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零五章 閹黨(下),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起來好像沒差別,但仔細想來差別其實蠻大的。

劉鈺也沒思考,脫口而出道“自是為了軍改,借平準之名爾。”

可以說,大順的軍改,起於平準。

田貞儀道“這便是了。你認為,國朝必要軍改。但是,若無外敵,或者若無必要,陛下願意花大價錢軍改嗎?願意花費高額的軍餉,整治軍隊嗎?願意冒著可能失敗、天下混亂的風險,去軍改嗎?”

“顯然,不會。”

“三哥哥的想法,便是隻要軍改完成,刺刀配上自生火銃,再佐以炮兵、軍陣、戰術。這準噶爾不值一提,軍改完成,隨隨便便就能平了。而軍改之後,東可以征伐倭人;南可以趕走荷蘭、西可以爭英法於印度。”

“那麼,三哥哥是怎麼讓陛下同意軍改的呢?”

“三哥哥的目的是為了軍改,但卻不說真實的目的。因著當年北克羅剎,三哥哥知道陛下有開疆拓土之雄心、有一教漢武唐宗之壯志;也因為本朝以史為鑑,加之西北天命之所在,知必要平準部,以免瓦剌再臨。”

“然而,平準之難,不在於打仗,而在於後勤。在於以最少的兵力,最低的後勤,完成萬里奔襲作戰。”

“所以,三哥哥‘揣摩上意’,不說為了軍改而軍改,而是為了陛下的心思去軍改。最終改成了,於是推廣,軍改完成。”

“再比如下南洋,三哥哥是為了所謂的幾個河南省的賦稅而下南洋的嗎?別人不知,你我無話不談,我卻知道。但是,這個道理,你和陛下說過嗎?”

“你當初的理由,是看到陛下準備幹幾番大事,奈何沒錢。於是,你說下南洋能搞到錢。”

“這種行為,往壞了說,就叫‘佞臣’,揣摩上意、順從上意。”

“三哥哥想想,你可明白你與伍子胥為臣之道的區別在哪了吧?”

劉鈺恍然大悟,笑著點點頭。不需明言,顯而易見。

若是伍子胥,肯定是直接上書,說軍改吧。要不軍改,早晚要亡國。皇帝肯定不會直接聽,因為牽扯巨大,而且哪是這麼容易就說動的?伍子胥肯定回家就罵這傻吊,不聽我的話,早晚要亡國啊。

或者下南洋,肯定也是直接上書,說下南洋、奪印度的。要不下南洋、奪印度,早晚有一天,西洋人的軍艦打到了家門口。朝堂上肯定不會同意,伍子胥肯定又得破口大罵,一群傻吊,說不定哪天罵的皇帝下不來臺,就送了把寶劍。

伍子胥多半自刎之前,會說且把老子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廣州的虎門炮臺,老子要親眼看著西洋人的堅船利炮在取了印度做跳板之後,攻陷沿海!昏君、廢臣!

田貞儀這麼一坐比喻,劉鈺讚道“是以,荀卿說,伍子胥只能是下忠之臣,雖有大才,卻非大忠、次忠。”

“若真如此,於國事何補?”

田貞儀咯咯笑道“所以啊。三哥哥你看,大忠之臣、次忠之臣,非得周公武侯不可,皇帝是不允許國朝出現的。”

“那下忠之臣呢,又於國事無補。卻叫那些人來詢問三哥哥的為臣之道,又誇三哥哥是社稷之臣,卻又不是錚臣、諫臣、輔臣、拂臣任何一種。”

“那三哥哥,我且問你。”

“什麼人最擅長討好皇帝呢?”

“什麼人在皇帝缺錢的時候,便給皇帝出弄錢的主意?”

“什麼人順著皇帝的想法去做,就像是妻子討好丈夫一樣去做?”

“什麼人靠著皇帝的親近信任,沒有朝堂中正式的名正言順的官職,卻能做出一番大事?”

“什麼人在朝中全無勢力,皇帝說讓他死,他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什麼人能順著皇帝的意思,皇帝要錢,就‘勞民傷財’下南洋;皇帝要錢,就‘與民爭利’搞工商?”

“什麼人做事,根本沒有儒家的道德原則?也根本不認同那一套?”

說到這,劉鈺臉微微一紅,無可奈何地憋出來倆字。

“太監。”

喜歡新順173o請大家收藏新順173o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高考後,被咬成男神

不甜不要鹹

驚!侯爺懷裡的嬌軟庶女又殺瘋了

姜浮白

出獄龍王:開局秒娶女總裁

雪縱馬

影帝家的四歲小萌娃

蘇流雲

馭房之術

鐵鎖

殺神歸來當奶爸

雲火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