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宛宛掰著指頭算了算,太爺爺有五個兒子,祖父排老二,祖父哥哥家裡的次子……那是誰呢?搖搖頭說:“沒印象了。”

“傻孩子,從來不記人的。”唐夫人嗔了一句,接著說正事了:“四大名窯裡頭,哥窯是其一。以前這哥窯都是朝廷專門派人採買的,這會兒不知道為什麼,說是要讓民間商人經手了。你那二大爺不知從哪兒得了信,臘月時天天往咱家跑,話裡話外的意思竟是要你跟陛下吹吹枕邊風,他想攬下這門生意。”

“可他哪有那能耐?以前禍禍了大房多少家業,這兩年剛賺了點錢,可本錢遠遠不夠,還得這家那家的湊個萬兩出來。我問他打哪兒進瓷器,他也說不出個名堂來。何況京城百家皇商裡頭淘弄瓷器有十幾家,都是豪商巨賈,他哪能搶得過人家?”

“我跟你爹尋思著這不行,你爹不能幫,你更不能幫著說話。陛下那麼精明,你嘴唇一動陛下就知道你想說什麼。再說你二大爺又不是什麼穩妥的人,要是真跟你說了,這不是給你添麻煩麼?我跟你爹好說歹說才把人家請回去。”

這不就完了麼?唐宛宛聽得奇怪,忙問:“然後呢?”

唐夫人顰著眉尖:“正月初一那天,你二大爺在城東擺起了流水席,桌子一張挨著一張,足足擺了半里地,請全城的乞丐去吃喝。”

唐宛宛不明白她娘為什麼這麼氣,吶吶問:“這不是好事麼?”

“你仔細聽我說。”唐夫人眉梢微挑,拍拍她的手給她解釋:“就算真的要宴請全城乞丐,也該由咱家老太爺拿主意,哪裡輪得著他?沒輕沒重的就跑去逞威風了,還僱了鑼鼓隊吹吹打打,自稱是‘仁商之家’,叫多少人看了笑話。”

唐宛宛聽得迷糊,唐夫人接著道:“頭天來的乞丐不多,我跟你爹剛得了信,把這事跟老太爺說了說,想著他能勸勸;誰知第二日,全城的乞丐都知道皇后娘娘的孃家人請客呢,一齊齊去了百乞丐,甚至京郊有一些村民一大清早就進城等著了,拖家帶口的,把秀水街圍了個水洩不通。坐席卻沒有這麼多,好些排不上號的乞丐爭執鬥毆,將人家好好的街道弄得跟鬧市似的,滿地狼藉,連京兆尹和武德衛都聞聲出動了,抓了十幾個鬧事的亂民。”

唐宛宛聽得有點好笑:“這都瞎折騰什麼呢。”

“你還能笑得出來?可長點心吧!”唐夫人沒好氣地說:“你二大爺駭了一跳,灰溜溜地撤了席,可剩下的爛攤子都落在你頭上了。今兒我聽你爹說朝中好幾個御史都參了你一本,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唐宛宛聽得驚住了,這事一點都沒傳進她耳朵裡,一來后妃不得干政,她不會主動問,晏回也不想把這種糟心事說給她聽。

“怎麼這樣啊!”方才唐宛宛還不覺得怎麼,就當是聽了別人家的笑話,這會兒知道爛攤子得自己收拾了,越想越氣:“我祖父的哥哥的兒子,這都岔開幾房了,就因為我跟他都姓唐?”

唐夫人嘆口氣說:“你當如何?京城姓唐的都是咱們親戚,誰家犯了事,都要往你頭上算。參你摺子的御史說你身為中宮之主,有管束家族的責任,家人犯了事與你脫不開關係。”

“娘就是給你提個醒,等到陛下問起來的時候你別兩眼一抹黑,陛下要怎麼問責,你都不要作聲。”

唐宛宛聽得憋氣,連午覺都沒有睡好。她記得自己小時候,爹爹有一回負責行宮督造,完事以後被御史參了一本,言之鑿鑿說他貪了銀子。爹爹被罷朝半月,家裡人嚇得不輕。

可這會兒自己被參了摺子,唐宛宛卻沒怎麼擔憂,還有恃無恐地想:自己都給陛下生了倆孩子了,陛下能怎麼她呢?

這麼一想,唐宛宛沒忍住笑出了聲。

“怎麼了?”坐著翻小話本的晏回抬頭望了過來。唐宛宛床小,沒他的位置,晏回又不想一個人去客院,左右就這麼一個午覺,不睡也沒什麼。

唐宛宛笑眯眯地看著他,衝他招了招手,甜甜喊:“陛下過來一下。”

晏回丟開話本,幾步行過來,俯下身好笑地問:“做什麼呢,神神秘秘的?”

唐宛宛支起半個身子在他嘴上吧唧了一口,又重新躺下,衝他揮揮手:“行了,沒事了。”

晏回:“……”

冬天天黑得早,半下午時晏回就帶著媳婦和娃早早告辭了。行出這條巷子就是秀水街,不知怎的外頭鑼鼓喧天,直叫人想捂耳朵,連馬車都莫名停下了。

唐宛宛掀起簾子瞧了瞧,原來行過的是一支舞獅隊,周圍駐足圍觀的人也多,把路給堵住了。領頭的幾隻獅子張著血盆大口滿地蹦躂,身上的金毛抖抖索索,舞得還挺像那麼回事。

唐宛宛和晏回都見得多了,饅頭和花捲卻是頭回見舞獅,新鮮得不得了,也不嫌吵不嫌噪的,都聚精會神地看著,咯咯的笑聲此起彼落。唐宛宛索性把車簾支起來了,和陛下一人一個,遮住他倆的耳朵。

這舞獅隊漸漸往街尾去了,沒一會兒就只剩了個尾巴。饅頭和花捲都把脖子探得長長的,小手扒住了車窗,明顯是沒看夠。

晏回跟道己說:“拿點銀子,去把那獅子腦袋買下來。”

侍衛應喏去了,沒一會兒一手提著個碩大的獅子腦袋回來了,一個紅一個黃,想來是想著小皇子和小公主一人一個,省得爭搶。

晏回接過來放到了馬車上,笑著問:“這總成了吧?”

饅頭和花捲總算滿意了。

幾人剛回了長樂宮,司禮監掌印公公匆匆趕來,躬身呈上了一封書信,“陛下,此乃古北關加急印信,說靺鞨使者七十餘人來京朝覲,可要開關隘允他們入關?”

賞燈

古北口是燕京最北邊的一道關口, 是外族入中原的門戶,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道關口以北, 突厥、室韋、靺鞨人混居, 連年征戰。朝廷有心收歸整頓,幾次無果, 索性只嚴守關口, 隨他們鬧去。其中突厥最為強勢,幾十年間屢次想要衝破關隘, 每回都被盛朝的軍隊狠狠打了回去。

這靺鞨就要憋屈多了,原本八十萬畝地, 幾十年間被突厥奪去了大半, 另有多個部族臨立, 紛爭不斷。靺鞨可汗倒是一直安安分分的,每三年一回的歲貢從沒少過,也從不推三阻四。

晏回跟宛宛簡單地講了講這靺鞨, 又說:“這會兒還沒出正月,他們那地方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 靺鞨又是貧瘠之地,想是來借糧了。”

一陣冷風吹來,唐宛宛忙把披風的兜帽戴起來, 上頭蓬鬆的絨毛連她的腦門和臉頰都能遮住,只剩口鼻露在外頭。唐宛宛隨口問:“比咱們這兒還冷?”

晏回搖搖頭說:“沒法比。不說別的,就說上一回出使靺鞨的禮臣,約莫是穿的鞋子底兒太薄, 回來後截掉了雙腳,因為凍壞了。”

“真的?”唐宛宛聽得瞠目結舌,記得小時候她在學館寫字時凍傷過手指,又疼又癢,難受得厲害,那滋味至今難忘。可凍得截掉雙腳?唐宛宛不敢想象那得是多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手遮天

唐朝

我在道觀偷偷修仙

撼天獅子

總裁他非以為我是替身

長野蔓蔓

校花自重!知道我反派,你還過來

鹿啵啵

長生十萬年

江如龍

徒兒,下山禍害你未婚妻去吧

吃核桃的魚