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頁,殘雪自選集,殘雪,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著靈感的母體海倫也相繼消失。連梅菲斯特也為自己的偉大創造震驚了,但他仍在冷靜地分析。他拾起歐福裡翁蛻落的遺物(生命的痕跡)說道:"火焰誠然已經消隱,可我不為世界惋惜。"產生過如此美麗的詩篇的大地,我們當然用不著為它惋惜。不僅如此,人還要守住世俗--這一切詩性精神的誕生之地。

"……雖然保不住本性,

這點我們感到,我們知道,

可我們決不回陰曹地府去!"《歌德文集第一卷》,383頁。

梅菲斯特在此將真實的人生導演給浮士德看,以啟發他:懂得世俗生活的妙處,迷戀它的粗俗的人,才可能成為詩人;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行動,一次又一次地失去,才會同美的境界靠近。經歷了這一次更深層次的生存,浮士德進一步昇華了自己的精神,他雖再不能與海倫和歐福裡翁團聚,但這兩個人已進入了他體內,從此他再也不會頹廢了。

整個過程中,梅菲斯特以他特有的古典的嚴謹導演著這場狂放的愛情悲劇。他首先讓浮士德進入深層的地底,從那裡吸取精神的力量;然後讓他與海倫不顧一切地戀愛,並生下歐福裡翁;最後讓他失去愛人和兒子,落得一場空。梅菲斯特又一次用否定的方式,展示了生命的熱烈與悽美。

讀書筆記(二)第230節 梅菲斯特為什麼要打那兩個賭(3)

第三次否定

經歷了不斷失敗的浮士德反而更加雄心勃勃了,他要活著來建成自己的精神王國,也就是說自己成為上帝;他要讓自己的理性操縱一切,合理地達到最高的生存。只有梅菲斯特知道他的這種理想意味什麼。梅菲斯特慫恿他一步步去實現這個理念,並在每一階段向他揭示生命過程的骯髒,及他對理念的可笑的誤解。總之,他將浮士德的每一次英勇舉動都轉化為滑稽的自嘲,沉痛的反思,寸步難行又非行不可的無奈。梅菲斯特的這一次否定是一次總結性的否定,為的是讓浮士德在這種充滿矛盾張力的藝術境界中最後一次完成生存模式,體驗永生的極樂與悲哀。浮士德在梅的幫助下一步步體會到了人性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也明白了:求索=進入噩夢。人再也不能回到他的本原,因為退路已沒有了。

儘管如此,浮士德仍在向前挺進--他只能向前。他的眼睛瞎掉了,感覺部分關閉,但他可以活在內心。他像上帝一樣努力用意念構思出豐功偉績。世俗的干擾再也壓不倒他,他的活力超越了時空。他仍舊用殘餘的感官與世俗進行著曲折的交流,從幻想的世俗中獲取力量,終於做到了讓兩界接壤,自己在生死之間自由來往。

人只要還活著,精神王國就不可能最後建成。所以已擁有廣大疆土的浮士德,成日裡在憂慮與困惑中度日,因為那殘餘的世俗(住在海邊的信教的老年夫婦)不肯退出他的視線。梅菲斯特用他乾脆又殘忍的掃除障礙的行動告訴浮士德:世俗是消滅不了的,它本身是精神王國構成的材料;只有當精神本身也消失之時,世俗才會隱退。所以雖然毀滅了小屋和老人,那痛始終留在浮士德心頭。浮士德做不了超人,只好日日在痛苦中繼續幻想,把幻想變成他的生活。

埋葬的時刻終於到來了,也就是說死到臨頭了。浮士德可以做什麼?他可以加緊幻想--體驗那最為濃縮的生存。他的王國就要建成,只差最後一條排水溝。他聽見為他挖墳的工人挖出的響聲,就把這響聲當作了令了鼓舞的動力(典型的藝術生存方式)。

"只有每天重新爭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配有享受二者的權利!"《歌德文集第一卷》,434頁

他在臨終前終於成為了上帝--當然只是在藝術幻想的意義上。梅菲斯特悲喜交加地說道:

"任何喜悅、任何幸運都不能使他滿足,他把變幻無常的形象一味追求;這最後的、糟糕的、空虛的瞬間,可憐人也想把它抓到手。他如此頑強地同我對抗,時間變成了主人,老人倒在這裡沙灘上。"《歌德文集第一卷》,436頁。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贏這個賭。

浮士德的肉體死去了,深諳靈與肉之間的關係,內心深處相信精神不死的梅菲斯特,表演了一場阻止靈魂昇天的反諷滑稽戲。他指出靈魂是以下賤肚臍為家,並生有"熠熠生輝"的翅膀。他預言道:"既是天才,它就總想遠走高攀。"《歌德文集第一卷》,436頁。天使們及時地趕來了,他們來搶浮士德的靈魂。梅菲斯特用自嘲的口氣向天使們抗爭,實際上道出了兩極相通的奧秘:

"我竟然歡喜看他們,那些十分可愛的少年;是什麼東西把我阻攔,罵罵咧咧我可再不敢?--如果我讓自己瘋瘋癲癲,試問今後有誰稱得上痴漢?"《歌德文集第一卷》,439頁。

他左右為難。他知道靈魂的最後歸屬是天堂--那純淨的虛無,任何抗爭終歸都是徒勞;但是他又妄圖將靈魂留在地獄,使其同生命統一。他的抗爭就是浮士德的抗爭的繼續。虛無--這個人的本質的歸宿獲勝了,梅菲斯特的幽默生存也達到了極致:

"這麼一大把年紀你還受騙,也是自作自受,你的處境才慘稀稀!我倒行逆施真夠嗆……老於世故的精明人竟做出了這種幼稚瘋狂的勾當,看來最終把他控制住的那股傻勁兒並非小事一樁。"《歌德文集第一卷》,441頁。

這一番對自己的數落就是精彩的披露。多少代藝術家的自討苦吃的"傻勁兒"成就了永生的作品!最能"倒行逆施"、集"老於世故"和"幼稚瘋狂"於一身的梅菲施特,和浮士德一道成就的偉業,正是賢明的天主所盼望看到的東西,而天主本身,不就是藝術家身上那非凡的理性嗎。

重新回到作為標題的這個問題:梅菲斯特為什麼要打那兩個賭?一切都清楚了,那是作者本人要向人類展示藝術家畢生的追求,是他要將生命的狂喜和悲哀、壯美和悽慘、掙扎和解脫、毀滅和新生,以讚美與嘲諷、肯定與否定交織的奇妙形式,在人間的大舞臺上一一演出。詩人的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沉痛,因為他清晰地感到這苦短的人生的每一瞬間,都是向那永恆的虛無狂奔;而人要絕對遵循理性來成就事業是多麼不可能。在沉痛與頹廢的對面,便是那魔鬼附體的逆反精神,它引領詩人向"無人去過"、"無法可去"、"通向無人之境"的地方衝刺。每一刻都面對死神的藝術家決心要做的--也就是歌德讓梅菲斯特打賭的目的--是不斷地向讀者揭示生命那一層又一層的、無底的謎底。

2000年7月2日於英才園

讀書筆記(二)第231節 學生——讀《浮士德》

在浮士德的書齋裡,一名學生前來向浮士德求教,浮士德不願見他。於是梅菲斯特化裝成浮士德,同那名學生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啟蒙性的談話,學生由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純潔的學生滿腔激情從遠方而來,一心要探索宇宙之奧秘,卻不知從何著手。梅菲斯特便以他淵博的知識及對於人類精神的透徹精深的洞悉,用對於人的處境幽默自嘲的方式,向這位有靈氣的學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使他有可能在今後的日子裡戰勝觀念對自身的羈絆,追隨感覺的牽引達到自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僅用三句話,讓狗王爺為我死心塌地

芝士呆桃

神棍棄妃

抹茶mm

[希伯來]撒旦婚戀指南+番外

胡椒圖圖

鹹魚貴妃每天只想種田

幻沐兒

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

錢萊萊

嬌軟外室成了將軍,王爺陪著造反

荷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