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晴空萬里,海風習習,在寬廣的海面上,總算感覺到了秋的涼意。

張斌坐在鎮遠巡洋艦船艙頂端,看著無盡的海面,皺眉沉思著。

他在考慮天災的問題,或者說,在天災中怎麼救平民百姓的問題。

明末這場天災,到底損失了多少人口,這個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他看過很多相關的描述,資料都不盡相同。

有的說明末人口一億六千萬,到清初還剩八千萬左右;

有的說明末人口大概一億,到清初還剩一千四百萬左右;

有的說明末人口接近兩億,到清初還剩一億多;

這些數字都是估算出來的,沒個準頭,但是,損失的人口卻驚人的接近,都是八千萬左右!

為什麼損失的人口會驚人的一致呢?

因為有很多損失的資料都是可考的,明末天災之前到底有多少人,無法估算出具體的資料,清初歷經戰『亂』之後到底有多少人也沒有具體的資料,但是,很多人口損失卻是可以考證到的。

比如,遼東,萬曆年間資料,有三百多萬,清初統計,總共剩下不到百萬。

比如,陝西,天啟初年資料,有六百多萬,清初統計,同樣不到百萬。

比如,四川,崇禎初年資料,同樣有六百多萬,清初統計,不到五十萬!

這麼巨大的人口損失,主因肯定不是戰爭,一場大戰損失幾十萬,足以載入史冊了,明末清初死傷數十萬人的大戰幾乎沒有,就算是蟎清入關後的幾場屠戮,最多一次是幾十萬,沒有什麼數百萬上千萬的。

但是,這麼多人就這麼無聲無息的消失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結合各種因素分析,張斌得出一個結論,很多人都是餓死的,恐怖的旱災本來就導致糧食產量銳減,再加上連年戰『亂』,西北五省,十餘年時間,基本就沒什麼糧食產出,幾千萬平民百姓吃什麼!

糧食問題,才是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

一天沒飯吃沒有關係,最多餓的肚子痛;

一個月沒飯吃也能活,還能吃別的;

甚至,一年沒飯吃,還能想出各種辦法來;

如果連續十多年沒飯吃,不餓死才怪!

說實話,糧食問題張斌以前並沒有怎麼擔心過,因為他坐擁福廣兩個行省,還有東番和海南兩地可供開,而且這些地方在天災中並沒有受多大影響,要養活十餘萬大軍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現在考慮到數千萬平民百姓,他立馬就現,現有這點收成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他現在能籌集到多少糧食呢?

一百萬石、兩百萬石,甚至是五百萬石都沒多大問題,如果起狠來,一千萬石也有可能,這麼多糧草,十萬甚至二十萬大軍自然不愁吃喝,但是,一分攤到數千萬平民百姓,一個月都撐不過去!

他這是率領艦隊去廣東轉運糧食的,福建各州府的受災人數已經統計出來了,大約有六萬餘戶,三十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他得去籌集三十萬石糧食過來。

這點糧食對他來說自然不在話下,南海衛那邊已經開始收穫糧食了,兩百萬畝地,勻出三四十萬石糧食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現在考慮到數千萬平民百姓,就不能滿足於現狀了,必須全力展糧食生產!

當然,福廣兩省產出的糧食是不可能拯救所有饑民的,只能盡力而為,能產出多少,就產出多少。

這個時候,廣州港,天字號碼頭已然在望,張斌收拾了一下心情,緩緩起身,往下走去。

廣東的官員已經提前收到總督大人要來的訊息,不過,這次場面並沒有上次隆重,因為張斌下了命令,左布政使蔡善繼一人前來迎接即可,其他官員,各司其職,不得大張旗鼓。

蔡善繼也沒有大張旗鼓,就帶了幾個隨從在碼頭恭迎,並沒有擺什麼大場面。

張斌對此十分滿意,雙方見禮後,他立馬親切的問道:“伯達,在這邊還習慣吧,這邊可是熱的出奇。”

蔡善繼微笑道:“還好,還好,習慣了就好了,我住在高大寬敞的布政使司衙門還受不了,那住低矮平房的老百姓豈不更受不了。”

張斌點頭道:“嗯,習慣就好,廣東各州府可有什麼災情上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宇宙修行路

毋衰

意誅仙

七個硬幣

男兒何不帶吳勾

明月文刀流

妖孽的小王爺

拼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