,從眼梢眉角流淌出來。

肅柔還有些摸不著頭腦,見他一笑便下意識閃躲,暗裡思量著,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呢,和他在街頭招搖過市,還要這樣牽著手……

不過男人的手,確實比她大得多,她暗暗拿自己的來丈量,拇指和中指相扣,兩下里離得好遠好遠。

可是她的一點細微動作,他都能感覺到,剛才她也回握他了吧,終究不是鐵石心腸,多相處一段時間,就算是塊冰,也該被捂化了。

向前指了指,“那裡就是太傅府。”

驅趕著馬車的小廝將車停在樹蔭下,搬了食盒到門房上通稟,說嗣王與張娘子前來拜訪了。

門內太傅與夫人很快就迎出來,熱熱鬧鬧見了禮,把人接進了廳房。

杭太傅雖然位列三公,但素來淡泊節儉,家中不喜豪奢,一應都是最清雅的擺設。他們老夫婦育有三個子女,兩個兒子帶著家眷在外埠做官,唯一的小女兒前幾個月也出閣了,因此家裡人口很簡單,只有老夫婦兩個,領著一幫家僕住在這大宅子裡。

杭夫人熱絡地請他們坐,笑道:“今日是家宴,讓廚上弄了幾個家常的小菜,一會兒介然陪著老師喝上兩口。”

赫連頌應了聲是,復和太傅商談朝中事去了,杭夫人便與肅柔閒談家常,問家中老太君好不好,“早年在金翟筵上,我們曾有過一面之緣,但後來因我身子不好,連著幾年不曾參加,因此未能結交貴府上老太君。”

肅柔溫聲回話,“家下祖母一應都很好,就是近來家中兄弟姊妹的婚事讓她有些操心。”

“那都是喜事,上了年紀的人,最愛操心兒孫的婚事。”杭夫人舒眉笑著說,“我家今年也才嫁出一個小女兒,下請帖設宴等事還有些現成的經驗。上回老師同我說起,說你與介然的婚事定在九月初六,我想著到時候身子若能支應,也過去替你們打點打點。介然不像別的孩子有長輩幫襯,他一個人苦得很,倘或能幫上忙,我這做師母的絕不能袖手旁觀。”

肅柔如今處在這個局勢下,自然要說順風話,很誠摯地道了謝,復又道:“他也同我說過,這些年在上京承蒙恩師與師母照應,您二位就像他的至親一樣。至於婚宴,師母暫且不必擔心,到時候請四司六局代為置辦,應當能夠妥善料理的。”

可杭夫人尤不放心,“那婚床呢?什麼時辰安床,請哪家的孩子翻鋪,都很要緊。記著要找屬龍的男孩兒,還得落地的時辰好,不與你們相沖的,能保你們早生貴子。成親可是大事,一輩子只這一次,千萬馬虎不得。”

肅柔尷尬不已,硬著頭皮應承:“師母放心,家下長輩們也會幫著張羅的,若有顧及不上,再請師母代為周全,到底這種事我們都不曾經歷過,唯恐有哪裡失當,日後會不吉利。”

“正是這話。”杭夫人道,“反正哪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千萬不要見外,只管同我說。我如今家中沒什麼可操心的,孫子輩的親事還要等上兩年,閒著也是閒著,正好可以替你們搭把手。”

這裡說著話,外面僕婦進來,說菜已經上齊了,請貴客移駕。

杭夫人便站起身招呼大家入席,牽著肅柔的手進了花廳,安排她在赫連頌身旁坐下。

再瞧瞧菜色,有蟠桃飯、蟹釀橙、東坡豆腐和玉帶羹等,都是極精緻可口的。席間赫連頌很照應她,替她取橙蓋、遞巾帕,一派君子風度。邊上杭夫人看得很欣慰,笑著說:“我早前還和你老師說,只怕介然不知道討好姑娘,引得二娘子不高興。如今看看,二娘子將來跟著他必不會吃虧的,像這樣體貼的郎子,打著燈籠也難找。”

赫連頌仰唇笑道:“師母過獎了,我既然聘了二娘子,自然一心對她。她在禁中十年,吃了很多苦,日後嫁了我,我會將她以前受的那些委屈慢慢填補上。人都說先苦後甜麼,既然吃苦在先,後福必定無窮。”

這回連杭太傅都對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發現外面傳聞男女情事上堪稱木訥的學生,原來遇上了對的人,也是個懂得討巧哄騙人心的。

先前他是真有些擔心,坊間傳聞張家要和嗣王府退親,他以為果真兩個人不成事了,但今日看來,不是郎情妾意好得很麼。不光眼波款款有來有往,甚至連腰上玉佩都是成雙的,杭太傅終於能夠鬆口氣了,原本因為朝堂上反對官家擴充後宮,與好些言官都結了怨,給赫連頌保媒,也算對皇權一次正式的衝擊。只要他們有好結果,自己就是勝利的,倘或他們就此分開,那麼便是一場極大的失敗,連著他都要受那些言官的恥笑。

所以太傅興致高昂,“算算日子,還有兩個月,現在就可以籌備起來了。”

赫連頌道是,“唯恐賓客多,已經提前命人包下了九月初六的潘樓。”

肅柔聽了,不由愕然看了他一眼,也鬧不清這話究竟有幾分真假。直到宴罷從太傅府辭出來,她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坐上馬車便問他:“包下潘樓那件事,是真的嗎?”

天上的弦月只剩細細一線,星輝卻大盛,倒映在他眼底。他起先沒有答她,待坐進車內才道:“潘樓生意忙,九月初六又是個好日子,成親的未必只有咱們一家,早些未雨綢繆,到時候就不必著急了。”說罷望了她一眼,“這件事我沒有與你商量,就擅作主張了,還請小娘子見諒。若是你覺得潘樓不好,我可以命人另外約地方,班樓怎麼樣?或是方宅園子、梁宅園子都可以。”

等等……肅柔艱難地理清了思路,“現在不是說哪間酒樓好,是婚事……就這麼定下了嗎?”

車外的燈火照著他的臉,即便是湊得那樣近,也找不出一點瑕疵來。

他說:“怎麼了?定下來不好嗎?小娘子還要繼續猶豫嗎?或是我有哪裡做得不好,讓你不稱意,你告訴我,我可以改。”

肅柔結結巴巴道:“不是……不是讓你改……”

他又浮起委屈的神氣來,“還是你覺得我人才相貌不夠好,配不上你?身家地位可以掙,若是長得不稱你的意,那我只有投胎了。”

說得肅柔汗毛直豎起來,忙說:“不不不,王爺不必投胎……我的意思是我還沒有想好,畢竟還有兩個月……”

他聽罷,哀聲嘆口氣,淒涼地往後一靠,靠在車圍子上喃喃:“還有兩個月……要是明日就是九月初六,那該多好!”

語氣雖惆悵,那雙眼睛卻笑吟吟望著她。從入廟儀上再次直面她,一直到現在,她都是八風不動的樣子,簡直讓他懷疑是不是十八歲的軀殼裡,裝著一顆看透了世態炎涼的心。可是現在,他竟從她的閃躲中發現了一點這個年紀該有的靦腆,原來她也會臉紅,也會不知所措。他忽然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了,如果不出所料,除了能迎娶到一位無可挑剔的王妃之外,還能收穫一段青梅微酸的感情吧!

輕輕閉了閉眼,他自言自語:“其實我也想過,乾脆婚期之前離開上京,這樣就不會有變故,到了正日子,小娘子也只能嫁給我。可我又捨不得錯過兩個月與你相處的機會,對我來說,要一段表面婚姻不費吹灰之力,我在乎的是心……”他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含笑調侃,“可能小娘子幼時那一撞,撞進我心裡來了,人生就是這樣兜兜轉轉,狹路相逢。我現在只想問你一句,你有沒有心上人?”

肅柔難堪地搖搖頭,“沒有。”

“可是上回你同官家說過,說心悅我,想與我廝守終生,我當真了。”他言罷,直起身來灼灼望住她,“既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話,就應該負責。現在婚期定了、酒樓包了、人也是你的了,就請小娘子不要猶豫,笑納了我吧。”

第48章

肅柔不知道怎麼回答,和這個人的相處也變得越來越讓她彷徨,她有些看不透他,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無意之間給過他錯誤的暗示,讓他覺得這樁婚事已經板上釘釘了。

固然,先前祖母也和她說過了,到最後無計可施,只有嫁給他這一條路,但他這份篤定來得太早,讓她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現在大方地要將人也贈給她,她忽然覺得有些惶恐,難道這輩子果然要和眼前這人捆綁在一起了嗎?

仔細看看他,年輕的嗣王並不像一員武將,他臉上沒有武將的滄桑,反倒更像高樓上讀書的錦衣公子,一副不知人間疾苦的模樣。可是這種表象會騙人,明明少時離家,生死一線過,他經歷了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經歷的事,在這上京走到今時今日,也必有他的艱難。

然而她的心裡百般想頭,他卻只有一個執念,並且堅定地向著目標進發。那雙眼睛裡飽含千言萬語,燈火微漾,光線在他眸底明滅,他低頭說:“你還是不願意嗎?”

肅柔啞然,現在再說不願意,也太過虛偽了,明明自己沒有退路,做什麼還要裝得那樣高潔呢。一面說不,一面又苦於應付官家,到最後也許還是那樣的結果,那麼現在的苦苦掙扎,又有什麼意義?

“王爺果真要娶我,一輩子與我在一起?”她抬起眼望向他,“當初你與我伯父商定登門提親,是看在早年家父救過你的恩情上,我知道你是一片赤城,但王爺不必混淆這種感情,把自己的婚姻葬送進去。”

他認真聽她說完,模稜兩可地一笑,“小娘子看到的只是表面,有沒有想過,或許咱們之間的淵源,比你想象的更深呢?況且報恩有許多種辦法,未必要把自己填進去,既然填進去了,我就沒打算再出來。”

肅柔訝然,“你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退親嗎?”

他窒了下,發現險些穿幫,忙道:“小娘子不瞭解官家,官家要做的事,沒有那麼容易放棄。你說前兩日他來了園探望過你,其中深意就算我不說,小娘子也應當明白。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只要咱們這頭不出變故,官家也沒計奈何。”說罷挪了挪身子,忽地溫柔了眉眼,“我先前說過的話,就不再重複了,只要小娘子記住一點,我從來沒有將婚姻當兒戲,迎娶了小娘子,一生一世都只有小娘子,那麼你呢?今日能給我個準話嗎?”

他神情殷切,彷彿她要是再出言拒絕,接下來便會傷心滅頂。

肅柔緘默下來,自己心裡也仔細思量過,這兩日又是牽手,又是收人家祖傳的玉,再來推三阻四,就矯情得沒邊了。賭上一口氣,也下定了決心,她泰然道:“不瞞你說,近來因官家造訪一事,弄得我六神無主,不知應當如何應付。王爺說得沒錯,以不變應萬變,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你要我一句準話,我暫且不能應你,要回去問過繼母的意思,畢竟這樁婚事不單關乎你我,也要顧及繼母的心情。再者,我要在爹爹墳前卜卦,若是爹爹也願意成全,那麼我就答應你,九月初六嫁給你,自此一體同心,永不相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