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我思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萬壽,樂遊原(樂遊原原著小說),匪我思存,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1

天子這幾日頗有點心神不寧,雖然秦王從長州傳回奏疏,說道盧龍節度使、朔北都護,大將軍崔倚因為病痛,要回洛陽養傷,因此未動兵戈,順利接管長州,奏請留下裴源善後,自己則率鎮西軍班師回朝云云,但是皇帝並沒有覺得太高興。

本來皇帝最疼愛的齊王李崍進宮說:“父皇,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因為您德澤深厚,崔倚折服於天子的威嚴,這才交還長州退回洛陽。”哄得天子挺開心的,但不久後,信王李峻進宮,卻說道:“李嶷素來與定勝軍的人勾勾搭搭,收復西長京的時候,您也見過崔倚,最是個眼高於頂的,連君臣之禮都勉勉強強,何況這長州為兵家必爭之地,他哪裡肯輕易讓出來?想必是李嶷貪功,瞞著父皇您許諾了他什麼,又或是,李嶷本來就與他有什麼勾結,藉機謀取什麼好處。何況崔倚雖然把長州交出來了,自己卻仍舊率大軍回洛陽繼續盤踞,那可是東都!”

東都洛陽,作為崔倚一同出兵收復西長京的條件,當時被李嶷一力主張讓給了定勝軍,自己不願意移駕,還是被李嶷強令人架到金輅之中。每每想到,皇帝就覺得顏面盡失。雖然兩京都是李嶷收復的,但是如今缺了東都洛陽,自己這個天子,做起來還有什麼意思?

這倒也罷了,待得崔倚奏疏送到朝中的時候,不由得上下譁然,原來崔倚只有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欺君之罪,這是何等的厲害,雖然崔倚在奏疏裡連稱有罪,但天子一看,就知道他不過是文字敷衍罷了,本來就對崔倚不滿,十分想治他的罪,得了這樣一個上好的理由,不免想要大做文章。

但顧祄是個精明實幹之人,在紫宸殿小朝會的時候,天子一透露出這個意思,他就勸諫天子:“細究起來,崔倚確實有欺君之罪,但那是二十年前的舊事,如今既主動上奏認罪,陛下也就體諒一二。何況他已年過五旬,如今天下皆知他並沒有兒子,只得一個女兒,將來定勝軍如何,自然要聽朝中旨意。”

話說到這裡,天子就算再魯鈍,也明白過來,一來崔倚騙的是先帝,又沒騙自己,反倒痛快跟自己認了錯,並沒有傷自己顏面。二來崔倚沒有兒子,後繼無人,即使現在定勝軍對他忠心耿耿,他總有老了死了的一天,到時候不費吹灰之力,朝中自然可以收攏定勝軍。這麼一想,倒真是件好事。

天子高興地對顧祄道:“顧相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啊!”

當下商議定了,應秦王所請,且留下裴源善後,顧祄又建議由吏部另選得力的官員,去接手長州,畢竟那是安南都護府所在,秦王奏疏裡說,因為屢遭刀兵,田地荒廢得厲害,流民四起,所以要選幾個能幹的官吏,去重振國朝南疆之地。

顧祄又道:“如今長州既復,孫賊又死,俘得孫靖的妻子袁氏和長子,並百越國國王與諸王子,都在長州,不如令秦王帶回京中,算算大軍回程,到京之時,正逢陛下千秋節將近,正好獻俘於太廟,以告列祖列宗。”

皇帝一想,甚是樂意,獻俘太廟,那可是一件風光大事,自己這個天子,到時候坐在興安門上看獻俘,真是威風八面,再說了,又恰逢自己的生辰,這還是自己登基為天子後,第一個千秋節呢,藉著獻俘,禮部自可以辦得十分隆重,那可太好了。

所以等顧相出宮後,皇帝也高高興興地回到後宮,對皇后盧氏說道:“顧相真是難得的能臣。”

盧皇后微笑著接了一句話:“那是自然。”她是世族之女,深知身為皇后,不宜議論臣子,所以也就只接了這麼一句話,並沒有順著皇帝的話再說什麼,偏皇帝興興頭頭,將崔倚的奏疏當作一樁稀罕事來跟皇后講:“盧龍節度使崔倚,全天下都當他只有一個兒子,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個兒子竟然不是他的兒子!”

盧皇后果然面露訝色:“不是他的兒子?”

皇帝一拍手,說道:“對,他只有一個女兒,從小充作男孩兒養大,後來又收了個養子,讓那個養子頂著崔琳的名字,定勝軍上下都以為那養子就是崔公子,所以一直沒露出什麼破綻來。而這個女兒竟然女扮男裝,一直在定勝軍中,聽說還挺有名氣的,叫什麼何校尉。據說收復西長京的時候,這何校尉也上陣殺敵了呢!”

盧皇后笑道:“陛下恩德澤被天下,才會有能人異士輩出,連崔小姐這樣的女郎也能上陣殺敵。也是因為陛下有堯舜之姿,所以崔倚才會將此事上奏陛下,以期得到陛下的原宥。”

皇帝聽了這番話,本來挺高興的,但想了想,不禁又嘆了口氣,說道:“這個崔倚,在此事上頭分明是欺君,但朝中大臣們都說崔倚如今難以節制,連顧相都勸朕不必計較,反該以皇恩去安撫崔倚,朕轉念一想,忽然有了個好主意!”他看了盧皇后一眼,心中甚是得意,道:“崔倚既然沒有兒子,朕替他過繼一個兒子,這樣他們崔家有人承嗣,將來定勝軍,也可以為朕所用!”

盧皇后聞言,不由得一愣:“陛下想讓何人去承嗣崔家?”

皇帝心中越發得意,覺得自己考量得甚是周全,便牽起盧皇后的手,說道:“朕來找你,就是想從你孃家侄子裡,挑一個過繼給崔家,你是朕的皇后,而且你們范陽盧氏,又是名門望族,皇后的侄子,怎麼也配得上他們崔家的門楣了!

盧皇后哭笑不得,但面上仍舊不顯,只是柔聲道:“陛下,此事怕是不妥。”

皇帝心想這位新皇后,素來溫婉可人,這可是第一次對自己說“不可”二字,不由奇道:“怎麼,皇后不願意?”

“並非臣妾不願。”盧皇后連忙解釋:“只是陛下且想,崔倚為盧龍節度使、朔北都護,擁兵十萬,便是妾在閨閣中,亦曾聽說過崔大將軍的威名。這樣的人物,如今又倚仗著定勝軍自踞洛陽,顯然是不服朝廷轄管的。此時陛下善心,想替他選個人承嗣,只怕在他眼裡,陛下這是想收攏他崔家產業,想要定勝軍的軍權。”

皇帝喜道:“沒錯,朕確實是這麼想的,皇后不愧是朕的梓童,真是聰明,一猜就中,但是崔倚怎麼可能猜到朕的用意?”

盧皇后面帶微笑,仍舊柔聲細語,說道:“陛下這主意是極好的,只是崔倚領兵多年,能將女兒充作兒子,教養得文武雙全,聰明伶俐,如今又將此事上奏朝廷,公諸天下,如何會有過繼的打算?又如何,猜不到陛下真意?”

皇帝不由嘆了口氣,說道:“難道,朕竟要將崔倚的女兒認作義女,封她作公主,等她做了公主,再替她選一個聽話的駙馬,這樣才能收攏崔家的兵馬?”

盧皇后委婉勸道:“崔倚此女,既作男兒養,恐怕也不是等閒人物,就怕她不願做公主。”

皇帝一聽這話,未免動了幾分怒氣:“公主都不願意做,這小女娘還想做什麼?”

盧皇后忙道:“妾只是揣測而已,也未必如此,陛下若有謀劃,不妨遣得力的人,去探探崔家這位大小姐的口風,若她願作公主,陛下再降旨,豈不皆大歡喜?”

皇帝悻悻地道:“不用探了,崔倚這老匹夫!混賬得很!他的女兒,肯定也混賬得很!哼!一家子眼睛長在額角上,哪有這樣的臣子,哪怕她十分樂意,朕也不會封她作公主的!”

盧皇后見皇帝動怒,忙亂以他語,又說到千秋節的事,概因為天子千秋萬壽,是一件極隆重的事,尤其後宮之中,由皇后操持,內外命婦,都要進宮來給天子賀壽,就連皇后自己,也打算預備壽禮,皇后道:“這是妾與陛下結縭以來,第一個千秋節呢,妾心惶恐,千思萬量,都不知道該預備什麼樣的壽禮,才能配得上陛下。”

因為這位盧皇后小了皇帝足足二十多歲,且容貌嬌美,性格溫柔,又是世族出身,門弟高貴,皇帝甚是喜愛,所以忙道:“梓童的心意,朕素來是知道的,不拘什麼禮物,朕都喜歡。”

且不說盧皇后在這裡哄得皇帝又重新開顏,就是信王府裡,李峻與李崍兩個,也在商議給皇帝獻上什麼壽禮。李崍笑道:“連天下都是父皇的,我們送什麼都不拘罷了。”又道:“只是便宜了老三,他此番率鎮西軍班師回朝,還要獻俘太廟,風光臉面都是他的,都不用額外再預備壽禮了。”

李峻聽到這幾句話,心裡像萬箭穿心一般難受,不由對李崍說:“崍弟,若是朝中要立李嶷為太子,你作何打算?”

李崍怔了一下,說道:“大哥乃是嫡長,朝中如何會要立李嶷為太子,父皇也不會點頭的。”

李峻不由得長嘆一聲,說道:“這次他去長州,誰知那崔倚二話沒說,竟把長州拱手相讓。用你的話說,風光臉面都是他的,回來還要獻俘太廟,我這個嫡長,在軍功面前,又有什麼可值得一提的。”

李崍又出言安慰了半晌,李峻只是唉聲嘆氣罷了。李崍見他如此這般,便笑道:“大哥,其實父皇心裡,你是最要緊的,只要父皇如此想,你還愁什麼呢?”又道:“就是朝中臣子們,都還是要講禮法的,如果沒有禮法,那豈不是天下大亂了。我看旁的不說,顧相就是個明白人,不至於此。”

李峻隨口道:“如今這世道,禮法還真難說,真要說到禮法,那不也輪不到咱們父皇嗎?”他是隨口牢騷抱怨,但是李崍聽在耳中,不由得心中一動。

李崍在李峻府中消磨了半日,一直到向晚時分,陪著李峻用過晚膳,這才回自己的齊王府,到了第二天,他又特意進宮去。

皇帝其實最疼這個兒子,見他進宮來,自然歡喜,李崍奉上一盒糕點,說道:“這是府裡廚子蒸的,我吃著味道極好,所以又另蒸了一盒,奉與父皇嚐嚐。”

皇帝誇他孝順,說他有一盒糕也會想著自己。當下父子兩個吃茶閒話,皇帝忍不住將自己的煩惱講給齊王聽,說道:“我本來想從皇后的侄子裡選一個,過繼給崔倚,但皇后卻勸我說,崔倚小氣,搞不好以為朕是要收攏他的家業呢。朕說那要不認他女兒做義女,皇后又說,崔倚的女兒未必願意做公主,我一想也是,崔倚已經十分倨傲,他的女兒又不是照大家閨秀的模子養出來的,只怕更沒規矩,封這樣一個人作公主,反失了朝廷的體面。”又說起東都洛陽如今還被崔倚佔據,禁不住煩惱。

李崍笑道:“父皇,兒臣倒有個省事的法子,既可以籠絡崔倚,又不至於將來真動刀兵,傷了君臣和氣。”

皇帝喜道:“什麼法子?”

李崍道:“那崔倚既只有這個女兒,兒臣尚未娶妻,不如父皇將崔氏女賜婚兒臣,從此之後,崔氏女成了父皇的兒媳婦,崔倚成了皇子的岳父,自然不會再有二心,哪怕叫崔倚退出東都,也是有可能的。”

皇帝不禁撫掌笑道:“妙啊!你這個法子好!很好!”忽又面露憂色,說道:“那個崔氏女,從小允作男子養大,又混跡軍中,不知為人如何,若是相貌醜陋,性情又粗鄙,那豈不大大委屈了你?”

李崍心想,那可是崔倚的女兒,娶她就有了崔家十萬定勝軍,縱然是無鹽嫫母,那也是甘之如飴,極其划算。於是慷慨道:“我是父皇的兒子,理應為父皇分憂。籠絡崔家,以免君臣猜忌,原本就是兒臣該做的事情,不論崔氏女相貌如何,性情如何,我都願意娶其為妻,好好待她,讓崔家從此對父皇忠心耿耿!”

皇帝聽了他這般話,感動不已,拉著他的手:“崍兒,我就知道你是最顧全大局的孩子。你放心,將來我一定另外賜幾個美姬給你做孺人,絕不能讓你白白受委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嫂子能助我變強

胡蘿蔔燉白菜

紈絝千金:我任性,你得甘願

肆傻

鐵血宏圖

無語的命運

我有盛世美顏

施夷光

老師不要耍曖昧(眷村三朵花之三)

夏喬恩

玄門龍婿

夏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