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陷害忠良,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文燦這時候心情很複雜,皇上終於同意了張獻忠的條件,他終於不用去攻打那令人看著都絕望的襄陽城了,但是,皇上又急令他揮軍進入北直隸,去對付更加令人絕望的建奴騎兵。

他並不是什麼身經百戰的無敵統帥,面對十餘萬建奴騎兵,他並沒有什麼好辦法。

十面張網嗎,別開玩笑了,建奴騎兵那就是一把尖刀,你敢張網去兜他,他分分鐘把你的網捅個稀巴爛。

圍追堵截嗎,也行不通,他手裡就二十多萬大軍,而且大多是新兵和新收服的反賊,根本就沒多少戰鬥力,分開去堵反賊還勉強可以,因為反賊同樣沒有多少戰鬥力,分開去堵建奴騎兵,那是尋死!

建奴騎兵那可是天下有數的精銳,二十多萬人馬集結在一起與十萬建奴騎兵打野戰他都沒把握能打贏,還分成數股,那絕對會被建奴各個擊破。

他是真想不出怎麼對付十萬建奴騎兵,或許,實在不行了就實話實說,跟皇上坦言自己不行,哪怕因此丟了官也比害得二十多萬大軍被建奴擊敗要強啊。

他就這麼一路苦思,帶著二十多萬大軍瘋狂的趕往京城,每天都是急行軍,最少趕百里以上。

可惜,就算他拼命的趕,也不是幾天時間能趕到京城的,因為襄陽離京城足有兩千多里,而且中間還隔著黃河這樣的天塹,就算調集再多的船隻,二十多萬大軍,加上糧草輜重一天都渡不完。

熊文燦在瘋趕,皇太極卻在瘋搶,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小皇帝肯定會調在南邊圍剿反賊的大軍趕過來勤王,拯救即將被剿滅的反賊也是他這次揮軍入關的主要目的之一。

大明的反賊可是幫他分散明軍實力的好幫手,這個幫手可不能讓他死翹了,至少在他奪下大明江山之前不能死翹了。

所以,每當反賊要被明軍剿滅的時候,他都會揮軍入關,威逼大明,逼的大明不得不將圍剿反賊的大軍調回來。

這樣,反賊就有了喘息之機,要不然,明軍恐怕早就把反賊給剿滅了。

其實,入關劫掠和拯救反賊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

明軍全力剿賊去了,京城附近兵力必然空虛,他率軍衝進來並沒有多少危險。

而明軍回援之後,他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也沒多少危險,而且,明軍一旦回援,圍剿反賊的計劃就泡湯了,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崇禎會不會調遼東軍過來收拾他,他一點都不擔心,因為遼東軍本身只有十多萬,而且他們還要守山海關,守關寧錦防線,守三臺子河一線,守遼河一線,守海州、蓋州、復州、金州一線,這些地方,每個地方少說都得上萬人,遼東軍又能抽調多少?

調的少了,就是來給他送菜,他正好趁機將其殲滅。

調的多了,遼東就空虛了,他完全可以命人率重甲步兵一路殺過去,收復被明軍奪回去的城池。

崇禎要敢調動遼東軍,怎麼調都對他有利,而且,不管是調的少了被他殲滅了,還是調的多了導致遼東失守了,最終還是要將圍剿農民軍的明軍主力調回來擦屁股,他才不擔心呢。

還好,崇禎沒做無用功,給皇太極送菜,而是直接調的熊文燦大軍,不然,遼東的局勢都會跟著糜爛。

不過,調熊文燦大軍就需要等了,等了將近二十天,皇太極都差不多把京城周邊順天府和永平府除了城池外的區域劫掠一空了,熊文燦終於率大軍趕到了京城。

他並沒有傻乎乎的直接率軍衝上去跟皇太極硬鋼,既然自己不行,那就換行的人上唄,他並不是那種魯莽之人,更不是抓著軍權不放的奸妄小人,他為人還是比較正派的,做事也比較沉穩,或許,這才是楊嗣昌將大軍交給他統率的原因。

在路上想了將近二十天,他已經想好對策了,自己不行,就將二十多萬大軍帶到了京城外面,等著皇上派行的人上,反正他就帶著大軍在城外等著皇上的旨意,如果皇上硬要自己上,那就跟皇上說實話。

京城有乾的過建奴的能人嗎?

當然有,像他前任的福廣總督現在的內閣次輔太子太師張斌就是,建奴都被他幹趴好幾回了,他要帶著這二十多萬大軍,絕對能把建奴打得抱頭鼠竄。

不過,皇上也可能不派張斌來統兵,而是逼他硬上,因為他知道,皇上對張斌頗為猜忌,所以特地培養自己的頂頭上司楊閣部來對抗張斌,這麼多大軍,皇上會不會交到張斌手裡還真不好說。

總之,先等等看吧,自己什麼都不說,可能還能保住官位,如果自己開口說了實話,那這官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崇禎這會兒正是在考慮這個問題,熊文燦終於率軍趕回來了,這會兒京城安危是不用擔心了,問題讓誰領兵去對付皇太極呢?

熊文燦嗎,崇禎有點猶疑,這熊文燦雖然打了場大勝仗,但他擊敗的是反賊,反賊除了會跑,其他沒什麼能耐,建奴可不是光會跑,他們還很能打,跟反賊完全不是一回事。

張斌嗎,不行,崇禎很快就將張斌排除在外,他對張斌還是有所猜忌,讓張斌率二十多萬大軍在京城外轉悠,他還是不放心。

他是善忘的,崇禎二年和崇禎三年之交那次建奴入寇不正是張斌率軍趕走的嗎,這會兒他又不放心了!

不用張斌能用誰,明末要真有這種能人,明朝就不會滅亡。

他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他又想到了楊嗣昌。

他已經形成了思維習慣,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就找楊嗣昌商議。

楊嗣昌很快就應招而來,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便親切的問道“文弱,現在熊文燦率軍回來了,你感覺他能擊敗皇太極嗎?”

這個問題楊嗣昌早就考慮好了,當然,他考慮的不是熊文燦能不能擊敗皇太極,他是想自己率軍去擊敗皇太極!

楊嗣昌這個人很好強,也很自負,他認為自己出任過分巡道和兵備道僉事,領兵作戰經驗豐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大計都是他想出來的,事實證明,自己的策略效果相當好,不到三個月就將反賊收拾的差不多了,對付十萬建奴騎兵,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嗣昌這個人,還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歷史上正是因為他屠殺了太多的農民起義軍,所以名聲相當臭,老百姓都罵他屠夫,劊子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現代兵王創辦無敵軍校

張大喵你的義大利炮呢

超維之道

天藏風

鬥戰仙穹

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