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己將晏回的名帖取了來,這名帖是有身份的人才有的,上面會寫有一個人的姓名與職銜,有的還會寫上住址。出門在外戴在身上,若是結識了新朋友便給人家一張,也好將來聯絡。

晏回這名帖卻不一樣,上頭寫著“嚴縝之”兩字,筆力遒勁,另蓋著一枚私印,別的什麼都沒寫。這張名帖以雲錦為褙,背面繡的花紋十分複雜,竹如晦知道越是身份貴重的人越怕名帖被人偽造,做得越是複雜。他仔細瞧了瞧這張名帖,光是這手字就是一般人學不來的。

——嚴家?京城哪家富商姓嚴呢?

竹如晦正這麼想著,卻聽到這嚴老爺跟他說:“你拿著這名帖,去隴右道的任何一處嚴家票號,把所求之事告訴他便是了,自有人與你交涉。”

一聽這“嚴家”,竹如晦肅然起敬,滿目激動地問:“您是天下仁商之首——嚴家的人?”

晏回笑了笑,沒有答。

說起這嚴家,也算是盛朝一大傳奇,因為他們將錢莊票號開遍了天下,除了京城以外的任何一個鎮縣都能看到他家的票號。

按理說票號利薄,一百兩銀放出去,一年也不過那麼一兩利。做生意的哪有腦子蠢的?嚴家生意做得這麼大,早該做些別的營生才對,他家卻只做票號。誰也不知道這麼多錢從哪兒來,連嚴家家主是誰,在哪兒起的家都不知道,好像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唐宛宛壓根沒有聽過什麼嚴家票號,卻也不明覺厲。待侍衛套好了馬車,她跟竹家少爺告了別,跟著陛下上車走了。

竹如晦怔怔望著兩人的背影,等到車馬行遠了他這才回神,立馬解下自己的荷包把裡頭的安神香料倒出來,小心翼翼地將這張薄薄的名帖放進去。

身邊跟著他的老頭是竹家的二掌櫃,也是一臉震驚之色,喃喃道:“還是少主有遠見,咱們這回是碰著貴人了。”

上了車的唐宛宛忙把心中疑問問出口:“陛下,為什麼你給自己起了個名叫嚴縝之啊?”

晏回答:“嚴與晏字同音,縝之是朕的字。”他一出生就被喊太子,連真名都沒多少人知道,更別說是表字了。

唐宛宛在手心把這三個字寫了一遍,認真記下了,又問:“那他為什麼說嚴家是天下仁商之首?”

晏回笑笑:“民間的私人票號重利,百姓存錢利薄,可貸錢時利息卻高得很,有時甚至高達十之一二,實在可惡;而國庫存銀數十億兩,放著也無甚大用,不如在各州縣開兩家票號,也不需多,有個幾萬兩銀就足夠週轉。民間票號想要繼續做生意,也得跟著把利降下來。”

車外騎馬跟著的江致拱了拱手,笑說:“陛下仁慈。”

馬車又行一日,傍晚時分到了另一個城鎮,走在官道之上都能聽到來往的人聲。唐宛宛掀起車簾探了個腦袋出去,一眼望到了城門,還沒等她看清城門上的字,便見前頭的鏢頭打馬一轉,轉向了另一條小路。

她詫異地扭回頭,晏回能猜到她心中所想,意味深長地瞅了她一眼,說:“今晚不進城,咱們去行宮住一晚。”

又行了兩刻鐘便到了行宮。這個行宮名為“安泰宮”,比唐宛宛的長樂宮還要大,卻遠沒有宮裡那樣的一步一景,而是規規矩矩的青石板,紅廊柱,白牆灰瓦,看上去十分樸素。除了遊廊建在湖水上這一點還算新奇,再沒什麼可說道的了。

本以為行宮之中只有一群負責灑掃的僕從,誰知裡頭還住著不少人,有那一身儒袍的老叟,也有揹著雙劍的女俠,還看見老和尚帶著一群小和尚,紛紛跪地請了安。

這些人並非是常住在這兒的,只是過路而已。因為帝王年才出京遊玩一趟,光是京城周邊千里內就有十幾處行宮,都棄之不用實在可惜。所以下令回京述職的官員,以及有朝廷賜下名帖的名僧仁俠、詩畫書法大家等等雲遊至此都可以去到偏殿歇歇腳,也算是物盡其用。

這兩日舟車勞頓,路上都沒吃點什麼好的,野味和魚湯吃一回兩回是吃新鮮,吃了多了就有些膩味了。這會兒御廚有了食材,都卯足了勁做了一桌好菜。

唐宛宛吃得肚子溜圓,繞著行宮溜達了一圈消了消食,回來洗漱之後就要睡覺了。

晏回晚上睡覺一向是合衣睡下的,這會兒卻坐在床邊開始寬衣解帶了。唐宛宛眼睜睜看著他把外衫和中衣脫了,又把外褲也脫了,心知陛下又不正經了,一定是又想做那事了。

她像模像樣地嘆了口氣,平展展躺好,像一條主動跳上砧板的魚。晏回被逗樂了,揶揄道:“這回怎麼這麼主動了?”

“反正都是一樣的結果。前兩天晚上都是進城住客棧的,今天陛下過城而不入,反而來了城郊的行宮。”唐宛宛幽怨地瞅他一眼:“陛下是專門來找行宮的吧?”

晏回解釦子的手頓了頓,十分詫異她的榆木腦袋居然能轉過這個彎來,笑得開懷極了:“客棧不方便,就每三日到行宮一歇,朕都記著呢。”

唐宛宛心說:陛下實在是計慮周詳算無遺策,今日到得不早不晚,趕到行宮正好是晚飯的點兒,吃完晚飯還能做這事。

……

半個時辰之後,唐宛宛癱在浴桶裡不想動彈。每回完事她總要這樣癱小半個時辰,從頭到腳都發軟,連手指都不想動一下。

晏回還得把她從水裡撈出來,擦乾以後拿被子裹好,又遞了一杯茶到她眼跟前,微笑說:“叫人煮好的阿膠紅棗茶,滋陰補腎養血安神,再好不過了。”

以前都沒有這杯“事後茶”的,唐宛宛懵了一瞬,接過來慢吞吞喝了兩口,忽然頓住了,滿目悲憤地問:“這阿膠是竹家少爺送的,我本來沒打算收人家東西的,陛下開口讓我收下的時候是不是就想到這一茬了?”

晏回這輩子笑得沒這麼爽過。

離京第四日,下午時就行到了鎮安縣,比晏回原先計劃的要快上一日,只因這一路上唐宛宛都乖得很。晏回本以為她看到新奇的東西會央著他去逛個街,聽到哪裡有好玩的會折個路什麼的。誰知宛宛什麼要求都沒提,一路順順當當的到了鎮安縣。

鎮安縣是一個大縣,足有四五萬人,此地人傑物靈,本是個好地方。只是因為官道修在它東邊的山陽縣,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去山陽了,鎮安縣不常有外人來。

也正因如此,晏回一行人為掩人耳目,是分批進的城,五十多個偽裝成鏢師的侍衛和二百多羽林衛提前進了城部署,留在身邊的就只剩下武功最好的四五名暗衛、金吾衛提舉賀知舟、關婕妤、潛淵閣的兩位新臣和三四個丫鬟了。進城之後也沒有忙著恢復身份,而是帶著一行人住到了嚴家商號的地方,另叫人去暗中去聯絡那半月前就到此查案的欽差。

鎮安縣街上的商肆都不大,門面也普通,都是前店後屋的格局,也不像京城的大街那樣秩序井然。好些家櫃上都沒有人坐堂,得扯著嗓子吆喝一聲才能看到掌櫃從後院拐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圖鑑大師,還需要辛苦練級?

黝黑孫笨

夢幻西遊之開局覺醒SSS天賦

沈葉

至尊神豪系統

四海楊明

崽崽們親媽是萬人迷[穿書]

栗子西木

女總裁的貼身男醫

雨夾雪

餘生,請將我遺忘

初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