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橋的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烤茶素有相女婿之說,鐵道炊事兵,沒有橋的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楚留香雙手捧過美麗的彝家小姑娘奉上的這碗清茶,小抿一口,立即感覺自己一身的風塵疲憊立馬被清洗而去。

烤茶的茶葉最講究的是用雲南本地普洱的曬青茶;

在勞作一整天后,彝家一家老少圍坐在火盆旁手捧烤香茶,是一天中難得的悠閒時光,而且彝家自古有規矩,喝烤茶時間,彝家諾合不催工。

第二道茶名——靈生護香,

意為苦盡甘來,情深意長。

品嚐第一道烤香茶的美味之後,瞬間顛覆了楚留香對茶葉香氣的理解,立即將身板坐直,微微前探,看著彝家年輕男人如何製作第二道烤茶;

只見彝家少年將陶罐放在火炭上;

加入事先炒至黃色的糯米和茶葉;

邊烤邊抖動,至茶葉香氣四溢,糯米呈現焦黃色澤;

彝家烤香茶又俗稱“百抖茶”;

以腕力抖罐,令米不至糊底,也讓茶香、米香混雜著充分溢位陶罐,使楚留香在嗅覺與視覺上足足享受了一番。

此時加入採自高山三千米以上的特有紅豆草和少許雲南特產紅糖;

繼續抖動到一定火候;

澆入開水;

再加入一小塊生薑,煮兩分鐘就好了。

當楚留香剛喝完第一道茶,略微解決口渴時,第二道混有糊米的烤香茶茶已經煮好,呈現在他眼前;

楚留香看著火候合適呈紅色的茶湯,嗅覺感受著香氣的甘甜醇厚,小抿一口,倍感神清氣爽、滿口生香。

寒冬時節,天色微明,彝家男女在出門勞作前定要喝上一大碗醇厚濃郁的糊米茶;

它使彝家人渾身汗,精神振奮,一整天干活都格外有勁。

此外,由於烤茶素有相女婿之說,所以抖茶罐的大多為年輕男孩,女孩只在一邊添料幫忙,男孩子抖茶功夫是否到家,決定女家陪嫁東西多少,甚至是否准許男孩家提親的要求。

據說在這家彝寨,曾經有位女家門前,一次就有十多位彝家男孩同時製作“百抖茶”,場面頗為壯觀!

“百抖茶”是個力氣活,連烤香茶都做不好的男人,肯定不是一個能幹活養活家庭的人。

第三道茶名——自然之禮

在彝家民族文化中,茶少了些雅緻趣味,多了強身健體的實用性;

粗陶烤茶,大碗喝茶,鹽、姜、花椒等統統可以入茶。

茶,對粗獷的彝家山裡人來說,彷彿一位可以託付現實人生的摯友;

早出晚歸,小病大痛,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每一天都少不了它。

彝家人烤香茶的所有傳說總與治病有關;

相傳古代有一土司的女兒因病長期不思飲食;

這位土司遍尋良醫,卻不見效果。

有位彝族侍衛將自家的彝家烤香茶奉給小姐;

小姐飲用之後痊癒,土司非常高興,下令將此茶作為土司府治茶道,以至流傳至今。

彝家烤香茶歷經幾百年展不斷被加入很多裝飾元素,卻總不掩其粗樸之美和實用功效。

雲南紅糖色澤血紅,口感清爽;

紅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氣;

一口彝族烤香茶溫暖脾胃,生薑辛辣驅寒。

一罐簡單的彝家烤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

可說是大自然賜給彝族人的厚禮,而彝家人又將這份禮物轉送給每一位遠來的客人。

正當楚留香非常陶醉於大自然賦予的禮物時,年輕的蘇尼從外面匆匆而來;

喜歡鐵道炊事兵請大家收藏鐵道炊事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玩我呢?新手任務是長平之戰?

夜語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