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頁,殘雪自選集,殘雪,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那弓弦的力量正在把我們

送往那裡,好像送往指定的地點,

它射出的箭總是指向歡樂的鵠的……《神曲》,499頁。

精神的本質是一種向著歡樂和神聖上升的運動。在這之前那種種從肉體中榨取精神的可怕操練,全是為了這個神聖的瞬間。這個瞬間是藝術家作為人的一切,有了它,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忍受了。由不同版本的矛盾構成的天體以各自的美麗裝飾著天堂,根本矛盾依然是一個。於是純美的世界裡同樣隱藏著恐怖與殺機,死亡氣息瀰漫於空中。為了要使精神運動持續,"我"開始了對高層次矛盾的探討。"我"探討了光與暗,靈與肉,美德與原罪,信心與證實,絕對意志與選擇,誓約與違犯等等精神結構中的矛盾。這種極境中的討論不斷給"我"以更大動力,讓"我"在天堂中越升越高,直至最後到達頂點。當然這個終點也不是真的終點(真的終點等於死亡),而是一種通體明亮的博大的胸懷,一種類似於獲得了神的體驗。

"我"終於成為了光體中的一個,這裡的結構是:聖母使天使發光,天使又使"我"發光。在創造的喜悅中,"我"進入了神秘的圓形劇場,那個劇場是精神的發源地,愛與自由就從那裡湧出。它又是一個獨立不倚的必然王國,任何世俗的情感都改變不了它的秩序,僥倖心理被它徹底排除。只有那些徹底服從,並堅持自覺受難的幽靈,才會在此獲得最高的幸福。而"我",經歷瞭如此多的死亡操練之後,終於成為了這個地方的來訪者。

(五)

當我讀完《神曲》的時候,精神的結構便清晰地呈現在我的腦海中了。史詩中的每一歌,都是那個結構的一次再現,而全詩則是從自發衝力到有意識的探討,再到自覺的創造的歷程。這種內在隱秘的歷程離世俗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遠,它敘述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但凡是心力未達到一定水平的讀者卻進入不了這種純粹的時間的故事。所以我們文學界幾十年來的解讀只是離詩人的心靈越來越遠。城堡隱藏在濃霧中,從未向讀者現身,人們只能偶爾看見某一段牆。我想,這種情況的持續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學觀是一致的。自古以來,我們這裡就不存在一種關於人本身的故事的文學,即使在新時期文學中偶爾閃現的一些亮點,也從未被文學界認真對待。不但沒有人能夠闡釋它們,它們反而被文壇的習慣惰性所拉下水,所庸俗化,這似乎是在劫難逃的命運。在我們這樣具有古老深重文化傳統的社會里,純文學是一種極難產生的東西,它不但需要作家將一種逆反的個性堅持到底,也需要作家將我們文化中缺失的那種自省日日加以操練,決不姑息自己。

純文學早就不是什麼新東西,從前它的延續是依仗於個別天才們的一脈相承,但近一百年來,它逐漸地發展起來了,讀者的辨別力也大大提高了。這種在我國剛剛起步的文學並不是沒有希望。就我的體會來說,我們的讀者雖然還不能完全懂得這種文學,但部分讀者已經學會了識別贗品。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進步,我相信,一批高層次的讀者正在成長中。

2002126牡丹園

讀書筆記(二)第247節 附錄:殘雪出版年表

1987→《黃泥街》,臺灣圓神出版社。

1988→《天堂裡的對話》,作家出版社。

1989→《蒼老的浮雲》,日本河出書房新社。

《天堂裡的對話》,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0→《突圍表演》,香港青文書屋。

《突圍表演》,上海文藝出版社。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臺灣遠景出版社。

1991→《布穀鳥叫的那一瞬間》,日本河出書房新社。

《殘雪小說集》,義大利理論出版社。

《殘雪小說集》,法國伽利瑪出版社。

《黃泥街蒼老的浮雲》,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2→《黃泥街》,日本河出書房新社。

1994→《思想彙報》,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5→《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日本河出書房新社。

《輝煌的日子》,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黃泥街》,長江文藝出版社。

《天堂裡的對話》,德國魯爾大學出版社。

1997→《繡花鞋》,美國霍特出版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美為患

朵朵舞

隊裡漢子寵上天,嬌媳婦一胎三寶

呆萌的丸子

高冷攝政王每晚被我強擼

延琦

全世界都暗戀我師尊,除了我/全世界都覬覦我師尊,除了我

喵三省

山中田園

盼希

快穿之在遊戲世界裡做萬人迷

一隻快樂的呱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